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國興亡史

第158章 包公逞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海歷 本章︰第158章 包公逞強

    文彥博的這次裁撤羸兵之舉可謂是他新官上任的頭把火,這事于國于民于己都是件大好事,但我們也說了,相比他內心的宏大遠景,這只是他邁出去的一個小碎步。即使如此,他邁出這一步也是相當艱難,他甚至為此而賭上了自己的項上人頭。由此可見,想要改變一個國家已經固化成型的統治體系有多麼的艱難,而範仲淹和王安石在進行改革時所遭遇的阻力和掣肘與此相比顯然是艱難萬倍。

    就在文彥博因為裁軍一事而贏得趙禎的連連喝彩之時,這時候正擔任三司戶部副使的包拯也給趙禎上了一道奏疏。包大人這一次沒有罵人,也不準備罵人,作為管錢的且是負責給官員們發工資的戶部副使,包大人這次要說的事正是跟錢有關系。

    包大人這次說了很多,我們簡要概述一下︰“陛下,現在我們的官員人數可是比先帝時期多出了一倍還多,而朝廷每三年一次的科舉還會新增將近一千名吃皇糧的官員。此外,每年朝廷的各項土木工程還會臨時任命一些小吏,再加上那些功臣和勛貴子弟因為恩蔭入仕也要吃皇糧,這些人總共加在一起每年可是太能吃銀子了。國家就這麼大,土地就那麼多,人口也就那麼多,所以這每年的賦稅也是有定量的。但是,官員隊伍每年卻在不斷地壯大,這長此以往可怎麼得了?臣覺得這里面的問題就在于我們的官員隊伍太過龐大,我們的軍隊人數也太多了,所以臣建議我們應該裁減軍隊和官員隊伍的規模。為此,臣提議我們應該提高官員的選拔標準,裁撤那些無用的官員,恩蔭也要適當減少。至于軍隊,軍中的那些老弱病殘也應該全部清理出去。另外,臣請求陛下能夠停建或是罷免某些土木工程,宮中的開支也應該適當縮減,我們要勤儉持國。請陛下好好考慮我的這些建議並和宰輔大臣們商量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如此天下幸甚!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包大人說的這些好不好?對不對?當然好,當然對!他指出了宋朝的冗兵和冗官問題,但唯獨他沒有提冗費的問題,或者說他很含蓄地提到了冗費的問題。這是為什麼?

    作為文官,裁軍對于包大人而言是在割別人身上的肉,而作為朝廷的中高級官員,裁撤冗官自然也無損他的利益,因為再怎麼裁也輪不到他的頭上。可是,如果他要提冗費的問題,那麼就只能是削減官員的俸祿和各種福利,如此一來連他也跑不了。所以,這個事他沒有提,因為他本就是既得利益者。而且,他讓趙禎削減宮廷開支,可他怎麼就沒說讓趙禎也給他這種大官削減一下開支或者是福利待遇呢?

    想想包大人現在以及今後所享受到的各種待遇,這其實也就不難理解。每年拿兩百萬不好嗎?難道他要主動申請每年給他十來萬就行了?包大人可不是明朝的那位海大人,他也是一個凡人,他能想到並建議解決冗兵和冗官的問題就已經很難得了。

    遺憾的是,包大人的這份奏疏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和影響,趙禎連一點回音也沒有。數年後,王安石也向趙禎上了同等性質的一份奏疏,但他比包大人更進了一步,他在里面提到了變法以圖強,可趙禎的反應同樣是沉默。對于剛剛經歷了慶歷新政的人而言,趙禎太清楚想要解決眼下困局是一件極其難辦的事。對于看似無能為力的事,他選擇了听之任之得過且過,這一點非常符合趙禎本人的心性。

    後世都在稱頌往後的仁宗朝“嘉佑盛世”,殊不知這所謂的盛世隱藏著多少的危機和困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便是所謂的“嘉佑盛世”,但這都是後話。

    包拯這個人別的不好評論,但有一點我認為很是符合他行事風格和工作作風,那就是在其位謀其職,干一行愛一行,絕對的愛崗敬業模範公務員。

    此前在陝西和河北擔任主管地方錢糧的轉運使時,包拯安心地抓錢糧稅賦工作,在促進當地農業生產和發展方面也是頗有建樹,而如今作為三司下轄的戶部官員,他也是格外地關心國家財政並試圖讓國家走出財政危機的困局,僅憑他上面的那道奏疏其實就足以讓他的上級——三司使張堯佐給他頒發一張年度優秀員工的證書。遺憾的是,張堯佐同志正想同包大人搞好人際關系時,包拯又被調走了,他去了諫院又再度成為了一名言官。

