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點承載著重大使命的絹帛灰燼在銅盆中徹底熄滅,書房內陷入了更為深沉的寂靜。
方才解讀密信時那份抑制不住的激動與欣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蕩起的漣漪漸漸平復,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更加沉重、也更加迫切的緊張感。
“雷霆”已發,“錦帆”啟航。
這固然是計劃成功的關鍵一步,但這也意味著,風險最高的環節
——接收與儲存,即將到來。
這批“特殊軍資”絕不能有任何閃失,更不能暴露在江東,尤其是周瑜那敏銳如鷹隼般的目光之下。
一塊石頭落了地,但另一塊更大的石頭,卻懸在了我的心頭。
我必須立刻著手安排接收事宜。
地點,必須絕對安全、隱蔽,並且要考慮到未來取用的便捷性。
這不同于在夏口我們自己的地盤,這里是江東,是柴桑,不久之後,主戰場更會移至赤壁一帶。
我這個新晉的“江東參軍”,雖然有了名義上的身份,可以參與軍務,
但根基尚淺,一舉一動都在無數雙眼楮的注視之下。
直接動用玄鏡台在江東潛伏的力量,尋找或建立一個秘密據點來儲存?
這是最保險的選擇,但未必是最優解。
秘密據點往往為了隱蔽,會設在遠離軍事要沖的地方,
戰時取用會非常不便,且難以解釋大規模物資的突然出現。
況且,這批“雷霆”數量雖少,但分量不輕,目標也相對明顯,單純依靠秘密渠道轉運,風險極大。
那麼,利用我“江東參軍”的身份呢?
孫權任命我,雖有試探、利用之意,但也確實賦予了我一定的參議軍務、協理後勤的權限。
這或許可以成為我的保護色。
我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滑動,腦海中快速勾勒著江東水軍的布防圖和後勤體系。
周瑜治軍嚴謹,水寨、船塢、糧秣庫、軍械庫,各項管理都頗有章法。
想要在他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開闢一個“私人倉庫”,無異于虎口拔牙。
但並非全無機會。
大戰在即,後勤壓力驟增,各項物資調撥頻繁,管理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可以利用的“灰色地帶”。
尤其是前線的臨時囤積點,
為了保障大軍作戰,往往會臨時征用一些民用倉庫或者修築簡易的囤積設施,管理上相對不如核心軍庫那麼嚴密。
一個計劃的雛形,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我可以借著“參軍”的職責,主動請纓,前往未來的主戰場
——赤壁附近區域,巡查前線後勤準備情況。
這既符合我的身份,也能名正言順地接近目標區域。
在此過程中,我可以“發現”一些管理上的疏漏,或者提出一些“優化建議”,
比如建議征用某個位置偏僻、看似不起眼的廢棄河灣或者臨江的舊倉庫,
用以“囤積部分不常用的備用物資”或“臨時堆放回收的戰損器械”,以減輕主要倉庫的壓力。
只要理由充分,程序合規,周瑜或許不會太過在意這種“細枝末節”。
一旦這個地點被“合法”地納入後勤體系,哪怕只是名義上歸我協調管理,
我便可以安排玄鏡台的人手,以“民夫”或“輔兵”的身份滲透進去,暗中加固、改造,
將其變成一個絕密的保險庫。
等到“順風”號抵達預定水域,再通過糜氏商路和玄鏡台早已布下的水上接應網絡,
將那批“雷霆”神不知鬼不覺地轉運上岸,送入這個偽裝好的據點。
整個計劃環環相扣,每一步都需要精準的計算和完美的執行。
選擇地點要巧妙,理由要無懈可擊,人員滲透要隱秘,轉運過程要萬無一失。
這其中的難度,絲毫不亞于研發“雷霆”本身。
我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計劃再次推演了幾遍,盡量找出可能的疏漏。
看來,過幾日,我便要向周瑜或者孫權,主動提出“視察前線”的請求了。
解決了儲存的問題,下一個關鍵,便是如何使用。
這批“九陽引火膏”和“霹靂子”,是我為赤壁之戰準備的撒手 ,是常規火攻手段的威力加強版。
它們必須用在最關鍵的時刻,最關鍵的目標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一舉奠定勝局,
甚至,改變這場戰爭的某些走向。
何時?毫無疑問,必須是“東風”起時。
無論是歷史上的東南風,還是我需要創造的其他有利條件,
只有風助火勢,才能將“雷霆”的威力發揮到極致,讓烈焰吞噬曹軍連環鎖船的龐大艦隊。
如何用?
“九陽引火膏”自然是配合火船使用,涂抹在船頭或易燃物上,
一旦點燃,便能產生難以撲滅的、附著性極強的烈焰,其效果遠非普通火油可比。
“霹靂子”則更為靈活,既可以由敢死隊在接舷戰時投擲,用于清除甲板、破壞敵軍指揮,
也可以集中投射到敵軍指揮艦或者糧草船等高價值目標上,制造混亂和恐慌。
甚至,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們或許還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需要一支絕對可靠、悍不畏死、並且懂得如何正確使用這些新式武器的隊伍來執行這個任務。
江東的軍隊固然精銳,但驟然接觸這種超越時代的武器,難免會有隔閡和風險。
或許,我需要從玄鏡台的死士,或者從劉備軍那邊抽調過來的、經過特殊訓練的核心部曲中,
挑選合適的人選,秘密編組一支“雷霆特攻隊”?
這又是一個需要周密計劃和協調的難題。
思緒紛繁,如同一張正在編織的巨網,連接著夏口、柴桑、赤壁,
牽動著玄鏡台、格物工坊、糜氏商路,以及江東和劉備集團的無數條線。
而我,就坐在這張網的中央,感受著每一根絲線的顫動。
窗外的夜色,似乎更深了。
江面上,想必那艘“順風”號正在艱難地逆水而上,每前進一里,都離目標更近一步,也離危險更近一步。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我的劇本進行,萬事俱備。
然而,這天下大勢,如同這浩瀚長江,充滿了太多的變數。
我能做的,只是盡我所能,布好我的局,埋下我的子。
然後,靜靜地等待。
等待那決定命運的——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