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宋天子的欽差大臣,秦檜此次身負重任,率領一眾官員浩浩蕩蕩地前往南方,與大理王朝展開一場長達數月之久的艱難談判。這期間,雙方你來我往,明爭暗斗,氣氛緊張而凝重。
經過數輪激烈交鋒,最終達成協議︰大宋竟將其南方廣袤無垠的大片疆域拱手相讓給了大理王朝!然而,這筆交易並非毫無所得,它同樣為趙恆帶來了諸多益處。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便是,大理王朝不僅需出動兵力協助趙恆圍剿趙旭,還承諾會在其他事務上給予支持和援助。
想當初,岳飛英勇善戰,一舉平定了吐蕃王朝。按常理而言,整個吐蕃疆域理應順理成章地歸入大宋版圖。可令人費解的是,趙恆、趙佶父子二人自始至終似乎對這片神秘高遠的土地並未表現出過多興趣。他們僅僅派遣了少量官員前往接管部分至關重要的區域,至于其余廣大地區,則索性棄之不顧,任其自生自滅。
未曾想到,趙旭竟然奇跡般地活著返回了東京汴梁。回城後的他絲毫不敢懈怠,立即著手布局。一方面,他精心策劃並安排鄧超出馬,意在攪亂當下的大宋朝局;另一方面,又秘密遣送吐蕃王子尼瑪重返故土——吐蕃高原,並授意其竭盡所能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軍隊,以便對大宋西南邊陲發起頻繁騷擾。如此一來,便可有效牽制住大宋,使其難以輕易調動當地駐軍回調增援。
這段時間,趙恆遲遲沒有將西部大量軍隊調回到東部沿海,主要原因就是吐蕃這支經常騷擾的軍隊。這次秦檜到大理進行談判的時候,就是讓大理一定要出兵,將吐蕃王子的那支軍隊全面剿滅,當然剿滅之後,吐蕃的一些疆域也可以送給他們。
秦檜給出的這些好處,大理王朝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反對,不過唯恐秦檜過早的離開自己的領域,然後大宋再次出兵對自己進行反擊,所以,大理強行將這些使臣留在自己這里,表面上是給這些欽差進行各方面的款待服務,其實就是借助他們暫時無法回歸的時間,快速督促大軍加上當地的百姓,修建大理和大宋的邊境線。
作為回報,大理這里已經挑選了上萬精兵,按照大宋的要求陸續進入大宋境內,然後緩慢向遼東前行,最後對趙旭等人展開絞殺。
大理同時也派出兩員大將,火速帶兵進入西南區域去平叛吐蕃的余孽。表面上顯得大理這里十分的積極,但是兩路出兵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勇猛,其主要原因就是給後方爭取一定的時間,盡量在大宋翻臉之前修築出比較堅固的防線。
隨著防御區域的逐步穩定,秦檜等人在那里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久,這才開始全面返回東京汴梁去述職。開始大理也派出大量精兵進行護送,一直等到秦檜離開大理控制的區域,這些軍隊才全面返回。
此時,秦檜兒所帶領的欽差團隊,除了那些進行談判的官員之外,護送他們的軍兵也有2000余人,而且還有幾個非常有名的將領進行保護,所以說如今秦檜的這個團隊還是有著相當高的防御能力。
自從趙旭踏上崛起之路後,他所建立的那些至關重要的工業體系以及精心打造的軍團,一直活躍于北方地區。從未有過關于他在南方擁有成規模、成體制軍團的確切消息傳出。即便是近些年來,在江南眾多領域都能看到趙旭旗下的產業與商店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但有關他在此地部署武裝力量的傳聞始終未曾听聞。
然而,世事難料,趙恆竟與趙旭反目成仇。于是乎,趙恆首要思考的問題便是趙旭麾下所有兵團及武裝力量的聚集之地究竟位于何處。經過一番詳盡調查與縝密分析之後,如今的趙恆已然能夠斷言,在整個大宋廣袤的地域範圍內,趙旭已不存在任何具有完整體系的武裝力量。正因如此,此次身負皇命而來的欽差大臣秦檜,更是絲毫未曾將可能遭遇攔截暗殺之事放在心上。
在這條寬闊平坦的大道之上,盡管天空中不斷飄灑著細密的雨絲,宛如牛毛一般紛紛揚揚,但那數千人的龐大隊伍依然士氣高昂、步伐矯健地勇往直前。他們全然不知,就在距離他們不遠處的路旁山林之間,一股巨大的殺機正悄然彌漫開來,猶如一張無形的大網,逐漸向這支毫無防備的隊伍收攏。
韓世忠早已調查清楚,對方不光有2000多精兵,也有十幾員戰將。現在對方的大隊行駛在寬闊的大路之上,自己如果貿然出手,不光很難形成有效的刺殺,很可能還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韓世忠是來刺殺朝廷的欽差大臣,按照當下的法律,他也屬于是謀逆之罪。現在準備刺殺的這一片領域並不是韓世忠所控制的地區,如果刺殺拖延的時間過長,很有可能在其他方向還有大量宋軍過來增援,為了應對所有客觀條件,韓世忠自然也進行了十分詳細的部署。
