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衡大勝亂軍的消息在京中迅速傳開,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一時幾乎是街頭巷尾,無處不聞這位棄文從武的林將軍大名。
口口相傳之間,似乎去年那位跨馬游街,風流瀟灑的探花郎,如今已變成了一位身騎白馬,手持長槍,在亂軍中七進七出,取亂軍首級,堪比趙雲的猛將。
甚至有人拿當年霍去病初出茅廬,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長驅直入兩千里,一戰擒獲匈奴大相之事來類比。
一時間這位新鮮出爐的“林將軍”,在京中聲名鵲起,幾乎無人不知。
...
城外工廠。
錢旋和孫機兩人躲在房里。
“我說,你這是不是有點過了?”
“過?哪里過?”
“就這幫五通教搞起來的亂軍,能跟匈奴比?”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叫京師百姓,甚至是天下百姓,清楚的明白,公子能文能武,絕非常人。
當然,這本來也是事實。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還講究這些細節,大伙都听個樂呵罷了。
況且這就是公子自己的要求。借冠軍侯的名聲,正好抬一抬公子的名望。”
“算了,這事我也不懂,那個甦誦的資料都在這兒,你瞧瞧。”
孫機拿在手里,稍稍翻閱兩眼。笑道︰
“喲,倒還真是個清官來著,只是這個愛好不太好,瞧著挺正經的人,怎麼愛往邪路上走呢?
你從哪弄來的這東西?”
錢旋嗤笑一聲︰
“這甦誦倒是嚴于律己,只是他那幾個清客相公,可沒少打他的名頭再外收銀子。
原本是備了一千兩銀子,結果談了一圈,五百兩就買來了。
這玩意兒夠用?不需要再查一查?”
孫機笑著擺擺手︰
“三哥放心,這就夠用了,做御史,最重要的就是風評,朝野間對御史的道德要求也最高,御史風聞奏事,一個風評好的人,說出來的話才可信。
御史既受著名聲的庇護,自然也受名聲的束縛。
有這東西,壞了他的風評,他就算還能做御史,從此也失了威信,不會再有人听他的了。”
錢旋點點頭,見孫機心中有數,便也不再多說,直接從窗戶里翻身出去。
孫機也不留他,又細細瞧著手里的資料,時不時嘖嘖稱奇,旋即想了想,招來一個心腹,將剩下的資料遞過去,耳語幾句......
......
楊宅,書房。
“時無英雄,竟叫豎子成名!衛川和馮唐都是干什麼吃的!倒被一個小兒比了下去!連我都替他們覺得羞恥。
首輔大人可曾听聞這些日子世面上的傳言?那些市井愚民竟然將那豎子與冠軍侯相提並論,簡直不知所謂。”
楊松懶散得靠在椅子上,仍是半眯著眼,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樣,任由甦誦在一旁走來走去,也不接話。
甦誦唱了半晌獨角戲,臨了又道︰
“這小兒此番雖得勝,卻也損兵折將,若叫我說,不過功過相抵罷了,陛下一直對四王八公一系有些忌憚,不如我叫人使話,將這小兒與賈家綁在一起,彈劾其結黨,首輔大人以為如何?”
楊松斜睨他一眼,呵呵笑道︰
“這有什麼用處?武將難道還有不結黨的不成?
那孩子棄文從武,雖是糊涂了些,到底是陛下親口允準,不想他倒還真就能打勝仗,正顯得陛下英明。
如今陛下心里正在得意的時候,你此時再怎麼彈劾那孩子,陛下都听不進去的。”
“難道就由著這小兒得意不成?這小兒師從林如海,怕是也學了那一身的壞脾氣,如今林如海在揚州,將鹽政搞得一團糟。
雖是國庫里每年多收了些銀子,卻攪得江南百姓不得安寧,鹽工頻頻鬧事,此正是他林如海施政不當之故。
若再叫這小子也被陛下重用,還不得將這大乾天下攪個一團亂。
大皇子每每听聞江南百姓疾苦,都忍不住暗自垂淚,只是礙于陛下的顏面,不好直說。也只得請首輔大人想個辦法才是。”
楊松聞言,眼神有些淡漠的瞧了甦誦一眼,嘆了口氣道︰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瞬息萬變,又哪有真正能常勝不敗的將軍?
大皇子心系黎民,自然是好事,只是也不必太操切了些。
那孩子既從了軍,又這般能打,也是我朝的福氣。
說不準來日,我大乾真多出個冠軍侯來,不也是一段佳話?
陛下的意思是,要給那孩子先升到總兵,咱們是做人長輩的,雖盼著後輩好,不免嚴格了些,也不能真扯晚輩的後腿。
像這等關鍵時候,還是要再推他一把才好。”
甦誦一急,正要繼續開口勸說,忽然又愣了一下,旋即笑道︰
“大人說的正是,下官明白了。
河南府,開封府卻還亂著,這位林將軍既有這般才能,正該繼續為國效力才是。”
楊松閉著眼楮,微不可察的點點頭,甦誦行了一禮,告辭而去,一出楊宅,面上便又是一副正氣凜然的御史形象。
待甦誦離開,書房外進來一老僕,湊到楊松耳邊說了幾句話,楊松微微一怔,瞧著甦誦離開的背影,緩緩搖了搖頭。
又瞧著自己已經滿是皺紋的雙手,深深得嘆了口氣︰
終究是老了啊,若能年輕哪怕五年,又何必這般瞻前顧後......
既入了武職,若果真能站得住腳,往後就留在武人里吧。
這文官治國理政的事,就不要再摻和了。
...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