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水軍訓練有素,行動迅捷。
隨著他一聲令下,各船的士卒們立刻行動起來,放下更多的跳板,一部分人持戈肅立,在渡口周圍建立起警戒線,警惕著對岸可能出現的曹軍追兵;
另一部分人則迅速而有序地開始接應岸上的殘兵敗將。
場面雖然因人數眾多而顯得有些擁擠,卻絲毫不見慌亂。
傷勢較重的士兵被優先用簡易的擔架抬上船,隨軍的醫官們早已在甲板上準備好了藥物和繃帶,立刻開始進行緊急救治。
那些尚能行走的士兵,則在水軍士卒的攙扶和引導下,踉蹌著踏上跳板,登上甲板。
他們的臉上大多帶著劫後余生的恍惚和麻木,許多人一踏上堅實的甲板,緊繃的神經驟然松弛,便再也支撐不住,癱倒在地,沉沉睡去,鼾聲很快此起彼伏。
我站在旗艦的船舷邊,看著這幅景象,心中五味雜陳。
關羽帶來的不僅僅是船只和兵力,更是一種秩序和安全感。
對比之前在長阪坡那地獄般的混亂和絕望,此刻雖然依舊狼狽,但至少,暫時脫離了虎口。
主公在關羽和張飛的攙扶下,也登上了旗艦。他的臉色依舊蒼白,但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一絲光彩。
他看著那些癱倒在甲板上熟睡的士兵,看著那些正在被救治的傷員,嘴唇嚅動了幾下,最終只是重重地嘆了口氣,對關羽道︰
“雲長,辛苦你了。若非你及時趕到,我等……只怕……”
“大哥不必多言!”關羽扶著劉備坐下,沉聲道,
“保護兄長和將士們,是雲長的職責!如今曹賊勢大,此地不可久留。待將士們都上船後,我們立刻起航,前往夏口。”
孔明、元直、子龍也相繼登船。孔明依舊輕搖羽扇,但眉宇間的憂色並未完全散去。
元直則顯得沉默了許多,目光不時掃過江面和遠方的岸線,顯然也在評估著當前的局勢和潛在的風險。
子龍則第一時間檢查了船上的防御部署,安排了部分還能戰斗的士兵協助關羽的水軍進行警戒。
我走到元直身邊,低聲問道︰“‘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元直不易察覺地點了點頭,同樣低聲道︰“一切順利,已按計劃轉向預定水路,比我們這邊,要安穩得多。”
我心中稍定。
只要“暗線”無礙,那我們這“明線”承受再大的風險,也算值得。
至少,核心的人才、技術骨干和未來的希望,都得以保全。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天色已經完全黑透,江面上只剩下星光和船上搖曳的燈火。
岸上最後一批還能行動的士兵也終于登上了船只。
負責斷後的水軍士兵迅速撤回,收起跳板。
“起錨!開船!”
隨著關羽一聲令下,巨大的鐵錨被緩緩絞起,發出沉重的“嘎吱”聲。
水手們熟練地操縱著帆索,調整著船帆的角度。
一艘艘戰船如同甦醒的巨獸,緩緩調轉船頭,脫離了漢津渡口,順著滔滔漢水,朝著下游駛去。
我站在船頭,任憑帶著水汽的夜風吹拂著我的衣袍和發絲。
身後,是暫時獲得安寧的殘兵敗將,他們蜷縮在甲板的各個角落,沉浸在疲憊帶來的短暫休憩之中。
船艙里,不時傳來傷員壓抑的呻吟和醫官低聲的吩咐。
回望身後,漢津渡口那微弱的燈火越來越遠,最終消失在濃稠的夜色里。
當陽、長阪坡的方向,更是早已被無邊的黑暗吞噬。
那里,留下了太多的鮮血、尸骨和破碎的家庭。
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此刻,我們連“功成”都談不上,僅僅是為了求得一線生機,便已付出了如此慘痛的代價。
船隊在夜色中靜默地航行。
江水拍打著船舷,發出單調而持續的聲響,仿佛一曲無言的挽歌。
月亮不知何時悄悄爬上了中天,清冷的月光灑在江面上,鋪就一條破碎的銀色綢帶。
兩岸的景物在月光下呈現出模糊而朦朧的剪影,飛速地向後退去。
此刻的我們,就像是漂浮在這茫茫江水上的浮萍,暫時擺脫了岸上猛虎的追捕,卻不知這江水會將我們帶向何方。
前方等待我們的是什麼?是劉琦公子真誠的接納,還是又一個新的困局?
江東的孫權,又是否會願意伸出援手,共同對抗強大的曹操?
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旗艦的船艙內,燈火通明。主公、關羽、張飛、孔明、元直,以及幾位僥幸生還的將領,正在商議著後續的對策。我沒有立刻進去,而是選擇獨自在船頭多站一會兒。
夜風帶來江水的腥氣,也帶來了些許寒意,讓我在經歷了白日緊張的算計和調度後,頭腦稍稍清醒了一些。
長阪坡之戰,雖然依靠“雙軌計劃”保全了核心力量,但“明線”的損失依舊慘重,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數千士兵戰死沙場。這個代價,不可謂不沉重。
主公的“仁義”之舉,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拖慢了我們的行軍速度,但也確實讓他收獲了部分民心,至少在道義上,我們依舊佔據著制高點。
這或許在未來的爭霸中,會成為一種無形的資本。
但此刻,這種“仁義”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險些全軍覆沒。
我在心中默默復盤著整個撤退和長阪坡的應對過程。
玄鏡台的情報傳遞基本到位,趙雲、張飛的勇武也超乎想象,關羽的水軍更是成為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但這一切,都帶著太多的僥幸和驚險。面對曹操那樣的對手,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萬劫不復。
“子明,夜深了,江上風大,還是進艙吧。”
孔明不知何時來到了我的身後,輕聲道。
他的臉上也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依舊清亮。
我轉過身,對他點了點頭︰“孔明先生,你也辛苦了。”
“份內之事罷了。”
孔明微微一笑,目光投向遠方幽暗的江面,“只是不知,這江水滔滔,最終能載我們去往何處。”
“去往一個可以讓我們重新站穩腳跟的地方。”
我平靜地回答,“夏口,只是第一步。能否說服劉琦公子真心接納,並進一步聯合江東,才是關鍵。”
“子明所言極是。”
孔明頷首道,
“主公雖暫時脫險,但荊襄大部已失,僅憑我們這點殘兵敗將和江夏一隅之地,斷然無法抵擋曹操的雷霆之勢。聯孫抗曹,勢在必行。”
“只是,”我頓了頓,看著他,“孫權乃一代梟雄,江東內部亦非鐵板一塊。此去,怕是不會一帆風順。”
“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我等�齮h 模 餐即蠹啤! br />
孔明的眼中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舌戰群儒,說服孫權,亮,願往。”
我心中了然,看來孔明已經做好了出使江東的準備。
這與我的計劃不謀而合。
“此事重大,還需從長計議。”
我沒有立刻表態,而是說道,“先進艙吧,主公他們還在等著。”
我和孔明並肩走進船艙。
艙內的氣氛有些沉悶,顯然大家都在為眼下的困境和渺茫的前景而憂慮。
看著眼前這些跟隨主公顛沛流離多年的文臣武將,看著他們臉上交織的疲憊、悲傷和一絲不屈的堅韌,我心中再次 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無論前路多麼艱難,無論未來多麼渺茫,我都必須運用我所有的智慧和力量,為這支隊伍,也為我自己,在這亂世之中,搏出一個未來。
船隊,繼續在茫茫夜色中航行,如同無根的浮萍,飄向那未知的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