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

第240章 翻譯戰,從無到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太難得了的炎哥 本章︰第240章 翻譯戰,從無到有

    胡逸推開辦公室玻璃門的時候啊,那晨霧還沒散干淨呢。

    他手里緊緊握著剛打印出來的專家名單,因為太用力了,指關節都有點微微泛白。咋回事呢?昨晚系統蹦出來個“跨文化協作度”達標提示,他就熬了大半夜,挑出了最合 適的兩位學者。一個是研究法國文化的專家露西,還有一個是日本文化研究員山本。

    “林姐啊,幫我接一下巴黎的衛星電話。”他把名單往助理桌上一放,眼角余光瞅見小趙抱著一堆各國語言的音樂繪本沖進電梯了,“等會兒讓技術部把露西教授近三年的論文發到我郵箱里啊。”

    電話接通的時候,露西正站在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里呢。

    她的亞麻裙被風吹得呼啦呼啦響,背景里還傳來手風琴咿咿呀呀的聲音。她用法語說呢,那法語還帶著南法特有的卷舌音︰“胡先生啊,我剛拒絕了里昂音樂學院的終身教職呢。不過你說要給北非難民營的孩子們編音樂教材……”

    “可不只是教材哦。”胡逸看著窗外剛冒芽的梧桐樹,腦海里不斷浮現系統獎勵的“兒童音樂感知曲線”,“是要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唱出自己的旋律呢。”

    露西的呼吸一下子就重了︰“行,下午三點,我會到你的會議室。”

    掛了電話十分鐘之後,山本的視頻請求就彈出來了。有個日本學者,正跪在京都老茶館的榻榻米上呢。他跟前擺著個漆盒,盒里整整齊齊地放著十二根尺八竹管。他對胡逸說︰“胡桑啊,我得確定教材里得有雅樂的‘呂旋’調式。”說完,他推了推自己的金絲眼鏡,那鏡片後面的眼神啊,就跟茶道里的竹杓似的,特別精準。他還說︰“現代音樂就像是浮世繪的顏料,可傳統樂理才是那張畫紙呢。”

    胡逸就調出了系統生成的“東亞五聲音階適配表”,然後說︰“我這兒有個江戶時代民謠和現代流行曲的和弦對比分析,說不定能給您點啟發。”

    山本的手指就停在尺八上不動了。

    他彎下身子,湊近屏幕,眼楮盯著表格里密密麻麻的音符標記,喉結還上下動了動,接著就說︰“我訂今晚的機票。”

    過了三天,會議室里的橡木桌上,被各國的資料堆得像小山似的。露西的波點絲巾從攤開的《法國青少年音樂偏好調查報告》上掃過,她的指尖猛地用力,重重地敲在寫著“87偏好電子舞曲”的那行字上,大聲說道︰“現代元素必須得保留啊!這些孩子的手機里哪有什麼三味線,有的可都是tiktok!”

    山本“啪”的一下就把《日本傳統樂器圖鑒》給合上了,從書頁中間飄出來一片唐楓葉做的書簽。他有些激動地說︰“但是他們的血液里流淌著能樂的節奏啊!連尺八的‘虛吹’技法都不講,這還能算是日本的音樂教材嗎?”

    胡逸旁邊的咖啡杯在桌上留下了一圈水痕。

    他看著露西那泛紅的耳尖,這是她一激動就會有的表現。又瞧見山本緊緊攥著圖鑒,指節都泛白了,上次在東京博物館的時候,他也是這樣緊緊護著平安時代的琴譜呢。

    突然,系統震動了一下,那提示音輕得就像一片羽毛飄落似的︰“文化沖突值到達臨界點了,觸發‘調和模式’。”

    “停。”胡逸站起身來,按下了投影儀的開關。

    就在會議室暗下來的那一瞬間,非洲鼓的鼓點就像暴雨一樣,“ 里啪啦”地砸進耳朵里。

    畫面里,那些黑皮膚的孩子們正把塑料桶當成鼓,跟著手機里放出來的電子樂搖晃著身體;下一秒呢,鏡頭就切換到了京都的花見小路,藝伎們穿著木屐走路的聲音和尺八發出的嗚咽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再一切換,巴黎街頭的流浪歌手抱著吉他,可唱的卻是普羅旺斯老農教給他的牧歌。

