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艘官船搖搖晃晃,緩緩自渡口靠岸。
從船上下來幾個差兵,呼呼喝喝的將碼頭周遭的販夫走卒趕到一旁去,碼頭上先是混亂一陣,很快便有幾個腰間扎著青色綢帶,一身短打的精壯漢子出來維持秩序。
反倒是另一邊幾個正經著差衣的巡河兵丁,拄著長槍歪在一旁看熱鬧,渾然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而這些碼頭周遭討生活的百姓,似乎也頗為信服那幾個系著青色綢帶的人,很快又各自尋了另一處做起生意來,並不曾鬧出什麼紛爭。
那幾人安定了場面,又見是官船,便只是遠遠瞧著,並不近前打攪。
賈雨村仍在船內安坐,並不急著出去,只是伸著脖子往外瞧了瞧。
他此番南下,要拿的人乃是河南一地的文官領袖,從二品的高官,若在平日里相見,雨村少不得恭維親近兩句,但此番既是要做這“惡人”,那便不妨也作出一番大公無私的姿態來。
他自京師南下,這一路走的並不急切,反倒是在臨近開封之時,才陡然加快了腳步,避開沿途查探的布政使司差役。
日後若在奏疏上不經意間代過一筆,便可稱作驕兵之計,也好在陛下心里落個“足智多謀”的形象。
也正是因他此舉,碼頭上才不曾被提前清空,好在有幾個差吏連日里等候于此,此時連忙入城去稟報,雨村也並不專門叫人攔阻。
案子已是鐵證如山,再翻不出什麼浪花來,自己做這一番姿態,表一表態度已經足夠,但若真就這麼進城,未免也不夠體面,眼下等上一等倒也已經無妨。
終究不可寒了同僚們一片親近之心吶。
只可惜此番雖奉旨南下,卻未得欽差專權之任,終究是美中不足,不能比先前靖遠伯下揚州來的 赫生威。
但好在開封富裕,也不下揚州多少,勉強也算可以相提並論了
雨村微微嘆了口氣,抬眼望著碼頭不遠處一桿高高揚起的青色大旗,微微皺起眉頭,喃喃念了一句
“伏波幫”
冷子興在一旁忙問道
“大人竟知道這伏波幫?這幫派沿河而生,江流運河兩岸,繁盛稠密之處,皆能見此青旗,若論起人數來,著實已是一方不小的勢力,各地行商來往見了,多少是要敬著些。”
他如今已投了雨村麾下,一邊打理著自家的古董生意,一邊為雨村出謀劃策,因他是故人,又熟知京師風土,更兼為人老練沉穩,頗受雨村重用。
雨村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捋著頷下幾縷長須,頗顯得高深莫測道
“自然听過,這伏波幫,本是林如海林大人,在揚州為行鹽法,與鹽商放對之時,所打造出來的一柄利器。
如今林大人賦閑榮養,看來這柄利器,是已交到他弟子手中了,靖遠伯入了行伍,這伏波幫也比先前在揚州所見,愈添了幾番鋒銳啊。”
冷子興神色一變,連連嘆道
“原來竟是如此,先後有林大人與靖遠伯為倚仗,這樣大的靠山,難怪這伏波幫的發展,堪稱一日千里。
大人不是正與靖遠伯有師徒之誼?我觀這伏波幫,已然在碼頭有一言九鼎之勢,此番我等南下,倒正可以倚為助力,若有這些人相助,想來定可事半功倍。”
雨村微微一怔,緩緩點頭,面上的神色卻寡淡幾分,心里暗恨
‘果真是世家大族,方才有此便宜,似我這寒門之屬,十年寒窗苦讀,縱有鴻鵠之志,一時不慎,也不免蹉跎于小人之手,倘若這伏波幫在我手中,更不知勝過眼下幾許了。’
因而憤然一句
“總是民脂民膏,剝掠生民以奉養己身,鹽商富裕,林大人和靖遠伯在揚州一番辛苦,看來所得多半就是用在這伏波幫上了。
一路行來,所見百姓本多疾苦,似這等損公肥私之舉,本官所不為也,也只可為一時之臂助罷了。”
冷子興懵了一下,雖沒弄明白賈雨村的意思,卻也听出其有幾分不虞,連忙諾諾應是。
如此就在船上等了大半個時辰,那自碼頭奔回去報信的差役將話帶到,開封城里一半兒的官吏忙都騎馬乘轎,打起儀仗來迎接。
從四品的京官,放在京里許是不算什麼,但在這開封一地,卻也足可擺一擺威風了。
到了碼頭近前,一眾官員又恭恭敬敬的問請兩番,雨村等了片刻,不見再有人來,情知其余人必是畏懼溫忠敬官高,不敢得罪。
這倒也不以為意,只是冷笑一聲,便也叫人打起自己的官牌,下得舟船,一通寒暄親熱,各自歡笑,一同往開封城去。
沿途一路所見,多有民眾或是拖家帶口,或是孤身一人,沿途行走,卻並不都往城里去,反倒大半都朝城外不遠處另外一片營帳去了。
雨村不免稀奇,便問其故,開封尹訕訕答道
“這去年底遭了寒災,百姓家中少有積蓄,生計艱難,便多有往如意齋的工坊去務工,好弄口飯吃的。
那工坊離著城池還有好些路,這片營帳便是如意齋用來暫時安置百姓之處,先在這里吃上一頓飽飯,等攢夠了人數,便都一齊領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雨村微微頷首,他本就是窮苦出身,絕非非不通世情之人,寒災一過,百姓家中便是有些積蓄,一冬下來也都吃盡了,況且先前又遭溫忠敬盤剝兩輪,便是能將此人拿下,收上去的銀子,怕也是早都瓜分了,是再難還到百姓手里的。
雖已近春耕,可離著收成的日子卻還遠的很,百姓自然要尋條活路。
雨村也不打算為了這筆糊涂賬,就將開封的官員上上下下全都給得罪一遍,反正已有溫忠敬這個替罪羊在,到時候自然便都是他做的,自己只需等日後陛下降下旨意,抄沒其家產便是了。
那時自己不但可以有一筆好處,若是處置得當,還可再賺一個“青天”之名,豈不是兩全其美?
