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周軍安定下來後,寄回家幾次信,都杳無音信。他一直以為家人都已經遭遇不測了。
最後一次寫信,是在快要轉業時,他抱著僥幸心理說了一下自己的大概情況。
所以這來找周軍的兩兄弟,才不知道他具體在什麼單位。
兩位漢子也愣住了,片刻之後,他們的臉上滿是驚喜。
年長的漢子一拍腦門,說道︰“哎呀,都怪我。當初在火車上要是不那麼著急的走,說不定早就找到二叔一家了。”
“是啊,周守義,和我們是一個字輩,當初就應該想到的。”
“誰能知道,我們到處找的親人,就在眼前啊。”
年輕的小伙,有些驚喜的說道。
認親以後,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場面。周守義拉著二人重新坐下後,詳細的了解了秦省老家的情況,也知道了二人的名字。
年長的漢子叫周守仁,是守字輩的老大。另一個年輕的,叫周守禮,比周守義小一歲。
他們三個,正好是周家佑字輩三兄弟的長子。
周家的老家,位于柞水縣一個叫做臨水村的地方。
現在周家除周軍一脈外,全都生活在那里,以務農為生。
周守義的爺爺奶奶,大伯三叔小姑全都健在。不過他爺爺周泰興和大伯周佑國,當初為了掩護一家人逃跑,都留下了殘疾。
爺爺周泰興僥幸撿回了一命,但左胳膊沒了,而大伯周佑國右腿中槍,處理不及時,成了瘸子。
周守仁和周守禮之所以跑出來找自家二叔,是因為周家老爺子和老太太,一直想要知道自己兒子的消息。
再加上,老爺子最近一年以來,身體不太好。所以讓自己的兩個大孫子出來尋親。
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到自己的兒子。
可惜,老爺子的願望注定無法實現了。
因為他們雖然找到了親人,可周軍卻早就已經犧牲了。
“二叔不是到廠里工作了嗎?怎麼可能犧牲?”
听到自家二叔已經去世了,兩人都大吃一驚。
“我父親轉業後,去了紅星機械廠,因為……,犧牲了。”
周守義自然又給二人解釋了一番父親去世的原因。
周守仁和周守禮有些不敢置信。才四十多歲的二叔,竟然已經沒了,還走在老爺子周泰興的前頭。
他們不禁面面相覷。一面是不知該怎麼安慰周守義,另一面,也是在為難,回去後不知要怎麼和自家爺爺奶奶說。
周守義也看出了二人的為難,但他自己其實無所謂,畢竟父親走了這麼長時間,他早就適應了。
不過他還是轉移了話題,給二人說起了自家現在的情況。
下午,還沒等到下班,周守義就提前帶著他的兩個兄弟回了家。
他今天,要好好的招待一下這兩位老家來的親戚。
安頓風塵僕僕的二人先洗漱一番,休息一會兒,他則跑出去買菜買肉。
周守義對于自家有了新的親戚,還是很高興的。
而且,細說起來,老家的親戚對他們一家算是有恩。
要不是有爺爺和大伯的掩護,他父親周軍,都不一定能有機會活著當兵。
如果他父親沒能當兵,那可能也就沒有後續的周守義一家。
而且,周守義始終認為,只要不是有那些嘴尖毛長,是非不分的親戚。
親戚越多,越是好事。
以買菜的名義,去外面轉了一圈之後。
周守義帶了一條魚,一只熟雞,還有一大塊肥豬肉。
回到大院,正好踫到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回來了。
“守義,你今天怎麼又買了這麼多東西。”
周母看他手里又是魚又是肉的,不禁疑惑的問道。
周守義趕忙迎了上去,解釋起來︰“娘,今天家里來客人了,是咱們秦省老家的親戚。”
周母听聞,眼中滿是驚訝︰“真的嗎?秦省老家的親戚怎麼突然來了?”
羅秀珠是知道自家丈夫,有父母兄弟的。丈夫活著的時候,也時常會念叨。可一直沒有聯系上,也不知道他們還在不在。
周守義簡單地把在火車上相遇,而後他們找自己幫忙,卻發現是親戚的事情說了一遍。
周母一邊听著,一邊不住地點頭,眼神里滿是感慨。
周守義的弟弟妹妹們也圍了過來,好奇地看著他手中的食材。老六雨萌眨著眼楮說︰“哥,今天是不是又有紅燒肉吃啦?”
周守義笑著摸了摸小吃貨的頭︰“那當然了,今天咱們要好好招待親戚呢。”
周守義與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回家之後,周守仁和周守禮已經洗漱完畢,正無聊的坐在那里,等著他。
周守義趕忙把周守仁和周守禮,介紹給母親和弟弟妹妹們。
周守仁二人見到這麼一大家子人,一開始難免有些拘謹。
主要是他們一來,周守義這又是魚,又是肉的,讓他們看著膽戰心驚。
畢竟,在村里,一年都嘗不了兩次肉味兒的他們。可是知道的吃一次肉,有多麼的難得。
而且現在市面上買這些東西,得花不少錢,關鍵是沒票。
“守義,這太破費了吧!有窩頭就好了。”周守仁,是真覺得沒必要這樣,都是一家人,可不興搞這個。
“不破費。你們大老遠的來京城尋親。現在我們好不容易聯系上了。一定要好好慶祝一下。”
周守義大概知道二人的想法,趕緊給他們寬心。
周母也熱情地笑著說︰“都是一家人,別見外。快坐。”
東西都買回來了,木有成舟。二人也不好再說什麼。
畢竟是一家人,幾人聊了幾句後,氣氛便漸漸的放松了。
周守義的弟弟妹妹們,尤其是幾個小的,好奇地圍在跟前。
打量著這兩位從老家來的哥哥,還不住的打听些老家的事兒。
周母與二人聊了幾句,讓老三拿出了家里的花生糖果端上來,就對他們說,
“先吃點花生,讓守義和守信陪你們聊會兒。我去做飯。”
說完,就帶著老三雨晴,去了廚房。
周守義和老二周守信,陪著周守仁和周守禮在餐桌旁坐下,聊起了老家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