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明白嗎,綺禮。”
“竟然是這樣嗎”言峰綺禮一時無言。
這份由『全知』而生又主動封印『全知』的傲慢,正是英雄王的人格,不,神格的具現化。
“現在,綺禮,你也該注意到了吧,剛才那個問題的本質意義。”吉爾伽美什猩紅的豎瞳,猶如盯緊獵物的巨蟒一般,冷酷無情又飽含熱切。
“嗯”
言峰綺禮凝重地點了點頭,與吉爾伽美什的猩紅豎瞳對視道“請告訴我,archer。”
“設想間桐雁夜獲得勝利究竟有何意義?”虛心好學的言峰綺禮想要從吉爾伽美什這個權威的口中親耳听到問題的答案。
“ ~突然有點御主的樣子了嘛。”吉爾伽美什玩笑一聲,淡淡回答“沒有,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果然如此嗎”
言峰綺禮頓時感到失望不已,一陣釋然人的一生沒有任何意義,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在吉爾伽美什的引導下,想要拼命地尋求愉悅。
“哈哈,失望的表情不要這麼明顯嘛。”吉爾伽美什話雖這樣說,但是他臉上的愉悅卻是愈發明顯。
勸道“你想一想,這個思考毫無意義,但你在此之前卻『沒有發現』,這一發現的事實中不就包含著明確且不可動搖的意義嗎?”
“這又是?”
言峰綺禮求知的表情,吉爾伽美什擺弄了一下面前茶幾上象征七騎從者的黃金棋子,解釋道
“如果我讓你設想其他御主活到最後的話,你應該早就會注意到這種設想毫無意義,而將其作為無用之物一腳踢開了。”
說著,吉爾伽美什用berserker的棋子依次推翻了ncer、assass以及caster的棋子。
“但對于雁夜你卻沒有這麼做。”
“你沒有像平時那樣只做有意義的思考,而是沉湎于無謂的妄想之中,忘記了無意義,不對徒勞感到痛苦。”
“這毫無疑問就是在『游戲』。”吉爾伽美什將手中berserker的棋子拋給言峰綺禮,慶祝道“你應該感到高興,綺禮,你終于在尋求愉悅的道路上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明白了什麼是『娛樂』了。”
“娛樂,也就是愉悅嗎。”
言峰綺禮望著手里的berserker棋子怔怔出神。
“不錯。”
吉爾伽美什給予了肯定的答復,像是一個逐漸將人誘入深淵的惡魔般微笑起來。
“間桐雁夜的命運中,不存在任何使人『愉悅』的要素,他活得越久,也只會嘗到越多痛苦,發出更多無可奈何的嘆息。”
“這樣的他,還不如早點丟掉性命,還能早些獲得救贖。”
對于間桐雁夜的悲慘人生,言峰綺禮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承認挖掘間桐雁夜這個人的秘密和過往的確能夠感到愉悅,但並不代表間桐雁夜這個人的存在讓他感到愉悅。
相反,對于間桐雁夜如此庸俗的人,向來不做無用功的言峰綺禮只覺得他既蠢笨又無能。
明明身為冬木市御三家之一的間桐家的長子,即使沒有作為魔術師的身份,他也應當能夠利用自己的魔術世家背景來獲得長足的進步。
而不是臨到需要力量的時候,才像一只引人嫌惡的蟲子一樣爬回來,向擁有力量之人乞討。
這樣實在太無謀了!
言峰綺禮發自內心的否定間桐雁夜這個人的存在,就像他有多麼地在意衛宮切嗣一樣。
有關于他的情報,言峰綺禮甚至無需調查就已經熟稔于心,兩個人就像素未謀面的兄弟一般。
注意到言峰綺禮下意識厭惡的表情,吉爾伽美什的嘴角戲謔咧起“綺禮,你為什麼要如此狹義地來定義『愉悅』呢?”
“以痛苦和嘆息為『愉悅』又有何矛盾?”吉爾伽美什叩心反問“在這個世界上,並非只有喜劇和完美結局才能使人愉悅,一些悲劇和看似不完美的結局反而更加耐人尋味,經久不衰。”
“由此而生的『愉悅』也會持續更長的時間,甚至銘刻在人的整個生命周期當中,永遠也不會忘記。”
說到這里,吉爾伽美什的腦海當中閃過一道身披白袍、森綠長發的俏麗人影,于他而言,那個家伙的存在即是最好的證明!
失去過,才更加懂得擁有的美好,才會對『愉悅』一道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
“原來如此,並非只有喜劇和完美結局才能使人愉悅嗎”言峰綺禮對于『愉悅』頓時有了更深的理解,心中的一些矛盾感也立馬消失了。
原來那也是愉悅的一種嗎,因為我不想承認,所以一直化作心底的一根刺,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
“綺禮,愉悅的方式並不固定,你正是因為不明白這一點才會感到迷茫和不解,不要把自己禁錮在一個明確的框架當中,在這個世界上,尋求愉悅的方式不知凡幾,簡直要多少有多少啊!”
“這也正是——吾之庭院的魅力!”
吉爾伽美什狂妄的發言並沒有讓言峰綺禮感到抵觸和違和,就像事實本該如此。
擁有『全知』權能的他,擁有世上所有寶具原典的他,不就是無所不能的神嗎?
在得到了聖杯之後,獲得無限的魔力之後,言峰綺禮就能親眼見證一位真正神明的覺醒,不,復甦!
這也是一種令他光是想想就渾身發抖的『愉悅』啊~
得到了吉爾伽美什的經驗教授之後,言峰綺禮心中頓時產生了對全新愉悅的向往。
“綺禮,我很看好你,所以去做你最想做的事情吧。”
“把間桐雁夜那只蟲子給我揪出來。”
“是,英雄王。”
言峰綺禮向吉爾伽美什行臣子之禮,兩人無聲的對視,側臉被昏黃的燈光照映得仿佛惡魔與天使。
喜歡人在漫威開局士兵男孩模板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人在漫威開局士兵男孩模板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