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的兵工廠雖然已經開始運作,但距離完全建成還有一段路要走。目前,這座兵工廠只能生產一些炸藥和手雷,而且產量十分有限。按照目前的狀況,這些武器遠遠無法滿足所有士兵的需求,更何況現在士兵數量嚴重不足。
盡管如此,隨著岳飛不斷招募新兵,軍隊規模逐漸擴大。然而,除了原本的精銳部隊配備了熱武器外,大多數新兵仍然只能使用傳統的弓弩和長槍。
就在這時,岳飛得知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完顏兀術已經率領大軍南下,並成功佔領了雲州城。面對這一局勢,岳飛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他果斷地派遣大將牛皋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前去阻擋完顏兀術向東出兵。
與此同時,岳飛親自率領新組建的軍隊,首先在幽州進行了短暫的集結。這里是戰略要地,岳飛決定在此稍作休整,以便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戰斗。
在完成集結後,岳飛毫不猶豫地率領軍隊火速向北方進發。他深知,無論北方的蔡 軍團是否能夠抵擋住金兵的南下攻勢,自己都必須在幽雲十六州北部設立第二道防線,以確保國家的安全。
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岳飛這邊剛剛率領軍隊出征,還未行至半途,便有從北方負責偵察敵情的斥候快馬加鞭地趕來,給岳飛帶來了一個極其驚人的消息︰蔡 竟然毫不遲疑地放棄了北方的營地防線,直接率領著幾十萬大軍如驚弓之鳥一般向東逃竄,看其架勢,顯然是打算逃往遼陽。
隨著蔡 的撤軍,整個北方地區瞬間變得門戶大開,如同不設防一般,直接將這片廣袤的土地拱手相讓給了金國人。這無疑給岳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原本就艱難的戰局,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蔡 在撤退之前,還算明智地直接調派了六萬大軍前去纏住準備南下的金兵。這六萬大軍雖然在與金兵的激戰中遭受重創,但並未完全喪失戰斗能力,此刻他們正且戰且退,艱難地向著岳飛所在的方向靠攏。
岳飛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眉頭緊皺,陷入了沉思。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當機立斷,決定立刻改變行軍路線,率領自己的軍隊揮師北上,與剛剛敗退下來的宋軍會合一處。無論如何,他都必須想盡辦法擋住北方金兵那驚人的入侵勢頭,絕不能讓敵人輕易得逞。
岳飛率領大軍用最快的速度直接向北穿過三個州府的領域,在大軍徹底進入北方草原之後,一邊行軍一邊尋找有利地形,不要說自己兵力有限,畢經金軍在草原上完全倚仗鐵騎,自己此時沒有那麼多騎兵應戰,所以在接下來的對戰過程中,盡量選擇一些對自己有利的地形。
此次岳飛與北面的金兵對峙,實際上是受到了趙旭的直接命令。早在金國公主返回北方之際,趙旭便已向岳飛下達了一道密令,明確指示他無論如何都要保住大宋的江山社稷,絕不能讓北方的金人輕易踏入大宋的領土。
在此之前,岳飛曾巧妙地運用一些計策,成功地阻止了金兵進入遼東地區作戰。原本,他寄希望于蔡 所率領的那幾十萬大軍能夠對北方的金人形成一定的威懾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時隔半年,金國竟然迅速集結了幾十萬大軍,並發動了如此猛烈的攻勢。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金國顯然是企圖故技重施,像當年一樣,率領大軍南下,一舉攻佔大宋的中原地區。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岳飛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目前面臨著諸多困難。首先,物資極度匱乏,這無疑給軍隊的補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次,兵員稀缺,兵力不足使得作戰時處處受限;更為棘手的是,後方並沒有援軍可以提供支持。
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岳飛深知與金兵正面對抗並非明智之舉。因此,他決定采取一種相對保守的策略,盡量避免與金兵發生直接的、強硬的沖突。相反,他要巧妙地運用戰術,拖延時間,將這些金人牢牢地牽制在草原之上。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時間,等待後方的軍火能夠實現批量生產。到那時,才是他發起反擊的最佳時機。
岳飛站在地圖前,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著。他已經尋找了許久,卻仍未找到一個能讓他全軍充分發揮實力的最佳位置。就在這時,前方的斥候匆匆趕來,帶來了新的消息。
“將軍,距離我們大約還有百里之處,發現大量宋軍正在與北面的金軍進行全面絞殺!”斥候氣喘吁吁地報告道。
岳飛的眼楮一亮,他立刻追問︰“情況如何?雙方兵力如何?”