這支規模達數千人之眾的龐大隊伍,宛如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從頭至尾竟然綿延了近乎兩三里之長!一眼望去,隊列之中不僅有負責護送的威武雄壯的軍隊,還夾雜著數量眾多、各式各樣的車輛。經過一番縝密細致地調查之後發現,那臭名昭著的秦檜及其黨羽就藏匿于這些車輛之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阻止位于隊伍首尾兩端的官兵,能夠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趕到秦檜身旁實施救援行動,足智多謀的韓世忠當機立斷,迅速派遣出兩支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精銳小隊。這兩隊人馬悄悄地迂回到較遠的地方,然後熟練地操起強弩,瞄準目標後毫不猶豫地發射出一支支鋒利無比的箭矢,如雨點般向那些企圖靠近秦檜所在位置的官兵襲去。
一旦發現官兵開始向後退縮,這兩支小隊便會緊緊地咬住不放,絕對不允許他們輕而易舉地脫離戰場。然而,如果官兵們膽敢發起猛烈的反攻,那麼這兩支小隊則會毫不戀戰,果斷選擇火速撤離,並始終與敵人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
就這樣,憑借著這兩個小隊出色的牽制戰術,成功地牢牢控制住了大隊首尾處大量官兵的回援之路。與此同時,身處主戰場的韓世忠這邊同樣沒有閑著。他指揮著手下士兵們紛紛舉起手中的弩弓,首先將拉載馬車的一匹匹駿馬射殺或射傷。如此一來,即便車內的乘員想要倉皇出逃,也只能依靠自己的雙腳徒步奔逃。而這些成員大多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即便是接下來不可避免地進入到近身肉搏的戰斗階段,他們也難以對這次精心策劃的刺殺行動構成太大的阻礙。
這片山林本應寧靜祥和,但此刻卻充滿了殺伐之氣。突然間,無數支弩箭如蝗蟲般鋪天蓋地地襲來,讓整個隊伍毫無防備。剎那間,只听得一聲聲慘叫此起彼伏,許多隊員紛紛中箭受傷,甚至有人直接落馬倒地。原本整齊有序的隊伍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此時,天空陰沉沉的,仿佛一塊巨大的灰色幕布籠罩著大地。細雨綿綿不絕地下著,給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更增添了幾分寒意和凶險。而那弩箭就像是長了眼楮一般,源源不斷地從山林中飛射而出,猶如一道道致命的閃電劃過半空。
盡管這支隊伍中有幾位身經百戰、威名赫赫的上將坐鎮,但面對如此詭異莫測的局勢,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貿然沖入山林之中。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敵人設下的陷阱,萬一被調虎離山,後果將不堪設想。然而,如果就這樣盲目地停留在原地,被動地承受對方一輪又一輪的攻擊,顯然也絕非良策。于是,眾人一邊靈活地躲避著如雨點般密集的弩箭,一邊絞盡腦汁尋思著反擊之法。
就在這時,前方的一名將領憑借其敏銳的觀察力和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察覺到叢林中埋伏的敵人數量似乎並不是很多。他當機立斷,迅速組織起一部分人手,準備沖進叢林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戰。與此同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隊伍的後方竟然也出現了同樣的狀況。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韓世忠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遠處官兵的動向。當他發現這些官兵並未全部集中在隊伍的中心位置時,心中大喜過望。他毫不猶豫地帶領著手下一眾精兵強將,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從茂密的樹林中沖殺而出。他們個個手持利刃,殺氣騰騰,目標直指秦檜所在之處。一時間,喊殺聲震耳欲聾,刀光劍影交錯閃爍,濺起的水花如雪片般四處飛舞。
秦檜等人滿心歡喜地踏上了歸途,他們怎麼也想不到,一場噩夢正悄然降臨。天空中烏雲密布,大雨傾盆而下,仿佛預示著不祥之兆。
就在他們行進途中,道路兩旁突然殺出一群黑影。剎那間,刀光閃爍,劍影交錯,寒光在雨幕中劃過一道道冰冷的弧線。伴隨著陣陣慘叫和呼喊聲,秦檜身邊的護衛們紛紛倒下,鮮血染紅了地面,與雨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片觸目驚心的血水窪。
此時的秦檜驚恐萬分,他瞪大雙眼,看著眼前混亂不堪的場景,心中充滿了絕望。他急忙轉身對身旁的護衛喊道︰“快!保護我!”然而,話音未落,只听得一聲淒厲的馬嘶響徹雲霄。他所乘坐的馬車猛然一震,接著便失去控制向前傾倒而去。
原來是馬車前方拉車的馬匹不幸中箭,那支利箭精準無誤地射中了馬頭,馬匹當即倒地身亡。由于慣性作用,整個馬車瞬間翻轉過來,秦檜的身體也隨之被甩出車外,重重地摔落在泥濘的水潭里,濺起一片污濁的水花。
喜歡重生北宋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