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江州城防初步穩固,各項事務交接也已準備妥當。
我選擇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在城頭之上,尋到了正在與諸葛亮一同巡視防務的劉備。
江風獵獵,吹動著城頭上的“劉”字大旗。
遠處的江面波光粼粼,商船、漁船往來穿梭,一派重歸安寧的景象。
然而,在這表面的平靜之下,涌動的卻是更加深邃的暗流。
“見過玄德公,見過軍師。”
我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姿態恭敬,無可挑剔。
孫尚香一身勁裝,英氣勃勃地跟在我身後半步,同樣依禮節微微頷首,
她清亮的目光中帶著幾分好奇和審視,打量著眼前這兩位名震天下的英雄人物。
有她在場,更能增加我“江東參軍”身份的說服力。
“子明來了,”
劉備臉上帶著他標志性的溫和笑容,顯得十分親切,
“這幾日辛苦你了,江州能如此迅速安定下來,子明與麾下將士功不可沒啊。”
“玄德公謬贊,此乃分內之事,亦是托賴玄德公仁德感召,將士用命。”
我謙遜地回應,目光轉向諸葛亮,這位羽扇綸巾的智者眼神平靜如水,卻仿佛能洞察人心深處。
“子明今日前來,可是有要事相商?”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笑著問道,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種不容忽視的穿透力。
我知道,真正的考驗來了。
我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措辭,臉上露出幾分凝重之色︰
“不瞞玄德公、軍師,昭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告,並……暫時請辭。”
“哦?”
劉備眉毛一挑,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
“子明何出此言?莫非是我等有何招待不周之處?”
“玄德公言重了!”
我連忙擺手,語氣誠懇,
“玄德公待我等恩重如山,禮遇有加,昭感激不盡。
只是……昭身負江東參軍之職,近日接到吳侯密令,以及後方傳來的緊急軍情,不得不暫時離開大軍,北上處理要務。”
我頓了頓,觀察著兩人的反應。
劉備面露關切,而諸葛亮的目光則微微一凝,顯然,他抓住了“北上”這個關鍵信息。
“軍情緊急?”劉備追問道,“可是曹賊又有異動?”
“正是!”
我順勢點頭,語氣加重,
“據江東傳回的情報,以及我部署在襄樊一帶的斥候密報,
曹操雖在赤壁大敗,但其在荊州北部的兵力並未傷筋動骨。
近日,曹仁、徐晃等人似有集結兵力,頻頻在襄樊、南陽一線活動的跡象。
吳侯擔憂曹賊會趁我軍主力西征益州之際,卷土重來,突襲荊南。
故密令于我,務必盡快返回荊州北部前線,巡查邊境,穩定防務,以防不測。”
我將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娓娓道來,將“江東參軍”的職責和“聯盟大義”放在首位。
保護荊州側翼安全,這對于剛剛在荊南立足的劉備集團來說,無疑是頭等大事,他沒有理由反對。
果然,劉備听完,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竟有此事?曹賊果然亡我之心不死!如此說來,荊州防務確實不可不察。
子明身為江東參軍,受命于吳侯,巡查北境,亦是應有之義。”
他看向諸葛亮,尋求意見︰“孔明以為如何?”