斥候詳細地描述道︰“根據我們幾個斥候的觀察,雙方投入的兵力都在幾萬人之上。而且,從他們的戰斗方式和裝備來看,這支宋軍應該是蔡 留下為他斷後的那支大軍。而與他們作戰的,應該是金軍的先行部隊,畢竟這支金軍幾乎都是輕騎兵。”
岳飛听完,心中一緊。他深知這場戰斗的慘烈程度,宋軍雖然人數不少,但面對金軍的輕騎兵,恐怕會處于劣勢。然而,他更明白,這些大宋的將士們正在為國家和民族而戰,他們的勇氣和決心值得敬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立刻催促大軍日夜兼程,我們必須盡快對這支宋軍展開營救!”岳飛果斷地下達命令。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急切。盡管平日里蔡 對他總是虎視眈眈,但此刻,岳飛將個人恩怨放在一邊。這幾萬宋軍能夠舍生忘死與金人纏斗不休,他們必定都是大宋的好兒郎。無論是出于公義還是私情,岳飛都決定要展開營救,絕不能讓金人小看了大宋男兒的骨氣。
第二天傍晚,太陽漸漸西沉,余暉灑在大地上,給整個戰場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岳飛的先頭軍隊已經抵達了宋金交戰的地方,遠遠望去,只見四五萬宋軍正艱難地向南撤退。
在這片廣袤的戰場上,宋軍的身影顯得有些單薄,他們在金國騎兵的重重包圍下,奮力突圍。而此時,岳飛的軍隊所處的位置十分不利,他們的東面、西面和北面都被金國的騎兵所佔據,形成了一個嚴密的包圍圈。
戰場上,喊殺聲、嘶鳴聲、兵器相交的撞擊聲響徹雲霄,雙方廝殺得異常慘烈。宋軍士兵們毫不畏懼生死,他們如同一群勇敢的戰士,義無反顧地沖向金國的騎兵。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擋那些金戈鐵馬,哪怕是面對強大的敵人,也毫不退縮。
宋軍之所以會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原因有二。其一,宋軍的騎兵數量相對有限,在面對金國大量的騎兵時,處于明顯的劣勢。其二,宋軍還需要時刻保存自己騎兵的戰斗力,因為只要自己的幾萬大軍中還有騎兵沒有投入戰斗,這些金國騎兵就不敢肆無忌憚地橫沖直撞。這也是宋軍在且戰且退的過程中,金軍始終不敢與他們以命相搏的主要原因。
岳飛站在高處,目光如炬,仔細觀察著金軍的圍攻態勢。他心中迅速分析著戰局,眉頭微皺,思考著應對之策。
經過一番觀察,岳飛果斷下令,讓手下大將張顯率領五千精騎如離弦之箭一般,徑直斜插金軍左翼後方。這一決策猶如一把利劍,直插敵人心髒,旨在截斷金軍左翼與中軍的聯系,使其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與此同時,岳飛命令王貴率領兩千騎兵迎頭沖向左翼金軍,與他們展開正面交鋒。這支部隊的任務是吸引金軍左翼的注意力,為張顯的奇襲創造有利條件。
岳飛深知,只要自己能夠成功地將金兵的左翼攔腰斬斷,那麼接下來這支金國軍隊自然會因為失去側翼的保護而陷入被動,不得不主動撤退。
為了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岳飛還派出了一批訓練有素的斥候,他們迅速行動,與正在撤退的宋軍取得聯系。這些斥候傳達了岳飛的命令,要求宋軍在岳飛的騎兵與金軍左翼交手之時,盡量向這個方向突圍,與岳飛的軍隊形成合圍之勢,將這支金軍全面圍殲。
岳飛心里明白,只有將這支金軍徹底打痛、打敗,才能為自己的軍隊贏得一定的喘息時間。否則,如果長時間與他們在這廣袤的草原上相持不下,光靠自己的步兵,很難與對方的騎兵正面抗衡。
說時遲那時快,張顯和王貴率領的騎兵如同一股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他們的速度快如閃電,氣勢如虹,仿佛猛虎下山一般,直撲金軍的陣營。
那些正在與金軍激戰的宋軍將領們,得知岳飛的大軍前來救援,頓時士氣大振。他們毫不猶豫地將自己一直保留的騎兵部隊派遣出去,與張顯、王貴的騎兵會合。
一時間,戰場上殺聲四起,喊殺聲、馬嘶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宋軍的騎兵如同一把利劍,迅速撕開了金軍的防線,形成了內外夾擊之勢。
金兵完全沒有預料到這突如其來的攻擊,頓時陣腳大亂。他們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試圖躲避宋軍的追殺。
然而,宋軍的攻勢如排山倒海般猛烈,金兵根本無法抵擋。只見刀光劍影交錯,人喊馬嘶聲此起彼伏,整個戰場陷入了一片混亂。
在這場血腥的廝殺中,宋軍的士氣高昂,他們奮勇殺敵,毫不留情。金兵則被打得節節敗退,死傷無數。
張顯和王貴身先士卒,帶領著騎兵向內沖殺,他們的勇猛無畏讓金兵聞風喪膽。與此同時,張超、梁懷德、李紅、劉文遠、鄭尚遠、孫平上這六位上將也率領著自己的精銳騎兵從不同方向殺出,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
金兵在宋軍的猛烈攻擊下,終于支撐不住,開始全線潰敗。他們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宋軍則乘勝追擊,不給金兵任何喘息的機會。
戰場上,到處都是金兵的尸體,鮮血染紅了大地,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這場戰斗異常慘烈,宋軍以少勝多,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喜歡重生北宋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