總不至于類似某個小兒輩,分明是攤上一件好差事,卻不知進退,生生鬧出好大的惡名來,以至于不但無功,反倒降爵受罰,實在可惜。
“就只在洛陽這一處?”
“那倒不是,似洛陽,南陽,幾個州府大城附近听說都有的。”
賈雨村略一盤算,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又指著路邊隊伍之中,一步履蹣跚,大腹便便,分明身懷六甲的婦人問道
“難不成那婦人也是要去做工的?若是如此,這得有多少人?如意齋哪里有那許多糧食,竟能安置的下?”
洛陽尹瞅了一眼,搖了搖頭,也顯得頗為感慨
“誰知道呢,听說是如意齋又要開一批分號,正缺人手呢,所以來者不拒,別說是這般有孕在身的年輕婦人,便是七八十歲的老者,四五歲的孩童,他們也肯要。
至于糧食,似是自海外夷國販運而來,還是王家的船隊幫著轉運至此,也不知是真是假。
但此舉總是一件好事,不然這些沒飯吃的百姓鬧將起來,咱們可也頭疼。他們既然願意,那就叫他們去操這份心也無妨。”
這本就是官場上做事的道理,雨村也不以為意,緩緩頷首,將轎簾放下,再看一眼不遠處綿延近半里的營帳,眼神里若有所思。
————————
ps(以下內容不佔用正文字數)
昨天又在番茄上找了幾本數據好的紅樓文看,總想著要取取經,其中有與我這本書差不多同期的,也有幾本新出的書。
畢竟數據爛到這種程度,筆者也實無臉面自認寫的有多好了,然而這些數據頗佳的書,卻也叫我無處去學。
幾乎主角全都是“無雙”類,字面意思上的力拔山河,氣力千鈞,足可開山裂石,至于單騎沖陣,七進七出,尸橫遍野,那都是順理成章,不值一提的事情。
若說這是一人成軍,那都顯得太過謙虛,甚至還有拉著軍隊一起不做人,連手底下的小卒子都已經人均萬人敵的,基本上來講,就屬于天下存亡,已經是完全系于主角一念之間的。
然後就是打臉,恐懼,驚嘆,吹捧,打臉一輪一輪又一輪
這總讓我感覺配角很像是npc,不管是高官大臣,皇親國戚,還是下人僕役,智商和手段上都沒什麼差別,只需要驚嘆恐懼,然後被主角像殺雞一樣捏死,再引來圍觀者一輪新的驚嘆恐懼。
主角也不需要考慮太多,只要無腦橫推,因為反派總會在無數次掉進同一條河里。
具體的情景不便去說,否則亦難免有“陟罰臧否”之嫌疑。
或許它真的很爽,但反正我是根本沒有辦法想到這類情節,看的時候也只覺得頭皮發緊,牙根發酸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書的數據總是我的十倍,乃至數十倍。
然而像這樣的“碾壓”式的爽法,坐在電腦前老半天,我也實在是敲不出來,想想終究也只能怨自己不爭氣
——
筆者這本書,倘若只管推進主線,主角造反當皇帝,然後一道聖旨收盡十二釵,其實以本書這個字數,早就已經可以完結了。
而且這本書的收益實在不高,完結開新書,似乎也並無不可。
然而這樣一來,這些女角色則未免太過臉譜化。
至少到目前為止,其他地方不好說,園子戲的內容,我本人翻來覆去也讀過好些遍,大體上其實還算滿意,多少應該是能看得進去。
就筆者本人而言,園子戲這種“小場面”的描寫,相比起推進大主線,其實是要更加難寫的。
要在腦子里面構思場景,人物的對話要合理,做的事情要符合人物地位身份性情,情節的安排要自然,沖突的點要不顯突兀,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渾然天成。
當然筆者有些地方做的仍不夠好,節奏方面可能也有問題,畢竟書的數據太差,有時候也不免心急煩惱。
但至少書中的這些女角色,黛玉,鳳姐兒,寶釵,香菱,晴雯,綠衣,迎春,探春看到這里,應該來說,或深或淺,或正面或負面,多少還是能叫大家有個粗淺印象的吧。
倘能如此,也足可叫我稍感安慰了,只獨恨刪減太多,未免有些妨礙了大家的觀感,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另外不要再急著玉佩的事情了,我記著呢這東西挖出來要不了幾章就真完本了
最後倘若大家情願的話,煩勞幫忙推推書,多發一發書評,如果能是好評就更好了捏~筆者在此感激不盡。
最後,鄭重感謝一直支撐筆者寫到這里的讀者大大們。麼麼噠。
今天還是兩章五千字,勉勉強強也算補了一章了吧。(撓頭)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