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王多余等到夏姐忙完,已經八點半了。
跟著一塊去溜達的還有食堂的兩個面點師傅,年齡也都30多歲,家里住的地方也是在學校的西側。
幾人出了學校的北門,往西走出不到100米,就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土路。
他們去的這家就在土路的中段,但是大門卻朝向了東側。
其實這個院套說起來,和學校的操場只是隔了一個鐵柵欄,學校里邊的人如果想和這家人說話,只要站在鐵柵欄的東邊招呼一聲,就可以繼續聊天了。
王多余清楚的知道,他們這個學校明年暑期會進行擴建,學校西側的平房區,將有一半的地方會進行動遷。
夏姐一邊走一邊介紹道︰“學校西側的這邊房子都有些年頭了,五六十年代的房子就算好房子了。”
跟來的兩名面點師傅也附和著,因為她們的家也在這邊。
對于此時的房價王多余還真的不知道,但是行進的過程中夏姐卻提了一嘴。
夏姐說︰“市場附近有兩間平房前兩天賣了,堪堪60平方賣了20萬,一平方合到了3000多塊錢。”
一名面點師傅接口道︰“咱們這邊的房子連人家的一半可能都賣不到,這都多少年了沒有人家把房子賣出去了,也沒有人願意過來住。”
另外一名面點師傅點頭表示同意,她說︰“現在有幾家搬走的人,房子就那麼扔著了,想便宜點租出去都沒人願意過來住。”
夏姐說︰“現在的小年輕,誰願意住咱們這邊啊?你說吧,下水沒有就沒有吧,可是上水它也沒有,上個廁所還走出挺遠出去,到了下雨天這個髒水呀四下里流淌,我在這片也是住的夠夠的了。”
眾人閑聊之間來到了一個大門口,廠子的大門居然是一扇寬敞的鐵門,但大門上面原來掛招牌的位置,卻空空如也。
好在大門的兩側種滿了綠植,倒是顯得格外的生機勃勃。
正對著的大門是一大趟房子,房子是青磚的,已經顯得十分陳舊了。
這房子只有東側的一個房門開著,眾人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接待室。
夏姐大聲招呼道︰“林麗你在嗎?”
“是夏阿姨吧,我在屋呢,你們進來吧。”
雖然有招呼聲傳來,但是並沒有人迎出來,而夏姐她們卻覺得理所應當一般,自顧自的推開紗門在前頭引領著王多余進了屋。
這間接待室並不大,看樣子也就是20個平米那個樣子,里面擺放了一組舒適的沙發和一張茶幾,牆上掛著一些印刷廠的宣傳海報,展示著他們的產品和成就。
屋內說話的女子應該有著將近30歲的樣子,相貌普通,並且坐在一張輪椅上,這應該就是剛才夏姐所說的林麗。
此時的林麗顯得很疲憊,好像最近一段時間都沒有休息好,眼楮周圍有著濃濃的黑眼圈,頭發也失去了正常人的黑亮光澤,有些枯黃了。
所有人各自找地方坐好,也沒有人張羅是否需要喝水和喝茶。
林麗笑得很尷尬,這一點她應該是意識到了,但是此時說出來卻有些不妥,因為沒有提前準備,現在她坐著輪椅去搞這些,那不是明顯的把客人晾到了一旁了嗎?
夏姐打破了僵局,直接把王多余介紹給了林麗說︰
“這個小孩兒他的親屬想要買幾間房子,你們唐老板不是早就張羅想要賣這個房子嗎?所以我們現在過來看一下,林麗你現在有時間嗎?”
林麗並沒有由于王多余的年紀小,而有所輕視。
反而興致十分高的告訴夏姐說︰“那我就領你們溜達溜達吧,不過我這個腿腳是不太方便,可能會耽誤一點時間。”
所有人都表示這沒有關系,王多余甚至主動的過去,幫忙推起了輪椅。
在林麗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印刷車間,這里是廠子的核心區域,房間內擺放著兩台印刷機,看樣子印刷機的年頭也已經不少了。
但是據林麗所講,這兩台印刷機屬于進口的,這麼多年用下來並沒有什麼毛病,總體來說運行的還算是順暢。
車間的地面經過了特殊處理,防滑且易于清潔,整個車間給王多余的感覺就是兩個字,干淨。
接下來是裝訂車間,他在印刷車間的隔壁,這里主要負責將印刷好的撲克牌進行裁剪、折疊和裝訂。
這里倒是沒有什麼設備,有的只是一個大長條案子,上面放了兩台手工裁切刀具。
林麗著重介紹了庫存的撲克牌,而王多余卻對員工休息室和食堂比較感興趣。
員工的休息室是在頭一趟房子的北側,面積同樣也不大,十多個平米。
里邊一個大長條桌子,近十張椅子,在房間的頂頭還有一台小型的電視機。
房間的一面牆做了一個大書架,上面滿滿的都是書。
休息室的角落里是一個大櫃子,林麗告訴他,員工的私人物品可以放在那里,邊上的暖水瓶是公用的,可以去食堂打熱水。
而食堂是和車間在一趟房,是在第二套房的北側把頭。
這個食堂並不大,但是卻干淨整潔。食堂里擺放著幾張餐桌和椅子,正常生產的時候每天中午,工人們都會在這里享用午餐。
在食堂的牆上掛著一些員工的照片,通過林麗的介紹,王多余通過照片認識了這家廠子的老板唐福生。
林麗介紹道︰“唐老板是80年代最早下海經商的那批人,老家雖然在京城,但是他卻是在深市那邊發的家。”
“確切來說這個撲克廠,唐老板是為他的兒子唐初雲建的。”
“唐初雲是一名抑郁癥患者,並且伴有嚴重的心髒病,已經在兩年前去世了。”
“唐初雲的抑郁癥當時十分嚴重,最初的時候他是在京城進行治療,十年前治療完成以後,他卻不願意回到深市去了。”
“于是唐老板拿出來了一筆錢買下了這兩套房子,又購買了印刷機,在此開起了印刷廠。”
“這十多年來,小唐老板在此生活的很愉快,因為我們這十來個人全都是殘疾人,相互之間沒有什麼歧視存在,相互關心就好像一個大家庭一般。”
喜歡我被冤枉了難道還不許我反抗嗎請大家收藏︰()我被冤枉了難道還不許我反抗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