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虎在大姐請客的傍晚接到基地電話後,就獨自乘車去了張莊。
    張雲虎回到張莊後,直接從老宅的地下通道下了密地,入口下邊有著常配備的三輪侉子。
    張雲虎就是一陣突突的騎行,等來到兵工廠所在時,就听見師傅們高興的談論聲,皆是帶著興奮。
    張雲虎不得不佩服這些個大拿們,有的甚至是從國外一回來就扎進了這里,日以繼夜的展開了工作,從來就沒有抱怨過。
    他們加入進來後,和基地這些老師傅們不辭辛勞的對設備進行更新,一遍遍的改造,終于使老舊的設備有了升華。
    無論是冶煉,還是成型生產,產量提升的不是一星半點,這就是知識的力量,更是團結一心的力量。
    張雲虎現在對基地可是抱著必勝的信心的,有著這些廢寢忘食的研究者,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做出成品的大拿師傅們,他的信心十足。
    這不,好消息這不是來了嘛。雖然不知道具體搞出了哪一款,張雲虎都知道那必然就是大殺器的存在來了。
    張雲虎進入射擊操作間後,就看見潭叔手里拿著一把全自動步槍在射擊。
    張雲虎眼前直接一亮,這怕莫不是把他提出的那把槍給搞出來了吧。
    張雲虎直接來到潭叔身邊,看著潭叔打完一個彈匣高興的模樣,張雲虎興奮極了。
    潭叔看到張雲虎湊到他跟前,就順手把步槍遞給了張雲虎,示意他來試試。
    張雲虎接過後摸著手里的這款武器,那是心里一個激動啊,終于把它給做出來了。
    張雲虎裝好彈匣後,打開槍頭的三稜型刺刀,把旋鈕調節到單發模式,就進行了點射。
    一個彈匣打完 20 發子彈後,張雲虎滿意的點點頭,他重新安裝了一個 30 發彈匣,把旋鈕調節到連發模式,直接開始射擊。
    由于槍口有刺刀的配重,避免了跳彈,槍槍命中 400 米外目標。
    這麼一射擊,張雲虎就知道這款槍是研究成功了。他拿起槍械連著做了一連串的突進拼刺動作,使用起來得心應手,真正的做到了人槍合一,展現了我軍刺刀見紅的優良傳統。
    張雲虎滿意的哈哈大笑,放下這款全自動突擊步槍,又拿起了旁邊放著的一把半自動 10 發橋夾裝彈步槍。
    張雲虎分別試射了 四百米、六百米、八百米、1500米集群射擊,直到打完 10發步槍彈停止。
    張雲虎看著報靶員扛著幾個靶子走過來,他高興的拉著潭叔一起查看射擊精度。
    半自動的四百、六百米都是再精準不過了,八百米稍微偏離了,但不影響,一千五百米是只能上靶。
    全自動是槍槍命中靶心,真是滿意到了極點,張雲虎這個喜歡啊,太喜歡了。
    潭叔也是高興的拍了拍張雲虎的肩膀,笑著開口道︰你小子這下可高興了吧,把你心目中的東西給做出來了。
    我也就納悶了,那小握把的全自動不好嘛,你非要堅持在這個基礎上,研究這款和半自動步槍一個握把的全自動,感情是在這里等著呢。
    這下你小子可滿意了吧,生產線都是調整好現成的,已經批準量產了。
    張雲虎嘿嘿一樂道︰潭叔,仿制的哪有咱們自己研究的好,那小握把真不適合咱們隊伍施展。
    旁邊站著的基地總工何工道︰小老虎這一堅持是堅持對咯,咱們可算是有咱們自己設計制造的第一款槍械了,性能和優點還真不錯,完全不輸于老甦的這把武器。
    張雲虎跟著點點頭,表示同意,這款武器曾經是上一世的痛。這一世被張雲虎堅持著給搞出來了,完全不是粗制濫造,而是精細版本的。
    最後,上級已經批準量產這三款產品,半自動 10 發橋夾裝彈 步槍量產,小握把 30 發全自動裝備一部分,獨立研發 20 發全自動量產。
    配套生產的還有一款仿制甦 rpd 輕機槍,這款輕機槍最遠射程可以達到 2000 米,采用 100 發彈鏈盒供彈。
    其它武器已經開始大規模化量產了,這也是張雲虎提前進行了布局,上級也很重視。
    另外兵工廠基地更是在甦制 82 毫米迫擊炮的基礎上研制出了更優越的 82 毫米迫擊炮,全炮自重 35 公斤,射程 3040 米,這款炮專打敵人的坦克和工事。
