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江東聯姻的風波,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的漣漪逐漸擴散,
卻又被一層無形的壓力抑制著,沒有立刻爆發出來。
玄鏡台傳來的情報越來越密集,拼湊出的畫面也愈發清晰︰
孫權意志堅決,視此聯姻為穩定大局、平衡各方的重要手段;
而孫尚香則寸步不讓,據說在其居所內已摔碎了不少心愛之物,甚至放言“寧死不嫁”。
吳國太雖心疼女兒,但在家國大義和長子威嚴面前,似乎也難以力挽狂瀾。
整個江東上層,都籠罩在一種微妙而緊張的氛圍中。
就在這僵持不下、暗流洶涌的時刻,我意料之中的“客人”
——來自魯肅的密信,終于通過我們之間那條隱秘而可靠的渠道,送抵了我在公安的駐地。
送信之人並非尋常驛卒,而是玄鏡台安插在魯肅身邊、以幕僚身份作掩護的一位核心成員。
他深夜前來,行色匆匆,確認四周安全後,才從貼身衣物中取出一只用蠟封得嚴嚴實實的細小竹管。
“主公,子敬先生魯肅的字)親筆,囑咐務必親手交于主公,閱後即焚。”
我接過竹管,入手微沉。
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退下。徐庶一直在我身邊,待那人消失在夜色中,他才低聲道︰
“看來,子敬先生那邊,也快撐不住了。”
我捏碎蠟封,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絹帛。
借著燈火展開,魯肅那溫和卻略帶急促的筆跡映入眼簾。
信寫得很隱晦,卻又將該傳遞的信息點滴不漏。
他先是痛陳周瑜新喪,江東柱石傾頹,孫劉聯盟乃抗曹之根本,斷不可動搖。
接著,筆鋒一轉,提及吳侯欲以“宗室之親”鞏固盟約,本是美意,
無奈“小妹尚香,性烈如火,恐非良配”,更兼其本人“心意堅決,幾至傷身”,
令吳侯與國太“憂心忡忡,左右為難”。
魯肅在信中並未直接請求我做什麼,
只是反復強調聯盟之重要,又隱晦地訴說了當前的困境,
字里行間充滿了焦慮與無奈。
他特別提到,我身為“江東參軍”,又曾于危難中“援手尚香郡主”,
或許對郡主的性情有更深的了解,不知對此“兩難之局”,可有“高見”?
這哪里是尋求高見,分明是在向我這個理論上的“自己人”、實際上的“局外人”,發出了近乎求助的信號。
我將密信遞給徐庶。
他仔細看過一遍,眉頭微蹙︰
“子敬先生果然是忠厚長者,一心只為大局。
只是,他恐怕也沒想到,這困局的鑰匙,或許正握在主公手中。”
“他想讓我出面,勸說劉備,或者……勸說尚香?”
我放下絹帛,走到窗邊,望著沉沉的夜色。
公安城已經陷入寂靜,唯有遠處的江水,在月光下泛著粼粼波光。
“兩者皆有可能,”
徐庶分析道,
“勸說劉備,是希望劉備能主動放棄或提出替代方案,給孫權一個台階下。
勸說尚香郡主,則是希望主公能利用昔日恩情,化解她的執念。
無論哪種,子敬先生恐怕都想不到主公的真實意圖。”
“他想不到,才好。”
我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元直,替我擬一封回信。”
“主公請示下。”
“措辭務必懇切,但要點到為止。”
我沉吟著,組織著語言,
“首先,要對子敬先生的憂慮深表同感,強調孫劉聯盟確實是抗曹大業的基石,
我陸昭身為江東參軍,對此責無旁貸,必將盡力維護。”
這是場面話,也是必須有的政治表態。
“其次,對于聯姻之事,要表示理解吳侯的苦心,但也需指出,‘強扭之瓜不甜’。
尚香郡主性情剛烈,世人皆知。
若非兩情相悅,強行撮合,恐怕非但不能鞏固盟約,反而可能埋下隱患,于聯盟、于兩家,皆非幸事。”
這里,我要微妙地將孫尚香的“不願”上升到影響聯盟穩定的高度,給魯肅提供一個可以向上匯報的理由。
“再次,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我加重了語氣,“要隱晦地提及,我雖身在荊南,
但也听聞尚香郡主聰慧果決,有丈夫氣概,非尋常閨閣女子。
或許……她心中自有丘壑,所思所想,未必拘泥于兒女情長?
與其強迫,不如……順勢而為?
或許,有兩全之策,既能全郡主之心意,又能為聯盟大局貢獻更獨特的力量?”
徐庶眼中精光一閃︰
“主公是想暗示……尚香郡主另有價值,不必局限于聯姻?”
“正是。”
我點頭道,
“我要讓魯肅,乃至孫權,開始思考另一種可能性。
孫尚香除了作為聯姻工具,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服務于聯盟?
比如……發揮她的武勇和影響力?”
我沒有點破讓她跟隨我這條路,但這個暗示已經足夠。
“最後,”
我補充道,
“要表明我的身份限制。
‘身在荊南,食劉皇叔俸祿名義上),且為江東參軍,實不敢妄議吳侯家事。’
只能從旁提供一些‘淺見’,供子敬先生參考。
若先生覺得可行,或可代為轉圜一二。
若有需要我陸昭在職責範圍內‘協助’之處,定當效勞。”
這既是撇清關系,也是留有余地。
徐庶撫掌贊道︰
“主公此計甚妙!
既表達了對聯盟的忠誠,又點出了聯姻的弊端,
更微妙地暗示了尚香郡主另有價值,為後續我方介入留下了空間,還保護了自身立場。
子敬先生看到此信,定會如獲至寶,至少……
能為尚香郡主爭取一些時間,也讓我們有更多操作的余地。”
“嗯,”我應道,“就按這個意思寫。文字要斟酌,既要情真意切,又要滴水不漏。”
徐庶領命,走到案前,取過筆墨,開始仔細草擬回信。
我看著他專注的背影,心中暗忖︰
魯肅這步棋,看似是被動求助,實則也是在“暗通款曲”。
他未必完全信任我,但他需要一個破局的可能。
而我,則需要利用這個機會,將這潭水攪得更渾一些,然後……從中取利。
孫尚香,孫仲謀,魯子敬……
每個人都在這個局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或主動,或被動。
而我陸昭,則要以參軍的身份為掩護,悄然撥動那最關鍵的幾根絲線。
回信很快擬好,我仔細看過,確認無誤後,用火漆封好,交給等待在外的玄鏡台成員。
“用最快、最穩妥的方式,送回子敬先生手中。”
“喏!”
看著那身影再次消失在夜色中,
我知道,我已經在這盤名為“美人連環”的棋局中,落下了一枚看似不起眼、卻可能改變全局走向的——閑子。
接下來,就看魯肅如何理解這封信,又如何在孫權面前轉圜了。
而我,則需要開始認真思考,那個所謂的“兩全之策”,具體該如何呈現了。
它必須足夠誘人,讓孫權動心;
足夠安全,讓孫尚香接受;
最重要的是,足夠有利于我陸昭,為即將到來的漢中之行,增添一位意想不到的強大助力。
夜色,更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