    或許是包拯的那份奏疏真的打動了趙禎,這讓趙禎覺得把包拯這麼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扔在戶部實在是屈才了,這種人就該進諫院和御史台為國直陳朝政得失並為朝廷辨明忠奸。趙禎當然不會想到他的這個決定很快就會讓他悔不當初,如此愛崗敬業的包拯既然去了諫院,那他趙禎的耳朵指定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感覺爽不可言。

    包拯擔任諫官之時正巧趕上了宋朝又一次的天災降臨,但這回不是水災了,而是旱災,範圍波及中原及江南的兩浙地區。趙禎為此一面下詔各地拜神祈雨,一面命官府賑濟已經出現饑荒的兩浙地區的大量流民。

    眼看國家災害頻發,包大人當然是憂心不已,可讓人震驚的是他竟然很快就找到了這其中的根源,那就是朝中有妖孽。于是,他決定為國除妖,而他認定的這個妖孽就是他曾經的上級——三司使張堯佐。

    公元1050年6月,包拯聯合諫院的同僚陳旭、吳奎等人聯名向趙禎上奏︰“近年以來國家災害頻發,水災、旱災和地震交替出現,尤其黃河改道更是令國家和百姓深受其害。雖然陛下你精誠所至並廣施仁政,但這種災禍頻發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陛下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對,就是因為陛下你不斷地重用和提拔了如今的三司使張堯佐!陛下你仔細想想,自從他回京之後,這幾年在他平步青雲的同時我們這個國家是不是一直都天災不斷,這分明就是老天爺在告誡我們朝中出了妖孽。更何況,張堯佐能夠升官並不是靠了他的才能和政績,他就是靠了後宮的裙帶關系,朝中百官沒有一個人不斥其為庸才。陛下,難道你還要繼續違背上天的旨意嗎?你真要等到張堯佐把國家給搞亂了才知道痛惜和後悔嗎?”

    隨後,包拯又單獨上奏︰“為了防止外戚弄權,我們大宋自開國以來就鮮少重用後宮的親貴,即使這人真的很有本事也不會讓他執掌實權,那些庸碌之輩就更是不用提了。想當年國家財政充足之時尚且要選用精于計算的能臣主管國家的錢糧,如今財政吃緊竟然讓張堯佐去做了三司使,這是何道理啊?還請陛下早日罷了張堯佐的三司使職務,另選能臣任之!”

    面對諫院官員的步步緊逼,趙禎也是感覺有些招架不住,但當他回到後宮,當他再又將自己的心肝寶貝張貴妃攬入懷中之時,趙禎又覺得自己瞬間又有了跟這些諫官斗爭到底的勇氣和力量。

    轉眼間,這一年的趙禎已經四十歲了,這個年齡在古代那是妥妥的中年大叔,而張貴妃這年才二十六歲,這正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為美好的年華。趙禎這幾年一直都被她迷得神魂顛倒,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只是一時激情和新鮮,那麼張貴妃早就成了他生命里的過客,但事實上直到張貴妃過世多年趙禎都還對她念念不忘。也正是倚仗著自己在趙禎這里長期受寵,張貴妃才能一直長享富貴並在幾年時間里讓他的叔父張堯佐從一個地方小官變成了大宋的三司使。

    我們說趙禎被張貴妃迷得神魂顛倒其實毫無夸張的成分,但凡腦子健全思維清醒的君王都知道如何對待那些恃寵而驕繼而索取無度的女人。趙禎讀了好多的書,某些皇帝因為寵幸某個女人而重用其宗族勢力導致國將不國的事他當然是一清二楚,而張堯佐是什麼人以及此人有幾斤幾兩他自然也是清楚的。三司使的權重他更是比誰都明白,可他最終還是在張貴妃的不斷央求下把張堯佐升到了大宋“計相”的高位上。趙禎對自己的親舅舅李用和都只給官爵和賞賜,但卻沒有讓他掌握國家的實權,但為何在張堯佐這件事上他就犯糊涂了呢?

    看來這世間不止美酒醉人,美色同樣讓人迷醉。唐玄宗之前那般英明神武,可在美色面前他同樣迅速地跌下神壇。趙禎何德何能?他又豈能與唐明皇相提並論呢?在美色面前,本就是一風流多情之徒的仁宗皇帝又豈能例外呢?

    為博妃子笑,厲色向言官。面對諫院這邊一再要求罷免張堯佐的請求,趙禎選擇了絕不退讓,如此就讓朝堂之上變得是雞犬不寧。請注意,在這件事情上御史台可是一直在默不作聲,倘若這些人也和諫院一同發聲,那趙禎可就真的別想安寧了。別說是皇帝趙禎,如果言官集團集體施壓,那麼宰相文彥博也得遭殃,因為張堯佐升官這事他也有份兒。

    那麼,御史台那幫言官為什麼在這件事情上面就沉默了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帝國興亡史》,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帝國興亡史第158章 包公逞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帝國興亡史第158章 包公逞強並對北宋帝國興亡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