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

第485章 暗流交織,各方之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貓啃月亮 本章︰第485章 暗流交織,各方之態

    新野城外,厲兵秣馬,喊殺震天;城內,婦孺勞作,趕制軍需。

    表面上看,整個新野都擰成了一股繩,在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面前,爆發出驚人的求生意志和凝聚力。

    然而,在這喧囂的備戰聲浪之下,更深層次的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織、涌動,牽動著各方勢力的神經,也左右著我們最終的命運。

    我的案頭,除了每日匯總的軍務簡報和城防進度,還有一份份來自玄鏡台的、用特殊密語寫成的絕密情報。

    它們如同黑暗中的眼楮,讓我得以在維持新野這艘破船表面平衡的同時,窺見更遠處那驚濤駭浪的真實面貌。

    襄陽,這座荊州的心髒,此刻正被一種詭異的平靜和更加濃重的陰霾所籠罩。

    錦瑟傳來的最新密報顯示,劉景升劉表)的病情已經急轉直下,恐怕時日無多。

    趁此機會,蔡瑁、張允一黨幾乎完全掌控了襄陽的局面。

    他們以“護衛州牧、穩定局勢”為名,層層加固了州牧府和襄陽城的防衛,名為保護,實為軟禁。

    劉琮公子雖然被推到了前台,頻頻露面安撫人心,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不過是蔡氏手中的提線木偶,一言一行皆受掣肘。

    更讓我心驚的是,玄鏡台在襄陽的暗樁冒著極大風險探听到,近期蔡府與許都方面的信使往來異常頻繁,雖然傳遞的具體內容難以截獲,但結合曹操大軍壓境的背景,其意圖已昭然若揭

    ——蔡瑁,這位荊州水師都督、劉表的小舅子,恐怕早已下定決心,要將整個荊州,作為獻給曹操的投名狀!

    城中並非沒有反對的聲音。

    一些忠于劉琦或對蔡氏擅權不滿的官員,仍在暗中奔走聯絡,試圖尋找機會扭轉局面。

    然而,他們的力量太過分散,且在蔡瑁集團嚴密的監控和高壓態勢下,如同暗夜里的螢火,微弱而無力,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反抗。

    襄陽城,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密不透風的囚籠,只等著主人咽下最後一口氣,便要徹底改換門庭。

    這情報,如同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我的心頭。

    它意味著,我們寄希望于荊州內部力量牽制曹操的想法,已經徹底破滅。

    一旦劉表離世,襄陽很可能兵不血刃地落入曹操之手,屆時,我們這支駐扎在新野的孤軍,將徹底失去後援,腹背受敵!

    與此同時,來自江夏的情報,則充滿了另一種絕望與焦灼。

    玄鏡台在江夏的分部傳回消息,劉琦公子在得知父親病危和曹操大軍南下的雙重噩耗後,心急如焚,寢食難安。

    他數次想要帶兵返回襄陽探望父親,並試圖阻止蔡瑁的陰謀,但都因兵力懸殊、路途遙遠以及蔡氏黨羽的阻撓而未能成行。

    江夏雖是軍事重鎮,但劉琦初來乍到,根基未穩,手中能調動的兵力有限,且大多需要用于防備江東方向的潛在威脅。

    他就像一只被困在孤島上的鳥,眼睜睜看著遠方的巢穴即將傾覆,卻無力飛渡。

    近幾日,劉琦甚至通過我們預先建立的極其隱秘的渠道,連續送來了兩封密信。

    信中言辭懇切,充滿了對父親病情的擔憂、對蔡氏篡權的憤慨,以及對自身處境的無助。

    他幾乎是在哀求,詢問我們他可能以為主要是問計于孔明,但我知道,信最終會落到我手里)是否有良策助他脫困,或至少能保全性命。

    讀著劉琦那充滿惶恐與哀求的字句,我心中雖有波瀾,卻也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

    眼下的新野自身難保,如同狂風巨浪中的一葉扁舟,哪里還有余力去拯救遠在江夏的他?