    基地從甦方引進的喀秋莎火箭炮的基礎上研究出了上一世的 12 管 107 火箭炮,這款炮可單管拆解發射,也可干電池導電發射,更是可以導線連接點火發射。
    戰士們可以單兵扛著就跑,到了預定目標就可以任意發射,殺傷力驚人,短程可打擊 1.5 公里,遠程發射架可以打擊 8.5 公里。
    張雲虎現在堅持生產的這些武器完全是為了那場立國之戰,生產的都是一些簡單易攜帶的,笨重粗大的重武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雖然殺傷力巨大,但面對十八國聯軍的機械化和敵人的飛機的轟炸,只有這些簡易攜帶方便的武器才是最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兵工廠全力生產,只能保障戰士們單兵作戰能力提高,後續的重型裝備有其他人在負責。
    時間越來越近,張雲虎也是沒有辦法,畢竟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這也是張雲虎能提前布局的幾樣好東西了。
    雖然已經開始搭建工業體系,有甦方的設備,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還得咱們自己來。
    張雲虎向駐守兵工廠的幾位叔叔們提了一些增補的建議後,就已經完全沒了用武之地,這里也不需要他這個外行進行摻合。
    張雲虎出了兵工廠基地後,就去了軍營,去听听張成華的匯報,看看實行山地戰和長途奔襲戰進行的訓練怎麼樣了。
    上級任命的五零式槍族和其它五零式裝備有條不紊的進行大規模生產著,那戰士們就更要時刻準備著了。
    張雲虎在指揮部內听取了張成華的匯報後,發現現在也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這些戰士都是老兵。
    真正需要注意訓練的也就剩下敵人的炮坦協同作戰和敵人的絞殺戰術,這種大量轟炸後勤補給線是防不勝防,那就只能以戰養戰,搶敵人的後勤補給了。
    敵人的地毯式轟炸這個就有的拼了,陣地守衛戰,咱們還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貓耳洞地道作業戰術。
    行軍途中只能躲避,這些聯合鬼子最擅長的是燃燒彈和航空炸彈進行轟擊了,這會造成很大的傷亡。
    張雲虎現在是一邊訓練戰士們的體質訓練,一邊訓練著戰士們的坑道作業訓練,一邊抓緊生產和采購防燙傷藥物。
    來不及生產的防空武器已經進行了大規模采購,這些現在也不是張雲虎能管的到的。
    他現在最想做而一直做的就是堅持訓練戰士們的耐力訓練,五十公斤負重越野訓練。
    這是針對性的訓練,後勤補給線一旦破壞,那就需要戰士們扛著可拆解的武器迅速急行軍,到達戰場對敵人進行打擊。
    這段時間,張雲虎別看有時候就去四合院里,他家老爺子用自家儲存的藥材給戰士們炮制的藥丸子可不少。
    十幾個佷孫和佷媳婦一天天累的連手指有時候都不想動,張雲虎的靈泉水是不要錢的伺候著。
    增強戰士抵抗力的,消炎止血的,跌打損傷的膏藥都不知道制作了多少批次了。
    全四九城能數的著的藥房,張雲虎更是進行了深度合作,這些藥房也不敢進行造次,他們深知張雲虎的厲害。
    而遠在雲南百寶丹更是一批批的往四九城進行運輸,當然,這一切都是經過報備的。
    對于這一切,張雲虎的叔伯們也是大力支持,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張雲虎一天就是個陀螺,不是在這轉悠,就是在這轉悠,他有他轉悠的用處。
    喜歡四合院之我從抗戰開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我從抗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