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鄭城的重建與新政的推行如同兩駕並行的馬車,在血火的余燼上艱難啟動。
各項事務千頭萬緒,幾乎佔據了我所有的時間。
尤其是戰後傷兵的安置和城內防疫,更是重中之重。
雖然設立了臨時的醫署和多個醫療點,
但缺醫少藥、醫術落後、傷口潰爛感染(在這個時代被稱為“瘡毒發作”)導致死亡的比例居高不下,
始終是我心頭的一塊巨石。
我深知,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限制極大,許多在後世看來簡單的感染,在這里就是致命的絕癥。
我零碎的歷史知識和現代觀念能一些方向,比如強調清潔、沸水消毒、隔離病患等,
但具體落實下去,需要大量人手,更需要能理解並執行這些理念、同時又具備本土醫藥知識的人才。
徐庶已經為此焦頭爛額,從俘虜和本地招募了一些略懂草藥的“醫者”,但效果差強人意。
就在這捉襟見肘的當口,一個意想不到的訪客,叩響了太守府的大門。
“主公,”
老吳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在門外響起,
“府外有一年輕女子求見,自稱張春華,說是……有良策可獻,能解我軍傷兵瘡毒之苦。”
“女子?獻醫策?”
我放下手中的簡牘,有些意外。
這個時代,女性拋頭露面已是不易,
敢于主動上門向太守獻策,尤其是涉及軍中醫療這等大事的,更是聞所未聞。
是哪個落魄士族的女子想另闢蹊徑博取前程?還是真有什麼奇人異士隱于民間?
“讓她進來。”
我按捺住心中的疑慮,吩咐道。
無論如何,“唯才是舉”的牌子已經掛出去了,不能因為對方的性別和年輕就拒之門外。
片刻後,一名身著素雅布裙、看上去年紀不過十六七歲的女子被引了進來。
她容貌並非絕色,但眉宇間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沉靜與聰慧,
一雙眼楮尤其明亮有神,毫無怯懦之色,只是在看到我時,微微躬身行禮,動作規矩,不卑不亢。
“民女張春華,參見太守大人。”她的聲音清脆,吐字清晰。
“免禮。”我打量著她,“听聞你有良策,可解軍中醫治難題?”
“不敢稱良策,只是民女近日听聞太守大人仁德,設立醫署救治傷兵百姓,心中感佩。
但也听聞軍中將士常因傷口不潔、瘡毒並發而殞命,
民女不才,家傳略通醫理,平日亦留心觀察總結,斗膽揣摩出一些或許能有所助益的淺見,願獻于大人,
或可稍減將士痛苦,挽救些許性命。”
張春華條理清晰地說道,目光坦誠地迎向我。
“哦?”我來了興趣,“家傳醫理?可否細說?”
我倒要看看,她能說出什麼名堂。
若是些陳詞濫調,或是江湖郎中的夸夸其談,便打發她走。
張春華似乎看出了我的考量,也不慌張,緩緩道
“民女觀察,軍中傷者眾多,常數十人、上百人居于一處,傷口處理多以草藥敷貼為主。
然草木之上,或沾染泥土,或本身帶有穢物,
直接敷于傷口,雖有止血之效,卻也易引邪入體,致使傷口紅腫流膿,進而發熱不退,此即瘡毒之源。
更有甚者,醫者常以同一布巾擦拭多人傷口,一人之毒,便可傳至十人、百人。”
她的話讓我心中微微一震!
這番見解,雖然沒有點明“細菌感染”的本質,但已經非常精準地指出了交叉感染和傷口污染這兩個關鍵問題!
這絕非普通鄉野女子能有的見識,甚至許多所謂的名醫都未必能意識到這一點。
“你的意思是,問題出在‘不潔’?”我追問道,目光變得銳利起來。
“正是!”
張春華肯定地點頭,
“民女以為,處理傷口,首重‘潔淨’二字。
所用布巾、器具,乃至醫者之手,皆應盡可能清潔。
清洗傷口之水,若能煮沸放涼後再用,當能去除水中部分‘毒邪’。
敷藥之前,若能以烈酒或特定藥汁先行擦拭傷口周圍,或可殺滅部分附著之‘穢毒’。
此外,傷重者、瘡口流膿者,應與其他傷者隔開安置,避免‘毒氣’互傳。”
烈酒消毒!沸水消毒!隔離!
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幾分!
她提出的這幾點,幾乎完全契合我基于現代醫學知識想要推行的基本原則!
雖然她用的還是“毒邪”、“穢毒”、“毒氣”這些傳統概念來解釋,
但其方法論的核心,卻與現代無菌操作和隔離防疫的理念不謀而合!
這絕不是什麼家傳秘方能簡單概括的,
這背後必然有著驚人的觀察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敢于挑戰傳統認知的勇氣!
“你這些見解,從何而來?僅僅是家傳?”我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沉聲問道。
張春華微微垂眸,道
“家父亦好醫道,藏書頗豐,民女自幼耳濡目染,喜讀醫書雜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後隨家父行醫鄉里,見多了生老病死,尤其對傷病潰爛、疫病流傳感觸尤深。
總覺得古法雖有可取之處,卻並非萬全。
便常私下揣摩,對比觀察,偶有所得。
听聞太守大人推行新政,不拘一格降人才,民女才敢……”
我明白了。
天賦、家學、實踐觀察、獨立思考,再加上一點敢于突破的勇氣,造就了眼前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子。
“你可識字?”我又問。
“家父教誨,略通文墨。”
“可願入我漢中醫署,將你的這些見解付諸實踐?”
我不再猶豫,直接發出了邀請。
這絕對是上天送來的瑰寶!
有了她,我那些超前的醫療衛生理念,就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本土化“翻譯者”和實踐者!
張春華明亮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即恢復了鎮定,再次躬身
“民女才疏學淺,若能得大人信任,為救治傷兵百姓略盡綿薄之力,自當竭盡所能,萬死不辭!”
“好!”我站起身,走到她面前,
“從今日起,你便是我漢中醫署的女醫官,
暫歸徐庶調遣,負責傷兵營房的潔淨防疫、傷口處理規範的制定與推行!
所需人手、藥材、器具,可列出清單,我讓徐庶全力配合!
我只有一個要求,用你的方法,盡最大可能,降低傷兵的死亡率!”
“春華,定不負太守大人厚望!”
她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是一種終于找到施展抱負舞台的興奮與決心。
我看著她,心中感慨萬千。
慧眼識珠,今日我算是真正體會到了。
有了張春華這塊關鍵的拼圖,我漢中的醫療體系建設,乃至未來的公共衛生防疫,都有了希望的曙光。
而這位聰慧果決、見識不凡的奇女子,
她的人生軌跡,也因為今日的叩門之舉,與我,與這漢中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她望向我的眼神中,除了敬佩和感激,似乎還隱隱帶著一絲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未知領域的好奇。
很好,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未來,我腦中那些更深層次的醫療理念,或許可以通過她,一點點地,變為現實。
哈哈,司馬懿?讓他一邊玩去吧!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