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戰協定生效了,半島戰爭勉強算結束了,之前雙方非常的克制,沒有誰敢再開一槍,否則就要承擔起發動戰爭的責任。
這一點,哪怕是囂張的南韓部隊也同樣得遵守,更何況他們剛被志願軍狠狠地教訓了一頓,打得那叫痛徹心扉,疼到骨子里去的那種。
也幸虧志願軍打得是懲戒性的戰役,而不是他們拿手好戲戰術穿插,否則以他們那種戰斗力與反應能力,不提前跑的話,鐵定全軍覆沒。
只不過雙方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撤軍,雙方的信任度並不高,都擔心對方會來個回馬槍,所以開始在三八線附近拉起來鐵絲網。
志願軍這邊把犧牲的戰友名字寫在了木樁上,一根一根的插進泥土里面,想以這種方式告慰他們的。
而對面的大兵們同樣在干活,只不過他們已經沒有了斗志,都在慶幸自己還活著,沒有死在戰場上。
部隊的紀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甚至經常發生士兵打架事件,士兵們圍觀在一旁,看熱鬧不嫌事大,也有人進行勸阻,但沒有成功。
那些軍官也不管,任由他們發泄心中的不滿,因為他們的心氣也沒有了,要不是條件不允許,軍官們也想下場打一架,前線需要服藥的人不要太多,基層軍官們百分之九十是通過藥物來維持的。
“沒想到戰爭都結束了,我們的後勤工作還是那麼重啊。”
“是啊,仗都打完了,咱們也該差不多回去了吧,咱們都來了快三年了,也不知道回去能干啥。”
“回去繼續屯墾啊,不然能干嘛。”
“你們這話說的,你們兩個,一個是政委,一個是參謀長,都是文化人,哪里用得著你們去種地啊,國內的建設不得需要你們?
我就不一樣了,說實在話,屯墾區那邊早就有同志接手了,而且干的比我們還厲害,回去之後肯定要有許多戰士復員的,又是令人頭痛的工作啊。”
“啥?我們部隊要裁撤了?”
“這是肯定的啊,都和平年代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建設國家,還需要那麼多部隊干嘛,給國家與老百姓增添負擔嗎。”
周勝看得清楚,任何國家都是如此,比如老大哥,打贏了衛國戰爭,幾乎打光了一代人,巔峰時期的軍隊人數有一千多萬人,戰後大量士兵復員,只剩下兩百多萬。
二戰結束後,大洋彼岸的鷹醬同樣擁有一千多萬的部隊,戰後裁撤的部隊更多,只留下一百多萬的部隊,要不是在半島打了一仗,他們也不會擴軍。
同樣的道理,建國後,大量士兵進行復員,從五百多萬精簡到了四百萬左右,結果半島戰爭爆發,派出了志願軍分批進入半島參戰,復員工作被迫停止,甚至還進行了擴軍。
現在戰爭結束了,自然需要復員許多士兵,而且,打了三年仗,許多戰士都想家了,現在仗打完了,該回老家照顧爹娘或者娶媳婦了,一些部隊的番號自然也需要裁撤或者改編,這是大勢,不可逆轉。
“說到這里,我都想回家了,咱們啥時候回國啊。”
“說不準,老周你的意見呢?”
“兩到三個月吧,至少得把隔離帶建好,而且不能一次性都回去,得分批撤回來,估計咱們還得幫北朝的老鄉們恢復生產呢。”
說到這里,周勝就來氣,自己國家的建設都還在起步呢,他們過來幫忙打仗,人家領不領情還不一定呢,還要幫他們恢復生產。
這意味著滯留在北朝的部隊所需要的後勤不能停,還得出物資對他們進行支援,這得多少錢,這讓周勝心疼得直哆嗦,可以現在這種大環境下,這種不利于團結的話他是半句話都不敢說啊。
“那咱們申請第一批回去吧。”
楊宇開口說道,第一批回國有第一批的好處,那就是能提前安排善後工作,沒準還能安排許多戰士復員後的工作呢。
“那就打報告吧,不過別太樂觀了,咱們後勤部可是重要部門,除了傷員外,肯定不會第一批安排。”
周勝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想法很好,但是得考慮實際情況吧,哪有作戰部隊沒有撤離,後勤部隊就先撤退的道理。
再說了,北朝的生產恢復工作不需要物資嗎?他們怎麼來的,還不是他們後勤部的工作。
而且,恢復建設也包括基礎建設吧,那麼多的橋梁需要重建,工程部隊還有技術人員怎麼可能撤得回去,想想都不太可能。
“司令員,司令部通知您去司令部開會。”
“知道了。”
“出啥事了還要開會?又打過來了?”
“怎麼可能,老周,你還是先去開會吧,估計是很重要的會議呢。”
周勝點了點頭,坐上了吉普車,很快就到了總部,發現停的車還不少,看樣子今天開的會議參加的人很多。
周勝還沒進會議室,就听見了會議室里面傳來的聲音,說什麼的都有,一听就是知道里面人不少。
進去之後一看,參加會議的人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多,里面有許多熟面孔,這時候有人看見了周勝,向他招了招手。
周勝一看,原來是孔捷,他身邊還有位置,也沒有人安排具體的座位,索性,周勝就走了過去,坐在了空位上。
“老周啊,你怎麼才來啊,我還以為你不來了呢。”
“這不是有點遠嗎?接到通知後我立馬就趕過來了,今天這會開的是什麼內容啊。”
“我哪知道,不過八成是撤軍回國的問題,畢竟都打了三年了,也差不多到頭了。”
“那也不會一股腦的全撤退了啊,畢竟聯合國軍也沒有撤軍啊。”
很快,老總就來到了會議室,在會議內宣布了會議的主要內容,內容有很多,不過總的來說,也就幾個方面,大家最關心的內容就是什麼時候回國。
第一批部隊回國的時間已經定了,具體哪支部隊也確定了,都是剛從前線撤下來的部隊,人數大概在十萬人左右,當然了,傷員另外算,現在鐵路線上已經在轉運傷員回國了。
畢竟這里的條件可沒有國內的醫院條件好,現在不打仗了,鐵路線的壓力小了,自然會優先轉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