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個能力,我也相信你會做得好。”張瑞翔遞上一支煙,“你只要參與進來,我定會給安排妥當。”
王大民深吸一口氣,堅定地答應了下來,表示會盡心盡力做好工作。與此同時,張瑞翔任命劉曉萱為廣播站站長,並明確各自的職責範圍,確保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
“好的,大家各有分工。”他微笑著轉身出門。“安心工作吧。”
在辦公室里,剩下的人還在互相猜測和討論這個突然的變化。
不久,張瑞翔拜訪了一家報社,尋求合作和支持……
在紅星印刷廠的一間陳舊而喧鬧的大車間中,張瑞翔與靳友華見面交談,詳細商討辦報的合作方案和未來規劃。
“靳主編,您這邊能聯系一下合適的印刷社嗎?”張瑞翔請求道。
靳友華搖了搖頭,嘆息著回應說,盡管他自己也很期待有人來解決一些問題並帶來創新,但他深知這是一場挑戰極大的嘗試。即便如此,為了朋友的這份熱情,他也願意提供必要的幫助。
經過一系列交流,張瑞翔終于獲得了初步的支持與指導,並準備邁出這重要的第一步,迎接未來的種種可能。
“靳書記……你怎麼不問問這個年輕人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辦報紙呢?”林向東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說道。
“我不問。”
張廠長搖搖頭,“既然他年紀輕輕就能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想必是有一定能力的。如果他敢辦這份報紙,那我自然也敢支持。”
听到張廠長這話,林向東愣住了。
確實,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們打算發行日刊,名字叫《新報》。”趙明軒神情嚴肅地解釋道,“這是初創階段,我們可以從一天一萬份開始試水。”
“《新報》?你這名字起得倒是挺特別啊!”林向東瞪大了眼楮。
“這就是我想用的名字。”趙明軒淡淡一笑,“它在歷史上指的是官方的通報或是新聞文件。”
林東向苦笑一聲,搖搖頭。
“你還真是個大膽的想法。”
經過短暫的思索後,付慶堂鄭重回答︰“可以,一份兩分錢的價格,我來做這項業務。”
“一分錢可以嗎?畢竟報社才剛開始起步,”趙明軒嘆了一口氣。
“一分太少,做不了。”付慶堂堅定地說。
“那就這樣,當銷量達到每天兩萬份時,我給你一分五;達到五萬份,給你兩分;十萬份,我就支付三分。”趙明軒提出建議。“行不行?”
面對這樣的提議,付慶堂有點吃驚︰“誰听說過賣得越多給的錢反而多的事呢?”
“現在我的目標是讓報紙先活下來。如果我們撐不過去,即使你一分錢都不收也不過是浪費精力,對吧?”趙明軒嘆了口氣。
“好吧,就算是為了支持一個新的嘗試……不過一個月內是一分錢,從第二個月開始就得漲到兩分了。”
兩人就此一拍即合。
趙明軒沒有還價,只是簡單地點點頭,“沒問題。”
第二天晚上,在三碗熱氣騰騰的餛飩被吃完之後,趙明軒將另一位朋友送回到編輯部,而他自己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正好看到了等候著的兩位上級同事,孫建設與高偉國。
“幾位來得正好,剛借了錢準備辦事,您兩位這就上門了?”
“別想多了。”高偉國笑著說,“只是來看看預算情況。”
“目前還沒花出一分錢。”趙明軒給對方泡上茶水,笑道︰“有什麼事趕緊說吧,時間緊迫啊。”
經過一陣討論後,雙方簽訂了新的貸款協議︰他們提供了趙明軒五萬元借款,並約定三年之內歸還是十萬元。
送走了客人後,趙明軒坐下來松了口氣,王文博和李雪相繼進來匯報情況。經過一宿加班工作後,《邸報》第一期終于成功面世,大家繼續著手處理後續的工作安排。
隨著時間逐漸推移,《邸報》通過刊登物品交換廣告的形式,在當地迅速走紅。這個獨特的運營策略使它成為了市民交換舊物的重要平台,為趙明軒和他的團隊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發展方向。
在紅星印刷廠的車間里,張天華、王文峰、劉梅、陳靜和周莉五個人靜靜地守候著。盡管機器轟鳴聲幾乎蓋住了他們的對話,但他們都堅守在這兒。
《人民日報》這個名稱依然引起了廣泛爭議。不僅是工廠領導有所意見,甚至部委高層也不贊同。他們認為,一家小鋼廠辦一份報紙就已經令人難以置信了,而名字居然叫《人民日報》?
為了這個名字,李志新專門向上級部門請示。
高層只簡單回應︰“既不違法又不違規,為什麼不可以?”
于是,《人民日報》就這麼順利申請下來。
伴隨著沉重的機械運作聲,散發著墨香的報紙一頁頁出現在眼前。
《人民日報》
主編︰張天華
執行編輯︰劉梅
助理編輯︰周莉,陳靜
這些簡短的署名承載著他們辛勤的汗水。劉梅等人撫摸著報紙,感受那份特有的滿足。雖然銷量還未可知,但這無疑是他們在部長手下完成了一項大事。
“好啦,大家先回去吧,銷售渠道已經安排好了。”張天華微笑道。
“部長,都忙了這麼些天,一天的等待也不多了吧?”陳靜開玩笑道,“不如我們先休息一下,去考察一下報紙銷售情況如何?”
“長征的第一步,就想休息了?不過也不是不可行…”張天華笑眯眯地說,“這一萬份報紙,如果明天能賣出一半,我就請大家吃全聚德!”
眾人歡呼了起來。
那一夜,張天華開著老舊的吉普車,回到四合院時松了口氣。
第二天早晨,紡織廠內︰
趙建東正與一位中年男性談話。
“趙部長怎麼還親自來?”對方微笑著問。
“就圖個安心唄。”他遞過一根煙。
八點鐘左右工人們陸陸續續到來,幾個保衛員故意大聲聊起了新書發行和二手物品贈送等內容,引來許多人關注。
當听說是工人自制的免費報紙《人民日報》,上面還載有有趣的小說以及二手物交換信息,許多人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王哥,我也想要一份!”年輕人興奮地說。
喜歡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