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

第461章 孤立無援,長子危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貓啃月亮 本章︰第461章 孤立無援,長子危局

    距離收到錦瑟貂蟬)那份最高等級密報已經過去了三日。這三天里,新野的天空似乎也感受到了襄陽城內那壓抑的氣氛,連日陰沉,鉛灰色的雲層低低地壓著,仿佛隨時會降下冰冷的雨雪。

    我的府邸,那間平日里除了我、元直、孔明以及絕對核心的寥寥數人外無人能靠近的密室,再次成為了我們三人踫頭的場所。

    與上次收到密報時的獨自凝重不同,這一次,元直和孔明都坐在我的對面,神色間帶著與這天氣相似的凝重。

    燭火在略顯昏暗的室內跳躍,映照著我們三人的臉龐。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聲的緊張感。

    前幾日,我已經將襄陽傳來的初步消息自然是經過處理和包裝的版本)與他們二人做了通報,指出劉表病危、蔡氏蠢蠢欲動的嚴峻形勢。

    今日召集他們前來,是因為後續的情報,如同不斷滾落的山石,正將那位大公子劉琦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二位,”我率先打破沉默,聲音低沉而清晰,“這幾日,我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又陸續得到了一些關于襄陽內情的消息,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糟糕。”

    我從袖中取出一份看似尋常的絹帛,上面是我親手謄抄並“轉譯”過的情報摘要,隱去了所有可能暴露玄鏡台存在的痕跡。

    “根據最新的消息,”我將絹帛推向桌案中央,“大公子劉琦的處境,已經到了千鈞一發的地步。”

    徐庶拿起絹帛,目光迅速掃過,眉頭越皺越緊。諸葛亮則微微傾身,羽扇輕搖的動作也停了下來,眼神專注地看著絹帛上的文字。

    我繼續解說道︰“據傳,劉琦並非沒有嘗試過自救。他曾秘密派人聯絡過幾位過去關系尚可、或是立場相對中立的官員,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哪怕只是聲援。但結果……”

    我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嘆息,“多數人懾于蔡瑁的權勢和手段,選擇了明哲保身,或稱病不出,或言辭閃爍,更有甚者,直接閉門謝客。據說,其中還有人反手就將劉琦派去的人給出賣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徐庶放下絹帛,沉聲道,

    “大公子手無實權,又無心腹臂助,卻佔著長子名分這塊‘璧’,在蔡氏眼中,自然是如鯁在喉,必欲除之而後快。

    那些所謂的舊部故交,平日里錦上添花者眾,到了這生死關頭,又有幾人敢雪中送炭?”他的話語中,帶著對世態炎涼的洞悉,或許也摻雜著對他自身早年經歷的一絲感慨。

    “元直所言極是。”諸葛亮接過話頭,目光深邃,“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蔡氏勢大,景升公又病入膏肓,荊州大局已定,此刻選擇站在大公子一邊,無異于螳臂當車,自尋死路。趨利避害,本是人之常情。”

    他的分析冷靜而客觀,直指人心。

    我點了點頭,繼續補充道︰“更 危險的是,有風聲傳出……蔡瑁似乎已經失去了耐心,不願再等下去。有跡象表明,他可能正在暗中布置,打算制造一場‘意外’,徹底解決掉大公子這個心腹大患。

    ……總之,手段不會光明正大,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劉琦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我刻意加重了語氣,觀察著兩人的反應。

    徐庶的眼中閃過一絲怒意和不忍,而諸葛亮則微微眯起了眼楮,似乎在快速評估這個信息的真實性以及蔡瑁可能采取的具體手段。

    “如今的劉琦,據說已經形同驚弓之鳥,終日待在府邸深處,連飲食都小心翼翼,生怕被人下毒。身邊伺候的人,幾乎都是蔡氏安插的眼線。

    他就像被困在蛛網中央的飛蛾,只能眼睜睜看著死亡的陰影一步步逼近,卻無力掙脫。”

    我描繪著劉琦那孤立無援、惶恐不安的慘狀,這並非虛構,而是錦瑟密報中重點提及的內容。玄鏡台的暗樁甚至觀察到劉琦夜不能寐、精神萎靡的狀態。

    密室內的氣氛更加壓抑了。我們三人都清楚,如果情報屬實,那麼留給劉琦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那麼,”我將話題引向關鍵,“以二位之見,這位大公子,會坐以待斃嗎?他的性情如何?尚有可為之處嗎?”

