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冤枉了難道還不許我反抗嗎

第500章 全國地震預測專家齊聚問川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零小破車 本章︰第500章 全國地震預測專家齊聚問川

    \"就當是給大伙的福利,\"王多余在動員會上笑得坦蕩,\"看看外面的世界,回來才知道怎麼把咱們的寨子建得更好。\"

    川西的小雨已經連續下了三天。山坳里的霧氣像化不開的棉絮,將青黛色的山巒裹得嚴嚴實實,雨絲斜斜地織著,打在松針上簌簌作響,落在人頸窩里,帶著刺透單衣的涼意。

    王多余在這邊負責人的陪同下,又一次站在英秀鎮外的向陽坡上,腳下的黃泥混著雨水,已經在軍綠色膠鞋邊緣結了層濕滑的泥殼。

    他沒戴帽,任由雨絲黏在額前的黑發上,錦鯉公司已經派出去了將近6支搜尋隊,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開始,每天都會不間斷的巡視那些,已經搬空,沒有住戶的廢棄村莊。

    這邊負責人手中拿著的,是錦鯉勘探隊三年來的心血——三百多次野外采樣、九十次岩層鑽孔、十七張精密的地質構造圖,最終凝結成這疊沉甸甸的紙。

    他指尖劃過最後幾頁,紅筆圈出的區域像道猙獰的傷疤,與他腦海里那個刻骨銘心的坐標幾乎完美重合,連斷裂帶的走向都分毫不差。

    喉結猛地滾動了一下,他望著遠處被雨霧模糊的鎮口,仿佛已經听見了即將到來的那種撕裂大地的轟鳴。

    \"王總,風大,披上這個。\"助理小陳舉著黑傘快步跟上,傘沿盡量往他肩上傾,自己半邊肩膀早被雨水打透。

    小伙子手里還拎著件軍用雨衣,說話時帶著呵出的白氣,\"這是第三批搬遷的村民了,老鎮里最後那片吊腳樓的住戶,今兒個也都上車了。\"

    “今明兩天,剩下的300余名居民簡單收拾以後 ,我們準備的大巴車會在後天早上,拉上這些人前往成都。”

    王多余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小陳朝山下努努嘴,王多余看見三輛藍白相間的卡車正緩緩啟動,車斗里堆著捆好的被褥、編筐里的雞鴨,還有幾個孩子扒著欄桿,回頭望那片青瓦木樓漸漸縮小。

    \"加上問川那邊的五個村落,北川老縣城周邊的七個寨子,這三年遷走的正好兩千九百七十三人。\"

    小陳翻著手里的筆記本,聲音里帶著點不易察覺的感慨,\"當初咱們在桃坪羌寨動員時,李婆婆攥著門檻哭,說死也要死在老屋里,現在倒好,上周去新村回訪,她正帶著那些婆娘跳舞呢。\"

    王多余這時候也坐上了返程的汽車,他的目光追著車後視鏡里晃悠的老木屋,那些穿斗結構的房子在雨里像群瑟縮的老人。

    2005年他第一次踏足這片山時,就攥著地質圖在峽谷里走了七天。

    當時的映秀鎮,青石板路被幾代人踩得發亮,木樓依山而建,屋檐下掛著金黃的玉米串,看起來平和又安穩。

    可他知道,這片看似靜謐的土地下,那條龍門山斷裂帶正像頭沉睡的巨獸,隨時會睜開眼楮。

    \"生態移民\"的批文是他委托大勇跑了十七趟省城才拿到的,\"旅游開發\"的藍圖畫了厚厚一沓。

    新村選址在遠離斷裂帶的沖積平原,地基打了三米深,鋼筋混凝土的框架里加了抗震節點,連窗欞都用了加厚的鋁合金。

    第一批蓋好的二十套樣板房,他請村民來參觀時,有人敲著牆壁笑︰\"王老板這房子,是打算讓咱們傳給孫子的?\"

    他當時沒解釋,只讓施工隊把學校的承重牆再加厚二十公分,衛生院的藥房做了防震架,甚至連豬圈都用混凝土澆了地基。

    他記得前世有農戶被垮塌的豬圈砸傷,這些細枝末節,總得想到。

    王多余的思維在擴散,小陳手中的電話鈴聲卻把他拉回來到現實中。

    錦鯉公司留在省城的接待人員,從昨天開始,已經陸陸續續的去車站和機場,接回來了幾批地震預測的專家。

    這些人在這個年代,也就是說在國內地震預測方面是比較權威的了,有那麼幾位同時也是國內地震局下屬的幾個專業機構的領軍人物或者領導人。

    昨天晚上最先到達的是, 華夏地震台網中心的張主任,跟隨而來的居然有10多人 ,人家到了以後 ,立馬根據王多余手中的資料,開始了認真的分析。

    地震台網中心成立于 2004 年 10 月 18 日,是華夏地震局直屬事業單位,承擔全國地震監測、地震中短期預測和地震速報等,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及基礎信息國際交流重要窗口。

    王多余接起電話,小陳在一旁緊張地盯著他的表情。電話那頭,張主任的聲音帶著一絲嚴肅與急切。

    “王總,根據我們初步分析,你提供的數據顯示的地震可能性極大,震級可能超乎想象。

    但目前還需要更多精確數據來確定具體時間和範圍。”王多余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張主任,你們需要什麼數據,盡管說,我這邊全力配合。”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掛斷電話,王多余讓司機加快速度趕回公司。一到公司,他便和專家們圍坐在會議桌前,仔細研究每一個數據和細節。

    窗外的雨還在下,打在玻璃上 里啪啦作響,仿佛是大地即將發出怒吼的前奏。

    王多余暗暗發誓,一定要利用這些寶貴的時間,做好一切準備,將地震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而剛剛從機場接回來的,那幾位老研究員,全都是華夏 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的。

    听說在這個部門上班的人,一是注重他們的實戰經歷 ,另一個就是需要豐厚的經驗。

    而地震預測研究所其前身為華夏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是專注于地震預測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對策研究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這個研究所承擔全國中強以上地震中短期預報等多項關鍵任務。

    幾位老研究員一到會議室,連水都沒有顧得上喝上一口,便迅速投入工作。

    他們仔細查看資料,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激烈討論。

    其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突然站起身,指著地圖上一處說道︰“這里的地質情況特殊,很可能是地震的起始點。我們得重點關注周邊的異常變化。”王多余听後,立刻安排人手加強對該區域的監測。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被冤枉了難道還不許我反抗嗎》,方便以後閱讀我被冤枉了難道還不許我反抗嗎第500章 全國地震預測專家齊聚問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被冤枉了難道還不許我反抗嗎第500章 全國地震預測專家齊聚問川並對我被冤枉了難道還不許我反抗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