諸葛亮的目光在我臉上停留了片刻,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要將我心底的秘密都看穿。
我坦然迎接著他的注視,心中早已將應對之策推演了無數遍。
我知道,他必然會有所懷疑,但我的理由無懈可擊。
“子明將軍所言,確系關乎聯盟安危之大事。”
諸葛亮緩緩開口,聲音依舊平靜,
“只是,我軍西征方略已定,子明將軍麾下兵精糧足,此時離去,于我軍攻取梓潼,略有影響。”
他話鋒一轉,看似在惋惜,實則是在試探我離開的真實意圖和決心。
我立刻接口道︰
“軍師所慮極是。昭亦深感遺憾。
然荊州乃我孫劉聯盟根本所在,若有閃失,則西征大業亦成空中樓閣。
兩相權衡,孰輕孰重,昭不敢不察。
且玄德公帳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區區梓潼,定能手到擒來。
昭只盼能早日穩定北境局勢,再回軍中,為玄德公效力。”
我的語氣誠懇,姿態放得很低,既強調了荊州防務的重要性,又恭維了劉備集團的實力,
讓他們難以再以“需要兵力”為由強留。
諸葛亮羽扇輕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權衡利弊。
他知道,以“江東參軍”和“吳侯密令”為由,
加上合情合理的“防備曹操”的戰略考量,他確實找不到強行阻止我的理由。
尤其是我之前協助攻取永安、智取江州,功勞卓著,
此時若強行挽留,反而顯得氣量狹小,甚至可能引起孫權方面的不快。
“既然如此,”諸葛亮終于開口,語氣中听不出太多情緒,
“子明將軍以大局為重,亮亦無話可說。只是,荊北路途遙遠,山川險阻,將軍此行,務必多加小心。”
“多謝軍師掛懷。”
我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但臉上並未顯露分毫,依舊保持著恭謹,
“昭定當謹慎行事。”
“子明啊,”
劉備嘆了口氣,上前一步,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此去路途艱險,定要保重身體。
荊州之事,便拜托你了。
待你穩定北境,務必早日歸來,我們還等著與你共取西川,匡扶漢室呢!”
“玄德公厚愛,昭銘感五內,定不負所托!”
我再次躬身行禮,心中卻暗道︰
玄德公,恐怕我們要走的路,並不相同了。
匡扶漢室或許是共同的目標,但如何匡扶,由誰來主導,卻大有文章。
完成了最關鍵的“請辭”環節,接下來,便是送出那份精心準備的“臨別贈言”了。
我從袖中取出一份帛書,雙手遞上︰
“玄德公,軍師,此乃昭近日整理的一些關于益州內部的情報,或許對大軍西征有所助益。
包括部分險要關隘的布防圖經過玄鏡台‘修飾’,隱去了幾條關鍵小路)、
一些地方豪強的態度著重強調了那些親劉璋或立場搖擺的,淡化了可能被我們拉攏的),
以及……關于成都內部的一些傳聞真假摻半,旨在加深劉備對劉璋內部矛盾的印象)。
雖未必完全準確,但希望能為大軍提供些許參考。”
這份“禮物”是我和徐庶、貂蟬精心準備的。
既要顯得有價值,以示我的誠意和對西征的“關心”;
又要巧妙地隱藏關鍵信息,甚至進行一定的誤導,確保劉備主力被吸引在主戰場,無暇顧及我們北上的真實動向。
劉備接過帛書,臉上露出感激之色︰“子明有心了!這份禮物,真是雪中送炭啊!”
諸葛亮也投來目光,仔細看了看帛書的封皮,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他接過帛書,展開粗略掃了幾眼,然後緩緩卷起,對我微笑道︰
“子明將軍的情報,向來精準。此番贈禮,亮代主公謝過了。”
他的笑容依舊溫和,但我能感覺到,那笑容背後隱藏的審視和疑慮並未完全消散。
他或許猜到了這份情報未必完全真實,但他同樣沒有證據。
而且,只要大部分信息有用,他也不會拒絕這份“好意”。
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經達到。
“既如此,昭便不多打擾玄德公與軍師商議軍務了。”
我再次行禮,
“待交接完防務,昭即刻啟程北上。”
“好,子明一路順風!”劉備揮手道別。
“子明將軍,保重。”諸葛亮微微頷首,目光深邃。
我帶著孫尚香,轉身離開城頭。
身後,劉備和諸葛亮的目光仿佛一直跟隨著我們,特別是諸葛亮那洞悉一切般的眼神,讓我背心微微有些發涼。
但我並未回頭。
腳步堅定,一步步走下城牆。
陽光灑在身上,帶來一絲暖意,卻驅不散心中的那份冷靜和決絕。
臨別贈言,暗藏玄機。
這最後一步棋,已經落下。
接下來,便是真正的——潛龍出淵,暗度陳倉!
北上,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