    這是核心問題。評估劉琦這個人,是制定後續策略的基礎。

    徐庶沉吟片刻,說道︰“我與大公子有過數面之緣,雖無深交,但略知其人。他秉性不算暴戾,頗有幾分仁孝之心,對景升公也算恭順。

    只是……性格稍顯優柔,臨事缺乏決斷,耳根子也軟,容易受人影響。

    早年間,景升公對其也曾寄予厚望,但後來因蔡氏進讒,加上他自身確實未能展現出足夠的手腕和魄力,才漸漸失寵。

    若說他全無血性,倒也未必,只是平日里被壓抑得太久,又缺乏智謀支撐,恐怕……”

    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劉琦不是一個天生的梟雄,甚至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主,性格上的弱點很突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亮輕輕搖動羽扇,補充道︰“元直所言甚是。亮雖未與大公子深談,但觀其行事,確有優柔寡斷之嫌。

    然,人處絕境,求生乃是本能。兔子急了亦能蹬鷹,何況人乎?依亮之見,大公子此刻縱然惶恐,心中定然也存著一線求生的希望。

    只是環顧襄陽內外,親族蔡氏)欲除之,舊部避之唯恐不及,同僚明哲保身,他已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若想活命,唯有……向外求援。”

    他的目光,不著痕跡地掃過我,最終落在了桌案的輿圖上,新野的位置,清晰可見。

    “放眼荊襄,”我順著他的思路,緩緩說道,“如今還有誰,既有能力,又有意願,且與蔡氏存在潛在矛盾,可能成為他求援的對象?”

    答案,不言自明。

    “主公劉備)仁德之名遠播,素來與蔡氏不睦。且我們屯兵新野,扼守荊州北大門,手中尚有數千兵馬,乃是荊州地面上,除了蔡氏之外,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徐庶接口道,語氣肯定,“大公子若想求得一線生機,向主公求援,幾乎是他唯一的選擇。”

    “正是此理。”諸葛亮頷首贊同,“而且,新野距離襄陽不遠,消息傳遞相對便捷。大公子只需尋得一可靠之人,冒險潛出襄陽,便能將求救信送達。以其目前處境,他必然會抓住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我們三人的意見,在此刻達到了高度一致。劉琦已經走到了懸崖邊緣,求援新野,是他唯一合乎邏輯,也是唯一可能成功的自救之道。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或者說,主公劉備,應該如何應對?

    “此事,關乎重大。”

    我沉聲道,目光掃過元直和孔明,“若大公子當真前來求援,我們接,還是不接?如何接?這其中,既是機遇,也是巨大的風險。

    蔡瑁視劉琦為眼中釘,我們若公然收留或幫助劉琦,無異于徹底與蔡氏撕破臉皮,甚至可能逼得他們狗急跳牆,提前引曹操南下。屆時,新野將首當其沖。”

    “子明所慮極是。”

    諸葛亮面色凝重,“此乃引火燒身之舉,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

    然,若坐視不理,任由蔡氏掌控荊州,他日曹操南下,我等亦難逃覆亡之局。

    收留劉琦,雖有近憂,卻可能搏得遠利。至少,可借此插手荊州內部事務,分化其力,延緩曹操南下的步伐,為我等爭取更多的時間。”

    “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分寸。”

    徐庶補充道,“既要救下劉琦,又要避免與蔡氏立刻爆發正面沖突。或許……可以效仿昔日韓信暗度陳倉之計?明面上安撫蔡氏,暗地里卻將劉琦轉移至安全之地,例如……江夏?”他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方向。

    我心中微動,元直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江夏太守黃祖雖然與劉表關系不睦,但對蔡氏同樣沒什麼好感,且手握重兵,地處長江要沖,易守難攻。

    若能將劉琦送到江夏,以其長子名分號召,未必不能拉攏一部分力量,成為牽制蔡瑁的一顆重要棋子。

    “江夏……倒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

    我若有所思地點頭,“但這其中關節,還需細細謀劃。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做好迎接劉琦求援的準備。此事,暫不可告知主公。”

    我特意強調了最後一句。這是我們核心智囊團的內部討論,必須先形成統一的意見和初步的方案,才能向劉備匯報。

    否則,以劉備的仁厚性格,一旦得知劉琦慘狀,很可能一時沖動做出不利的決定。我必須掌控住節奏。

    元直和孔明對視一眼,都表示理解。

    “子明放心,我等明白。”徐庶說道。

    “此事干系重大,自當慎之又慎。”諸葛亮也表示贊同。

    密室之中,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但這一次,沉默中不再僅僅是壓抑,更多的是一種臨戰前的緊張和決斷。

    劉琦這顆即將墜落的星辰,正朝著我們飛來。

    接住他,可能會被灼傷,甚至引來更大的災禍。

    但不接,我們未來生存的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直至窒息。

    險中求存,火中取栗。

    這,或許就是我們這些亂世求生者的宿命。

    我看向窗外,那鉛灰色的天空似乎更加陰沉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

    而我們,必須做好準備,迎接這場即將來臨的暴風雨。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方便以後閱讀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461章 孤立無援,長子危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461章 孤立無援,長子危局並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