    我只能指示玄鏡台江夏分部,密切關注劉琦動向,盡可能為他提供一些預警信息,並在“力所能及且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給予有限的物資或情報支持。至于更進一步的行動,只能暫時擱置。

    他這顆我們當初費心布下的棋子,現在看來,其自身的命運已經變得岌岌可危,能否在即將到來的風暴中存活下來,更多地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外部暗流洶涌,新野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各種情緒和心思同樣在交織踫撞。

    主公劉備這幾日明顯憂心忡忡,鬢角的白發似乎又增添了不少。

    他幾乎每天都要召集我和元直、孔明議事,反復推敲守城策略,詢問糧草、兵械的儲備情況。

    言談之間,他既有對曹操大軍壓境的深深焦慮,也有對荊州基業可能淪喪的惋惜,更反復強調,縱然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能行傷天害理、禍害百姓之事。

    這種近乎迂腐的“仁德”底線,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頭,有時讓我感到無奈,卻也隱隱有些敬佩。

    這或許正是他能屢敗屢起,聚攏人心的根本原因吧。

    雲長和翼德則簡單直接得多。

    他們早已摩拳擦掌,每日除了加緊練兵,便是向主公請戰,恨不得立刻出城與曹軍決一死戰,重演當年斬顏良、誅文丑,或據水斷橋喝退曹軍的“輝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的勇武和斗志無疑是鼓舞士氣的利器,但也需要我和孔明、元直在一旁不斷地勸說、安撫,約束他們的沖動,以免打亂整體的防御部署。

    孔明依舊是那副羽扇綸巾、從容不迫的模樣。在公開的軍事會議上,他條理清晰地分析敵我態勢,制定了詳盡的城防計劃,甚至還準備了數套在極端情況下組織軍民安全撤退的預案當然,這些預案的可行性,在我看來並不高)。

    他的冷靜和智慧,無疑是此刻新野城中最大的穩定劑,讓惶恐不安的軍民看到了一絲希望。

    而我,陸昭,則游走于這公開與隱秘之間。

    在府衙的議事廳里,我積極參與討論,提出建議,配合孔明完善各項防御措施,努力扮演好一個忠誠可靠的同僚和臂助的角色。

    我會適時地將玄鏡台獲得的部分“無害”情報例如曹軍的大致行軍路線、先鋒部隊的構成等),以“斥候探得”或“特殊渠道獲悉”的名義分享出來,既能提升我在團隊中的價值,又能微妙地引導大家的判斷,使其更接近我所預期的方向。

    但在密室之中,在只有我自己、元直,以及少數絕對核心成員如石秀、負責工坊的親信)參與的秘密會議里,我則在不斷完善著那套更加冷酷、更加現實的“極限生存計劃”。

    物資的隱藏、精銳私軍的突圍路線、與糜氏商隊撤離通道的對接、甚至在最壞情況下如何舍棄“包袱”,保存核心力量……這些,都與孔明那套看似周全、實則過于理想化的公開方案,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清楚地知道,信息的不對稱,是我最大的優勢。

    我掌握著來自玄鏡台的全方位情報,了解襄陽的虛實、江夏的困境、曹軍的動向,甚至對江東可能的反應也有著更深的判斷。

    這些信息,讓我能夠比劉備、甚至比孔明,更早、更準確地預見到即將發生的劇變,並提前做出應對。

    暗流,在無聲地交織。

    襄陽的權力更迭、江夏的孤立無援、新野的奮力掙扎,以及那來自北方、即將吞噬一切的黑色洪流……所有的線索,都在指向一個即將到來的、無比慘烈的結局。

    暴風雨前的最後時刻,往往是最令人窒息的。

    我站在窗前,望著城中星星點點的燈火,感受著空氣中那股山雨欲來的沉重氣息。

    各方勢力都在這最後的時刻,做著各自的抉擇,或掙扎,或沉淪,或蓄勢待發。

    而我,必須保持絕對的冷靜,利用我所掌握的一切信息和資源,在這盤生死棋局中,為自己,也為那些真正追隨我的人,找到那唯一的、通往生路的縫隙。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方便以後閱讀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485章 暗流交織,各方之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485章 暗流交織,各方之態並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