    “露西教授說的呀,那是孩子們的現狀。”胡逸的聲音摻和在音樂里頭,他說︰“山本先生一直堅持的啊,那是他們的過去呢。”說著,他就把系統生成的“音樂基因圖譜”給調了出來,只見綠色的線條在“現代節奏”和“傳統音階”之間交錯著,就像織成了一張網似的。“可是教育呢,得讓他們站在過去的基礎上,去感受現在的氣息呀。”

    露西把絲巾摘了下來,輕輕蓋在調查報告上。她眼楮盯著屏幕里跟著牧歌跳舞的巴黎少年,眼神里那種犀利勁兒一下子就變得柔和起來,就像春天的水似的,然後她說︰“說不定啊,可以在電子舞曲的節拍當中,加進去一段普羅旺斯風笛的旋律呢。”

    山本把唐楓葉撿起來,夾到剛剛拍響的圖鑒里面。他翻開系統給的對比分析,手指停在了“江戶民謠與j  pop和弦重合度63”這一行,說道︰“要是在尺八的章節後面,再加一個用現代吉他模仿虛吹技法的練習……”

    會議室里早晨的陽光慢慢照過桌角的時候,露西用口紅在白板上歪歪扭扭地畫了個太陽,山本呢,就用尺八在便簽上寫了“和而不同”這幾個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胡逸瞅著系統進度條跳到了50,冷不丁就想起自己十七歲那年在琴行擦琴的時候,顏悅指著他跑調的練習曲笑話他︰“你這五音不全的家伙,給我提鞋都不夠格兒呢。”

    過了三個月,在肯尼亞草原的鐵皮教室里,胡逸就蹲在泥地上了。有七個孩子,身上裹著馬賽布呢,正一邊拍著手,一邊用胡逸改編過的斯瓦希里語童謠唱著︰“姆瓦里那是神的意思)的歌啊,在鼓里頭呢,在風里面呢,也在咱們的喉嚨里——”

    這時候,有個扎著髒辮兒的小女孩,突然伸手拽住了胡逸的衣角。這小女孩兒啊,指甲縫里還沾著草汁呢,手里舉著個用棕櫚葉折成的小喇叭,仰著頭問胡逸︰“胡老師,這個小喇叭能吹出咱們的歌不?”

    胡逸就接過了那個小喇叭。當那清亮亮的音調,跟遠處傳來的牛鈴聲混在一塊兒,飄向藍天的時候,他冷不丁就想起系統獎勵里的那句話了,就是“那些沒被人听到的歌聲啊,才是最最珍貴的曲譜呢”。

    他眼角感覺有點熱乎乎的,就笑著給小女孩調整了一下喇叭的角度,說道︰“能啊,這吹出來的聲音啊,比啥鋼琴聲都好听呢。”

    這時候,他口袋里的手機震動起來了。他擦了擦手,把手機拿出來點開了那條匿名短信,只見上面寫著︰“別忘了,你可是被拋棄過的。”那字寫得歪歪扭扭的,就像是用左手寫出來的一樣。

    胡逸看著那些孩子們追著小喇叭跑遠的背影,突然就笑了。他翻出通訊錄,找到了那個標著“a國教育部”的號碼。就在三天前啊,對方給他發了一張衛星地圖,在地圖上圈出了一個被火山灰蓋著的村莊呢,還備注說︰“這個村子里的孩子啊,都已經有十年沒听過歌聲了。”

    然後他就對著對講機說︰“小趙啊,你再把去a國要帶的疫苗清單檢查一遍。”早上的風一吹,他額頭前那些碎頭發就飄起來了。這時候,老遠的地方傳來孩子們唱歌的聲音,那些孩子唱得都跑調了,不過聲音倒是清亮得很。對了,得讓技術部把衛星設備準備好啊。咱們打算在火山腳底下建第一所海外音樂學校呢。

    喜歡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請大家收藏︰()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方便以後閱讀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第240章 翻譯戰,從無到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第240章 翻譯戰,從無到有並對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