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經很深了,可實驗室的燈還亮堂堂的呢。小王就站在控制台那兒,眼楮瞅著胡逸把那三組標著“無效訓練集”的數據一股腦兒全給清空了,他的眉頭就緊緊地皺起來了。
“你真打算從頭再來啊?”小王問道。
胡逸呢,很堅定地點點頭,眼神那叫一個堅決︰“不是人工智能學不會共鳴這玩意兒,是咱們還沒教給它啥叫真誠呢。”
這話在屋子里飄來蕩去的,就跟個宣言似的。
這時候錢博士推門進來了,手里拿著一摞報告,臉上滿滿都是疲憊,還帶著不耐煩的神情。
“你們這純粹是在浪費時間啊。”錢博士說話的語氣冷冰冰的,“我知道你想證明人工智能能弄出有感情的作品,可實際情況是,現有的算法根本就抓不住人類那些復雜的情緒變化。你現在搞的這個‘采集真實聲音’的事兒,听著挺浪漫的,其實一點科學依據都沒有。”
胡逸也沒跟他爭論,直接就打開系統界面,調出了一個音頻文件。
“來,听一下這個。”胡逸說道。
這時候屋子里就安靜下來了,就只听到從揚聲器里傳出來一段又低又啞的聲音。“想當年啊,我就在戰場上呢。就眼睜睜地瞅著戰友倒下去了,他那手里啊,還緊緊攥著未婚妻的照片呢。”
老人說話的時候,聲音都哽咽了,就好像是從半個世紀以前的戰火硝煙里直接鑽出來的一樣,特別能打動人的心。
過了沒幾秒鐘,揚聲器里就傳出了那種聲音,就像嬰兒第一次喊“媽媽”的時候,那嗓音又有點發顫又特別清亮。緊接著呢,又听到一對老夫妻在廚房里頭小聲地嘮嗑,說的都是年輕時候的那些事兒,那笑聲里滿滿的都是歲月沉澱下來的那種溫柔勁兒。
錢博士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本來那眼神冷得很,現在也有了一絲動搖。
“這些……都是真事兒?”他小聲地問。
“那可不,每一秒都是真的。”胡逸回答說,“我現在可不用那些現成的音樂訓練模型了,我得從根兒上開始。咱人最真實的感情表達,那才是音樂真正的源頭啊。”
錢博士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就走到電腦跟前,手指頭在鍵盤上 里啪啦地敲得飛快︰“你要是真打算讓人工智能學會識別情緒,光靠這些充滿感情的小片段可不行。咱得搞出一套全新的情緒識別算法。”
他抬起頭看著胡逸,眼神里已經沒有那種懷疑了,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和好奇︰“我能幫你優化這個系統。”
胡逸嘴角往上一翹,把手伸了出去︰“那咱合作愉快啊。”
打這之後的三天里頭,整個團隊就開始全力以赴地推進那個新的訓練模塊了。胡逸他自己定了個規則︰人工智能弄出來的旋律,得能讓真人演唱者心里頭有情感波動,這樣才算有效輸出呢。
頭一回測試,沒成。
人工智能弄出來的那個旋律啊,太理性了,沒什麼靈魂。試唱的人听完就淡淡地講了句︰“倒是挺干淨的,可就是沒感覺。”
第二次呢,算是勉強能行吧。
旋律的結構倒是完整的,情感起伏也稍微有點層次了,可還是讓人感覺像是在听別人的事兒似的。
到了第三次,有個年輕的女歌手進了錄音室。她戴上耳機,輕輕閉上了眼楮。
這時候人工智能播放的旋律就慢慢出來了。剛開始的時候她還能穩得住,可等到副歌部分一到,她呼吸就開始變急了,眼眶也慢慢紅起來了。
“停一下……”她冷不丁地開了口,聲音都有點哽咽了。
工作人員都懵了,不過胡逸可沒去打斷。
過了幾分鐘呢,女歌手又重新戴上耳機,把整首歌都錄完了。
錄完的時候,她摘下耳機,把眼角的淚痕擦了擦,小聲說︰“這可不只是旋律啊……這是我听過最有溫度的歌。”
就在這時候呢,張老師也被請過來听這個人工智能共創作品的最新版本。
他呀,一直就反對人工智能參與創作,覺得這是對傳統藝術的一種褻瀆呢。可當他听到那段人工智能根據老兩口日常嘮嗑生成的溫柔民謠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那歌詞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你還記得咱家那盞燈不?你說它太舊了,我講它照亮了咱倆的青春呢。”
旋律暖得就像剛出來的太陽似的,一下子就好像把人帶回到那種煙囪冒煙、整天圍著柴米油鹽轉的日子里去了。
張老師慢慢地點了點頭,說話的語氣難得這麼溫和︰“這回啊,它可不只是照著樣子學了,而是在回應呢。”
在會議室里,李教授瞅著屏幕上不斷蹦 的數據,沒忍住就感慨起來了︰“說不定啊,咱們正在看著一個新的時代要來了。”
胡逸站在窗戶邊上,眼楮看著遠處城市的燈光,心里從來沒有這麼清亮過。
回到系統後台之後,他弄了個新的公開征集活動頁面,名字就叫“人間聲音采集計劃”,還把初步篩選的機制給設置好了。
接著呢,他就在社交平台上發了條動態︰
【最感人的一句話 在你的生活里,有沒有那麼一句話,讓你一輩子都忘不掉?
