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帶著打《星際爭霸》練手,有個老教授練到凌晨三點,紅著眼說︰“這玩意兒比解微積分還費腦子。”
就在孔邁滿心絕望,以為這賽事要黃了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王多余不知從哪得知了他的困境,暗中安排了一批專業的電競人才加入籌備組。
這些人帶來了先進的賽事組織經驗和規範流程,很快就把混亂的局面梳理清晰。
同時,王多余還利用自己的人脈,聯系到了幾家有前瞻性眼光的企業,為賽事拉來了一筆可觀的贊助。
首屆華夏電子競技運動會順利舉辦,現場人山人海,氣氛熱烈非凡。
孔邁看著這一切,心中滿是感激與震撼。他知道,若沒有王多余,就不會有如今的成功。
如今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孔邁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王多余。
電話里,他興奮地說道︰“王總,這次真多虧了你,公司發展得太順利了!”
兩個人又閑聊了一會兒,王多余才告訴孔邁,總公司那邊的游戲開發人員,給咱們的游戲公司開發了一款游戲。
“老孔你來新活了。”他說完這些,讓老孔去自己的電腦旁邊。
幾分鐘以後,孔麥旁邊的電腦屏幕亮起時,跳出個帶著像素感的登錄界面——《穿越火線》四個字旁邊,畫著兩把交叉的步槍。
“這是……”孔麥的眼楮亮了亮。
“這就是咱們游戲公司新開發出來的游戲,現在需要你做的就是進行內測。”
王多余點開一個對戰場景,“先搞內測,就用咱們那5000家網吧當試點。”
可內測的難題比辦賽來得更猛。第一批安裝包剛發到十個城市的網吧,反饋就像雪片似的飛來。
西安的網吧說“機器帶不動,打兩局就死機”,長沙的玩家罵“準星飄得離譜,還不如玩《反恐精英》”。
最要命的是京城一家網吧報來的bug——有玩家卡進地圖的牆里,死活退不出來,最後只能斷電重啟。
”網絡上剛剛出現那些帶刺的評論,連節奏都沒有帶起來,就突然被人刪帖,最終消失不見。
而游戲剛剛出現的不適,立馬就得到了糾正,並且在這之後,同樣的錯誤再沒有出現過。
有了那5000家網吧作為堅實的後盾,王多余告訴孔邁繼續內測。
只不過這一回孔邁改變了一些策略,他在公司擁有的網吧中挑選了一部分作為內測場地,邀請了一些資深的游戲玩家參與。
由于經過了幾天的調整,這一回內測開始後,玩家們一進入游戲,就被精美的畫面、刺激的戰斗場景所吸引。
游戲中的各種武器、地圖和模式,讓玩家們仿佛置身于一個真實的戰場。
在游戲內測的過程中,王多魚依舊拜托奶豆時刻關注著玩家們的反饋。
奶豆通過系統收集玩家們的游戲數據,分析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慢慢的,玩家們對游戲的評價也越來越高,紛紛表示這是他們玩過最刺激、最有趣的網絡游戲之一。
他們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議,比如某些武器的平衡性調整、地圖的優化等。
奶豆和湯圓會根據這些反饋,日夜不停地對游戲進行改進和優化。
隨著內測的進行,消息逐漸傳開。
不僅是參與內測的玩家對游戲充滿期待,全國各地其他網吧的老板們也看到了這款游戲的潛力。
他們紛紛表示,如果游戲正式上線,一定會全力推廣,讓更多的人來玩。
游戲行業的一些從業者也開始關注這款神秘的新游戲,他們對王多余的公司和這款《穿越火線》充滿了好奇。
經過一段時間的內測,游戲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王多余的預期。
玩家的留存率非常高,游戲的穩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王多余知道,是時候讓這款游戲正式面向大眾了。
這時候孔邁制定詳細的推廣計劃也遞交了上來,現在他對于王大老板或者說是,對于總公司那些游戲開發人員,可以說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因為內測他始終參與在其中,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總公司的技術人員會立即給予快速的解決。
甚至有些時候他都沒有發現,人家就已經處理完了,在他看來這個真是太牛叉了。
隨著內測問題的解決,《穿越火線》正式公測的日子越來越近。
王多余再次聯系孔邁,告知他一個大膽的計劃——舉辦《穿越火線》全國電競大賽。
孔邁起初有些猶豫,畢竟舉辦大賽風險不小,但想到王多余之前的成功運作,還是決定放手一搏。
大賽籌備期間,王多余又展現出驚人的能量。
他不僅請來了頂級電競解說,還邀請到多位知名電競選手作為嘉賓。
比賽當天,現場座無虛席,線上觀看人數更是突破百萬。
激烈的對戰引得觀眾歡呼聲不斷,賽事熱度持續攀升。
《穿越火線》憑借出色的游戲體驗和這次大賽的成功舉辦,迅速成為爆款游戲,吸引了大量玩家。
孔邁管理的游戲公司,由于主辦了電競大賽,在業界可以說是名聲大振。
公司的業績再創新高,孔邁對王多余佩服得五體投地,而王多余看著游戲公司蒸蒸日上,心中也有了新的規劃。
就在公司上下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出現了。
國外一家游戲巨頭公司聲稱《穿越火線》抄襲了他們旗下一款未在華夏上市的游戲。
對方還請了專業的律師團隊,發來了措辭嚴厲的律師函,要求公司立即停止《穿越火線》的運營,並做出巨額賠償。
孔邁慌了神,急忙將此事告知王多余。
王多余卻十分鎮定,作為重生者的他,對于這款游戲知之甚詳。
私下里他讓奶豆先收集好《穿越火線》自主研發的證據,同時他也讓湯圓黑進了那家誣告他的公司,去調查那家國外公司的真實意圖。
經過一番深入調查,發現這竟是對方的惡意競爭手段。
王多余迅速反擊,一方面通過媒體公開澄清事實,另一方面也準備在法庭上與對方一決高下。
在強大的證據和輿論壓力下,那家國外公司最終撤了訴,並公開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