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拉看得發愣,台下卻有人忍不住大喊︰“你這個飛信是什麼東西啊?”
王多余看向發問者,雖不認識,但從他身邊人的站位來看,這老頭應該是某所大學的老師或教授。
他朝老者點頭,解釋道︰“這是我們公司開發的多功能社交軟件,集即時通訊、支付、社交和娛樂等功能于一體。”
說話間,手機頁面上,他發的10元紅包被人領了,還發來一個小人表情包和“謝謝”兩個字。
這年頭沒人見過表情包,台下頓時議論紛紛。
為了更清楚地展示,王多余傾斜手機,點開顧小楠的飛信,發去一段語音︰“老婆,我正在咱們手機的發布現場,為了增加可信度,我一會兒給你發視頻申請。”
顧小楠的飛信立馬回復,卻是文字︰“老公,我正在看你的直播,你在電視上真帥,我愛死你了。”
這一來一回的互動,讓台下的議論聲更大了,大家都對這個神奇的飛信軟件充滿了好奇。
這時,又有一個年輕人站起來問道︰“王總,這飛信能像電腦一樣直接視頻通話嗎?”
王多余自信一笑,“當然可以,現在我就給大家演示一下。”說著,他便發起了與顧小楠的視頻通話申請。
很快,顧小楠那張美麗的臉出現在了手機屏幕上,她笑著朝鏡頭揮揮手,“嗨,大家好。”
台下眾人一片驚嘆,這清晰的畫面,如同人就在眼前一般。
這時候手機畫面中的顧小楠把秋寶抱了過來,看樣子這個小丫頭最近這段時間,對于智能手機已經見怪不怪了。
秋寶對著鏡頭甜甜地喊了聲︰“爸爸。”台下瞬間被這可愛的一幕萌化,爆發出陣陣笑聲和掌聲。
王多余笑著跟秋寶互動︰“寶寶乖,爸爸在給大家展示咱們厲害的飛信呢。”
顧曉楠也知道自己的丈夫正在進行著電視直播,所以馬上關閉了視頻。
但是根據兩個人的約定,顧曉楠又裝作忘了什麼似的,她給王多余又發來了一句,“老公,晚上回家吃吧,我給你炖排骨。”
她的這句話發的是文字,最後又發了一個捂著嘴偷笑的表情包。
接下來就是用手機拍攝的她們女兒秋寶的照片,照片里秋寶嘟著嘴,模樣可愛極了。
台下的人們再次被吸引,交頭接耳地討論著飛信能如此便捷地傳遞照片和文字。
王多余看著手機屏幕,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同時也不忘向大家介紹︰“大家看到了,飛信不僅能語音、視頻通話,還能輕松收發文字、照片,功能十分強大。”
就在這時,那個之前提問的年輕人又站了起來,“王總,這飛信在信號不好的地方能正常使用嗎?”
王多余早有準備,他拿出一個特制的信號干擾器,開啟後說道︰“我們對飛信的信號穩定性做了大量測試和優化,現在我就給大家看看在這種模擬的弱信號環境下,飛信是否還能正常運行。”
他再次發起與顧小楠的語音通話,很快,顧小楠的聲音清晰地傳了出來。
台下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對飛信的性能更加信服,王多余也松了口氣,繼續著他精彩的產品展示。
就在這時一名保安,領著一名身穿黃色馬甲,頭戴黃色頭盔的送貨員穿過會場中間的過道,快速朝著舞台這邊走過來。
送貨員一手一個大兜子,來到了舞台邊緣,聲音不大,卻十分清晰說道,“哪位先生手機尾號4個8,你購買的物品已送達。”
台上的王多余朝他揮了揮手,“小哥兒,是我點的單,辛苦你了。”
送貨員看到是王多余,也伸手擺了擺,“原來是王老板呀,謝謝你打賞的十元錢。”
“王老板你在訂單上備注了,需要一位可以簡單進行口語對話的送貨員,我上學的時候多少學了一些,請問那位外國友人在哪里?”
王多余指著站在台上的伊莎貝拉,“就是這位漂亮的女士。”
台上的伊莎貝拉眼楮直勾勾的看著台下的送貨員,滿臉居然都是不可置信。
這時她居然用英語問道,“你戴在脖子上的那部手機,和現場所售賣的這部頂配的手機居然是一樣的,你一個打工的怎麼可能買得起599米元的手機呢?”
售貨員,一邊把兩箱可樂拿出來擺放好。一邊悠悠的用英語說道︰“現在台上的王老板,是制造這部手機工廠的老板,但同時他也是我們超市的老板。”
“王老板手下的工人已經達到了將近3萬人,在兩個月前我們出台了一個政策,只要是王老板手下的正式員工,都可以申請免費使用智能手機。”
“手機雖然是免費試用的,但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三款價位的手機,對應著三個免費試用的年限。”
說到這里送貨員,把自己脖子上的手機拿了下來,這是一個黑白雙屏的手機,他舉著自己的手機說。
“只要簽訂了正規的合同,錦鯉公司所有拿到試用手機的職工,是1分錢都不需要支付的。”
“我的這部手機,全球售賣的價格是599米元,我簽訂的合同是我在錦鯉公司正常工作三年以後,錦鯉公司就會把這部手機免費送給我。”
“如果我在錦鯉公司工作的年限沒有到達指定的年限,然後跳槽去了別的單位,公司會把這部手機進行重新估價,然後轉賣給我。”
“就算整體評估這部手機的時候,由于曾經我也是這家公司的職工,所以我們只要給公司定下來這部手機正常價格的80就可以。”
伊莎貝拉听後,眼中滿是驚訝與欽佩。
台下眾人也紛紛交頭接耳,對王多余的這一政策贊不絕口。
王多余笑著走上前,拍了拍送貨員的肩膀,“這也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使用和推廣我們的產品。”
這時,之前提問的老者又站了出來,“王總,如此大規模的免費試用,成本不低啊,你們公司能承受嗎?”
王多余自信滿滿,“我們對產品有信心,前期投入看似大,但從長遠來看,能讓更多人了解並使用我們的產品,帶來的收益會遠超成本。而且員工用得好,也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