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仁接著說︰“我爹說得對,守義這一來,可是能讓咱們家里喘口氣。要不然,估計又得借不少糧,才能撐到交完公糧,隊里給分口糧的日子。”
周守義連忙擺手說道︰“大伯、大哥,你們這話說得太見外了。我爹雖然走的早。但我也是周家的一份子。咱們本來就應該互相扶持。
現在我終于知道了老家的消息,能有機會為家里做點事,我打心眼里高興。”
“守義,你不用謙虛。現在鄉下的情況,說白了就是勉強有一口續命的糧。你看這些娃兒們,米湯都喝不飽。所以呀,你這些東西對們來說,就是救命的東西。”三叔周佑民也開口說道。
這時候,周守仁的小閨女,在女人們那桌奶聲奶氣地喊道︰“爺爺,什麼時候可以吃飯呀,我好餓啊。”
她的話引得大家一陣哄笑,原本有些別扭的氣氛,頓時輕松了起來。
人們都說隔輩親,這時候,心疼重孫的周泰興老爺子,發話了,
“好了,都別在那里諞了,看我的乖妞妞都餓了。趕緊吃飯吧,吃完飯,有的是時間諞閑傳。”
老爺子雖然不主事,但他發話了,肯定也沒人敢反駁。
于是大伯幾人也都閉嘴了,開始動筷子吃了起來。
周守義這時也松了口氣。他其實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既然拿了這些東西來,他就沒有想讓這些親戚報答的心思。
老是這樣被幾個長輩和兄弟們架起來恭維,很尷尬。
倒不是說親戚們虛偽,而是他覺得沒必要這樣,可是又沒法直說。
幸虧小娃兒的無心之語,拯救了他。
隨著人們開始動筷子,院子里立馬沒有了說話聲,只剩下了碗筷踫撞的聲音和偶爾傳來的,滿足的咀嚼聲。
那一大盆羊骨頭炖土豆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不只肉炖的香,土豆也吸飽了羊湯的鮮味,入口即化。
豬肉燴菜,更是油汪汪的。孩子們吃得滿臉都是油漬,卻顧不上擦拭。
就連大人們也是吃的狼吞虎咽,畢竟這樣豐盛的飯菜實在是難得。
周守義看著大家狼吞虎咽的樣子,心中不免又有些心酸。
不過他知道,自己回來後,一定會改變這種狀態。
不得不說,這人多了,果然就是費飯。在家時,他就覺得一家七口人,每天要消耗不少糧食。
但今天這一頓,才讓他知道了啥叫大場面,啥叫大肚漢,啥小巫見大巫。
這一頓飯,光是豬肉和羊骨頭,就用了二十多斤。再加上土豆、菜、粉條也有個近二十斤。還有六斤面做的三十多個餅子。
這一頓竟然全部吃了個精光。這可是有肉的。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連大帶小22個人,竟然消耗了四十六斤多的食物。
其中還有近半是肉類,這飯菜油水相當大。
這樣放在21世紀,人們能吃進去這麼多飯。那估計有人得罵一句,餓死鬼投胎。
但像周家這樣的情況,才是當下人們的真實寫照。
飯後,周家不管是大人小孩,一個個都吃的肚子溜圓。
就連牙都掉的差不多的老爺子和老太太,也吃了好幾塊滑膩的大肥肉。
幾個半大小子們,更是吃的站都站不起來了。
婦女同志們開始收拾碗筷,周守義則掏出了一包煙。
先給幾個長輩們都點上,剩下的則放在桌子上,讓抽煙的兄弟們自己拿。
“過癮,這卷煙抽起來就是軟乎,比咱們那老焊煙可香多了。”三叔周佑民深吸了一口香煙,然後緩緩的從鼻子里噴出一股白煙。
“三叔,這個是戰斗煙,我這次正好帶了三條過來。爺爺,大伯和您一人一條。”周守義看著一臉享受的三叔,笑著說道。
“守義,貴巴巴的買那干啥。看把他舒坦的。不看看現在啥條件。有那個樹葉葉抽就不錯了。”
“還是留著給你爺爺和大伯抽吧。”
三嬸王秀紅,一邊收拾碗筷,一邊白了一眼坐在一旁享受的周佑民。
“就是。守義,你大伯和你三叔就是瞎造。現在這麼困難,那八分錢的煙葉子, 都應該省下來。
我看,那卷煙都留給老爺子慢慢抽吧,免得這兩人抽上了癮。”
大伯母李春梅也剜了一眼正在那里吞雲吐霧的周佑國。
周守義坐在那里,尷尬的笑了笑,也不知道該說啥,畢竟兩邊誰都不好得罪。
不過,這時老太太卻發話了,
“你爹不也抽了一輩子煙。男人們下地勞累一天,平時就靠這口煙解乏。八分錢一斤的煙葉子,能抽半個多月。”
吸了一口嘴里的煙,繼續說道︰“這卷煙,抽起來確實舒坦,讓他們偶爾解解饞也好。守義這孩子也是一片孝心,你們就別在這兒叨叨了。”
老太太也是抽了大半輩子的煙。這年月,鄉下上歲數的老太太,大部分都是抽煙的。
接著,老太太又擺擺手︰“守義乖孫,你這孩子有孝心,婆婆知道。但這煙也不是什麼便宜東西,你下次可不要瞎浪費錢了。”
周守義趕忙回答︰“奶奶,放心,我絕對不會瞎浪費錢的。這煙都是別人送的,平時我也就是拿來應酬用的。這次回老家,正好拿來給大家嘗嘗。”
周守義沒想到這,抽了個煙,竟然還搞出了一點小風波。
聊了一會兒,等婦女同志們收拾完之後,已經快十點了。
鄉下的天氣,相對四九城來說,要稍微涼快一些。而人們勞累了一天,也該早早歇息了。
不過婦女們卻聚在一起,看著周守義拿來的那一匹布,稀罕的不行。
這可是要票的東西,而且還死貴,他們一年可是連十尺布都舍不得買。
不過,老爺們兒們,卻沒管她們,洗漱完了,就準備睡覺。
周家的院子挺大,房間也不少,但人口也多呀。
再加上好幾個三代人都成親了。這些房間也不算寬裕。
周守義不知道他們平時是怎麼住的,但他被安排到了一間正房里,和守仁、守良、守恭睡一個大炕。
周守義上輩子也是農村人出身,對于這農村大炕。周守義並沒有多少不適。
與兄弟幾個,聊著聊著,慢慢就睡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