可能是親人快不行的時候給你留下的一句叮囑,可能是愛人跟你分手時候說的最後一句話,也可能是一個陌生人的好心話。
把你的語音傳上來吧,咱們一塊兒打造一個最真實的人工智能音樂世界。】這帖子剛發出去啊,一下子就在全網炸鍋了。
就兩個小時的工夫,評論區就擠進來上千條留言呢。
有人說︰“我想把我媽臨死前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傳上去。”
還有人講︰“我有個朋友,地震的時候孩子沒了,她說直到現在還總能听見那天孩子的哭聲在耳邊響呢。”
也有人說︰“我奶奶都九十六歲了,她每天早上都會跟我爺爺說,‘今天也得好好活著呀。’”
每一條留言那可都是一段實實在在的人生啊,藏著的都是深深的感情呢。
胡逸就坐在電腦前面,看著投稿的數量蹭蹭往上漲,嘴角就忍不住往上翹了翹。
這才是他心里頭真正想要的音樂世界啊,一個靠著真實感情搭起來的世界。
“最動人的一句話”這個征集活動一發布,就跟燎原大火似的,一下子在全網蔓延開了。
才短短兩天,上傳的聲音片段就超過五萬條了,每一個片段都帶著一個故事,有高興的、有難過的,感情有特別濃烈的,也有藏著掖著的,反正都是真事兒。
胡逸就坐在電腦前,耳機都戴了整整八個小時了。
他就一條一條地听,一點都不嫌麻煩地篩選著。
系統後台雖然自動給標了情緒波動的曲線,不過他大多數時候都是靠著自己的直覺和共情能力,去判斷哪段聲音是真能打動人心的。
他說︰“這段,留著。”“這背景音里有風聲和雨聲呢,那情感老真實了,這個也得留著。”
“還有這麼一段啊,一位父親在機場送孩子的時候,低聲說了句‘在外面照顧好自己’。這可不單單是告別呀,這里頭滿滿的都是牽掛呢。”
他給五十個聲音片段都打上了星標,每個片段背後都是有故事的,都充滿了人情味兒。
這時候小王走了進來,瞅見屏幕上整整齊齊排列著的音頻列表,眉毛輕輕挑了一下,問道︰“你自個兒篩選啊?沒交給ai先處理處理?”
胡逸笑了笑,把耳機摘了下來,說道︰“有些東西啊,我自己都沒把握能不能被算法給認出來,那就更不能讓機器先替我拿主意了。”
小王沉默了一會兒,冷不丁地說︰“測試場地那邊剛把新版本試听結果統計完。”
胡逸抬起頭看向他。
“好評率頭一回超過70了。”小王的語氣難得這麼溫和,“我干這行以來啊,頭一次听到有人說‘這首歌听得我都哭了’。”
這話就像一顆小石子扔進了湖里,在胡逸的心里泛起了層層漣漪。
“不是它學會了跟人共鳴。”胡逸眼楮盯著屏幕上緩緩滾動的數據流,聲音平靜又很堅定,“只是它開始知道尊重了——那些藏在咱們心底的聲音,可不能被當成冷冰冰的數據訓練集啊。”
小王就這麼看著他,好長時間都沒說話。就在這個時候呢,張老師又一次走進了工作室。
這一回啊,他既沒皺眉頭,也沒提出啥疑問,就那麼安安靜靜地坐了下來,順手拿起一份最近剛出來的ai共創作品的譜子。
他小聲嘀咕著︰“這旋律的結構還挺穩當的,到副歌的時候啊,情感明顯是一層一層往上遞進呢……”突然,他抬起眼楮看向胡逸,說︰“我想試一下,就用這個模式,跟它一塊兒寫一首完整的歌。”
胡逸馬上回答︰“行啊,沒問題。”
他倆可不知道呢,這歌啊,以後是能把音樂界的格局都給改變了的。
胡逸心里頭呢,已經悄悄冒出《誰在唱歌》這個歌名了,不過他沒把這名字說出來。為啥呢?因為現在啊,這事兒才剛剛開了個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