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定下主動出擊尋訪賢才的決心後,我的心緒反而平靜了不少。焦慮並不能解決問題,唯有行動,才能打破眼前的僵局。但這行動,絕不能魯莽。在荊州這片土地上,尤其是在蔡瑁等人的眼皮底下,任何一步行差踏錯,都可能引來滅頂之災。
首先,我需要一個合適的“切入點”。荊襄名士眾多,但哪些人是真正的隱士高賢,哪些人只是徒有虛名,哪些人可能對我或主公抱有善意,哪些人又與蔡氏集團關系密切?這些信息,絕非通過公開渠道能夠獲知。
幸運的是,我並非全無依憑。
這些日子以來,隨著新野的秩序逐漸恢復,屯田初見成效,加之刻意推行的一些減免雜役、撫恤老弱的“仁政”措施當然,這一切都打著主公劉備的旗號,這是必要的政治偽裝),一些積極的反饋開始悄然出現。雖然蔡瑁等人控制的輿論場中,關于我們是“喪家之犬”、“名為屯兵實為覬覦荊州”的流言從未斷絕,但在新野周邊的鄉野之間,在那些飽受戰亂和苛政之苦的底層百姓口中,以及一些前來投奔、或是路過此地的寒門士子的觀察里,“劉豫州仁德”、“陸從事我的臨時官職)治事有方”的說法,開始零星地流傳開來。
這種“聲名”,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為我們爭取一些民心,改善生存環境,甚至吸引一些不得志的人才前來投效。另一方面,也必然會加劇蔡瑁等人的猜忌和提防。我必須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種微妙的平衡,既要讓外界看到我們在新野“安分守己、勵精圖治”,又要避免鋒芒過露,引火燒身。
更重要的是,這種逐漸積累起來的、主要存在于官方視線之外的“民間聲望”,為我手中那張無聲的網絡——玄鏡台,提供了更好的掩護和活動空間。
在一個只有我和貂蟬兩人知曉的隱秘時刻和地點——或許是利用夜深人靜巡視城防的間隙,在一處偏僻的角樓;或許是通過只有我們兩人才懂的密語和信物交換的指令——我向她下達了新的任務。
“錦瑟,”我的聲音壓得極低,確保只有她一人能听見,“‘南張’計劃的初步情報網絡,在新野周邊已經基本鋪開。現在,我需要你們將觸角進一步延伸,重點轉向荊襄地區的隱士賢才。”
她依舊是一身不起眼的裝束,完美地融入了周圍的環境,只有那雙清澈而銳利的眸子在黑暗中閃爍著。她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頷首,表示明白。我知道,對她而言,我的指令就是一切。
“目標,不僅僅是那些在士林中享有盛名的人物,”我繼續補充道,“更要關注那些真正隱居山林、不求聞達,但據傳有真才實學,尤其是……以‘識人之明’著稱的高士。”
我刻意強調了“識人之明”這四個字。因為我知道,這類人往往是人才網絡中的關鍵節點。他們或許自己不願出山,但他們了解誰是真正的“臥龍”,誰是未來的“鳳雛”。找到他們,就等于找到了開啟荊襄人才寶庫的鑰匙。
“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我叮囑道,“偽裝成游商、學子、尋親的遠方客、甚至是逃難的流民……滲透進去,仔細甄別,搜集一切有價值的情報。關于他們的性情、學識、交友、對時局的看法、以及……他們可能會欣賞什麼樣的人。”
最後一點,尤為關鍵。要請動這些高士,必須投其所好,或者說,必須展現出他們所看重的品質。
“記住,絕對保密。”我最後強調,“所有行動必須在無聲無息中進行,不留任何痕跡。任何可能暴露我們意圖的行為,都嚴格禁止。必要時,寧可放棄,也不能冒險。”
錦瑟貂蟬)再次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堅定。我知道,她和她麾下的玄鏡台,會像最精密的儀器一樣,精準地執行我的命令。這是我一手打造的、完全獨立于劉備集團之外、只對我一人負責的秘密力量。他們,是我在這亂世中洞察黑暗、保護自己的眼楮和耳朵。
接下來的日子,我一邊處理著新野的日常事務,應對著來自襄陽方面的各種明槍暗箭,一邊耐心地等待著消息。玄鏡台的運作效率,一如既往地沒有讓我失望。
大約十數日後,一份經過層層加密、由錦瑟親自送達的密報,放在了我的案頭。
密報很簡潔,但信息量巨大。玄鏡台的探子們,利用各種身份掩護,走訪了荊襄各地的山林鄉野,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從流傳的鄉野傳聞,到士子間的私下議論,再到一些故作瘋癲的隱士口中,篩選出了數位符合我要求的目標人物。
其中,一個名字被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時人稱之為“水鏡先生”。
密報中詳細描述了關于司馬徽的情報︰此人學識淵博,尤擅經學,且品行高潔,不慕名利,常年隱居于鹿門山一帶具體地點仍在進一步確認中,但大致範圍已經鎖定),與當地名士龐德公、黃承彥等人交往甚密。許多荊襄及周邊地區的青年才俊,都曾慕名前往求教,希望能得到他的指點。而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位水鏡先生,以“知人”而聞名遐邇,據說眼光極其毒辣,能一眼看穿一個人的品性與才能,仿佛一面澄澈的水鏡,能照見人形。因此,才有了“水鏡先生”的雅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情報中還提到,司馬徽雖然不喜官場,對主動上門拉攏的各方勢力包括劉表方面的人)都敬而遠之,但並非完全不問世事。據一些曾有幸得到他點撥的學子透露,水鏡先生對于真正胸懷天下、有志于匡扶漢室且品行端正的後輩,似乎並不吝于指點迷津,甚至可能為其引薦人才。
看到這里,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幾分。
司馬徽!水鏡先生!
這個名字,仿佛一道閃電,劈開了我記憶深處那層模糊的迷霧!雖然我對這個時代的具體歷史細節記憶已經非常有限,但“水鏡先生”、“司馬徽”這幾個字,隱隱約約與“臥龍”、“鳳雛”這些傳說中的名字聯系在一起!
沒錯,就是他!
我幾乎可以肯定,這位司馬徽,就是接觸到荊州最頂尖人才圈子的那個關鍵節點!他就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著世俗與那些隱居的臥龍鳳雛。想要找到我渴求的那種頂尖智囊,拜訪這位水鏡先生,是目前看來最有可能、也最直接的途徑!
哪怕玄鏡台的情報中也提到了拜訪的難度——他不喜官場,性情恬淡,未必肯見我這個“劉備麾下的從事”,更何況我還背負著蔡瑁等人散布的惡名。
但,我必須去試一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要得到曠世奇才,豈能畏懼小小的風險和困難?
我將那份密報小心地收好,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
鹿門山……司馬徽……水鏡先生……
一個周密的計劃,開始在我腦海中醞釀。
這一次,我將親自出馬,微服簡行,以一個求學者的身份,去叩響那座傳說中的草廬之門。
成敗,或許就在此一行。
喜歡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請大家收藏︰()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