在甦王與公主和鈺兒準備大婚的這幾日,天京、甦常等地每日都是張燈結彩,猶如春節一樣,百姓們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然而,戰爭的陰雲並未因此消散,各方戰事仍在激烈進行。
新軍大軍陳兵江西、福建,一方面與廣東的楊秀清和英法聯軍對峙,另一方面從江西進逼湖南。
與此同時,陳玉成、關佛保等將領率部從湖北向湖南推進,湖南似乎唾手可得。
事態緊急,曾國藩立即向朝廷求援。
最終在兩宮太後敦促下,僧格林沁和勝保決定分兵︰僧格林沁率領數萬蒙古騎兵入河南出湖北援湖南,勝保則留守山東,鞏固山東防務。
得知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大軍南下,曾國藩心中立馬看到了希望與戰機。
他計劃湖南的湘軍與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聯手夾擊湖北前來進犯的太平軍,一旦成功,太平軍的包夾之勢將被打破。
他甚至暗中盤算,若能借英法聯軍和楊秀清之力,對江西、福建的太平軍形成反包圍,戰局或將徹底扭轉。
然而,這一計謀遭到了左宗棠的強烈反對。左宗棠義正言辭︰“豈能借洋人之手,屠戮我華夏同胞?”若趙苟得知左宗棠的想法,先回稱贊其大義,然後再冷笑一聲。畢竟歷史上的清廷借助外力鎮壓內亂已是常規操作。洋槍隊的啟用、英法聯軍剿滅義和團,哪一個不是前車之鑒?)
曾國藩也並未在意左宗棠的反對,畢竟他如今總攬湖南軍務,手握大權。
用他的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豈能拘于此等小節,此事最重要的是擊敗發匪。
然而,他忽略了一個這其中一個致命問題︰
那就是他們的包夾計劃能否成功?
答案是,不能。
因為在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還在山東的時候,趙苟就派出了游騎之王賴文光,率領他的精銳騎兵旅入駐河南。
一個是歷史上的捻軍首領太平天國覆滅後,賴文光成為了捻軍的首領),一個是清朝國之柱石。
趙苟心中早已期待這場對決,他想看看,究竟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更勝一籌,還是賴文光的游騎戰術更顯鋒芒。
雙方的交鋒來得極快。
僧格林沁的蒙古軍團剛踏入河南不久,便遭遇了一場慘烈的戰斗。
河南地處華北平原南部,地形平坦,正是騎兵展開大規模對決與追擊的理想戰場。
這也是僧格林沁自信滿滿、孤軍深入的原因——他堅信自己的蒙古騎兵能在平原上大展神威,所向披靡,很快殺出河南,進入湖北。
然而,趙苟也同樣看中了這一點。賴文光的騎兵旅在這片廣袤的平原上,游騎戰術將可以發揮得淋灕盡致,靈活機動,出其不意。
河南鄭州登封,位于嵩山腳下,西部為山地,東部為平原,自古以來便是中原地區的戰略要地。
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抑或是南北朝、隋唐、宋金、明清等時期的戰亂,登封都曾見證無數戰火與硝煙。
而這一次,歷史將再次在這里書寫新的篇章。
僧格林沁的蒙古軍團從山東出發,僅用大半天便抵達河南鄭州。
然而,當先鋒部隊到達鄭州潁陽時,已是人困馬乏。除了少數斥候外出放哨,其余士兵紛紛休整,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斗。
殊不知,在距離他們歇息地僅十里之外的嵩山深處,賴文光的騎兵旅正悄然潛伏,密密麻麻的馬匹和士兵隱匿于山林之間,靜待時機。
夜幕降臨,月光灑在平原上,映照出一片肅殺之氣。
賴文光站在山巔,遠眺蒙古軍團的營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低聲對身旁的副將說道︰
“傳令下去,敵軍今晚已安營扎寨,我們也全軍就地休息備戰,明日拂曉時分,便是我們出擊之時。”
副將領命而去,賴文光則凝視著遠方,想象著明天的騎兵大對決,突然豪情萬丈,心中涌起一股熊熊烈火瘋狂燃燒。
因為他知道,明天將是一場載入史冊的戰斗。
在這個已不再是冷兵器制霸的時代。
上萬的騎兵大作戰,必定是空前的。
而且而且這還絕對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僧王,這一戰,就讓我們看看雙方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騎兵。”
與此同時,僧格林沁坐在營帳中,手中把玩著一枚銅錢,神情凝重。
他雖自信滿滿,但也深知此戰非同小可。
趙苟的軍隊向來以詭計多端著稱,他必須小心應對。
他抬頭對帳中眾將說道︰“傳令全軍,加強警戒,不可大意,明日天亮就出發。”
這一夜,平原上的風愈發凜冽。
仿佛在呼嘯著什麼,等待著什麼。
而千里之外的天京。
趙苟望向了西方。
他知道不久將爆發一場他重生以來規模最大的騎兵大決戰。
而這一戰,他相信騎兵旅必勝。
雖然蒙古軍團人數是騎兵旅的數倍,但是蒙古軍團大多數還是使用的冷兵器,而騎兵旅全是新式步槍,火力上完全不對等。
他相信這一戰之後,將徹底擊垮清王朝的信心。
這一戰之後,北方的清廷恐怕唯有自保之力。
這一戰之後,湖南的湘軍也將徹底成為孤軍。
不過他還想到了紫禁城的兩個女人...
“這一戰之後,是時候該攤牌了...”趙苟在心里嘆道。
“甦王,夜涼了,王妃讓你早點回去歇息。”一個侍女過來輕聲說道。
“哪個王妃?她們不是在一起打麻將嗎?”趙苟疑惑地問道。
“全部王妃。。。”侍女臉色羞紅了起來。
“全部?”趙苟似乎不敢相信耳朵听到了什麼。
侍女沒有回答,只是羞赧地點了點頭。
這一夜,很涼。
不久的戰斗卻會很激烈...
喜歡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請大家收藏︰()1853用炮火檢驗真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