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

第80章 文化沖突,巧言化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太難得了的炎哥 本章︰第80章 文化沖突,巧言化解

    飛機降落在伯爾尼機場時,胡逸的西裝口袋里還揣著首站粉絲塞的糖果,糖果的包裝紙在口袋里摩挲,發出細微的沙沙聲,觸感帶著一絲柔軟。

    艾麗拖著兩個登機箱跟在他身後,忽然扯了扯他的袖口︰“胡老師,接機口好像有情況。”

    胡逸隔著墨鏡望向出口處的落地窗,瞳孔猛地收縮。那透明的玻璃窗外,三十多個舉著標語牌的人堵在通道盡頭,最前方的男人舉著擴音器,白底黑字的牌子在陽光下格外刺眼,上面寫著“外來文化侵略者滾出去”,牌子上的字跡如同利刃,刺痛著胡逸的雙眼。

    他認出領頭人照片里那張留著絡腮胡的臉——大衛•霍夫曼,當地文化保護協會會長。

    “請走貴賓通道。”地勤人員擦著冷汗跑來,胸牌在奔跑中歪到鎖骨位置,他急促的呼吸聲清晰可聞,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地面上,發出輕微的聲響。

    胡逸扯下墨鏡時,听到抗議人群爆發出尖銳的口哨聲,那聲音如同一把把尖銳的針,刺向他的耳膜。大衛的擴音器里傳來變調的德語,玻璃幕牆將刺耳聲浪折射成扭曲的波紋,仿佛能看到那聲浪在空氣中翻滾。

    演出場地外的梧桐樹在夜風里沙沙作響,樹葉相互摩擦的聲音,如同低低的嘆息。胡逸攥著保溫杯,杯身的溫度透過手掌傳遞過來,帶著一絲溫暖。他站在消防通道口,看見工人正在拆除剛搭好的舞台桁架,金屬踫撞的聲音在夜空中格外響亮。

    “他們說許可證有問題。”場務組長把扳手摔在工具箱里,金屬踫撞聲驚飛了樹梢的夜梟,夜梟撲騰翅膀的聲音在黑暗中顯得格外突兀。

    第二天上午十點十七分,胡逸推開文化保護協會掉漆的木門,木門發出“吱呀”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屋內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那是古老樂器和木質展櫃混合的味道。

    大衛正在往展櫃里擺放陶土制成的傳統樂器,听到腳步聲頭也不抬︰“你們中國人有句老話,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的編曲里用了瑞士長號。”胡逸掏出手機,播放改編版的《雪線》。混音器里確實飄出阿爾卑斯號角的蒼涼音色,但很快被電子鼓點覆蓋,那音色在空氣中回蕩,帶著一絲悠遠和神秘。

    大衛突然抓起展櫃里的牛鈴重重砸在玻璃台面上,清脆的鈴聲和玻璃破碎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驚得窗外鴿群撲稜稜飛起,鴿群振翅的聲音如同狂風呼嘯。

    “這叫文化雜交!”大衛的絡腮胡隨著怒吼顫動,“你們這些流行歌手,就像往葡萄酒里摻可樂的野蠻人。”他身後的會員們發出哄笑,有人用德語說了句俚語,胡逸听出是髒話,那難听的話語如同惡臭的氣味,彌漫在空氣中。

    當晚的本地新聞用了極具沖擊力的標題。鏡頭里胡逸被潑了半杯咖啡的襯衫格外刺目,咖啡的顏色如同墨汁般濃稠,散發著苦澀的味道。大衛對著麥克風痛心疾首︰“我們不能讓商業演出玷污百年音樂廳。”艾麗關掉電視時,遙控器在茶幾上打滑摔落,電池蓋彈飛進床底,塑料踫撞的聲音在安靜的房間里顯得格外響亮。

    胡逸站在酒店22層的落地窗前,看著樓下舉著火把游行的隊伍。火光在防彈玻璃上投出扭曲的倒影,讓他想起首站慶功宴上搖晃的香檳。那火光如同跳躍的精靈,閃爍著熾熱的光芒,烤得玻璃微微發燙。手機在掌心震動,第37通未接來電顯示著贊助商的名字,手機震動的觸感如同一只無形的手,輕輕拉扯著他的心。

    胡逸望著那游行的隊伍,心中滿是沮喪和焦慮。他覺得自己的努力仿佛都白費了,未來一片迷茫。他緩緩回到房間,躺在床上,雙眼望著天花板,腦海中不斷浮現著那些抗議的場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隨著時間的推移,窗外的喧囂漸漸平息,整個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

    凌晨三點,清潔工推著吸塵器經過走廊,吸塵器的轟鳴聲打破了夜的寂靜。胡逸突然從床上坐起,床頭櫃擺著的礦泉水瓶被踫倒,水流浸濕了那張寫著演出地址的便簽,水的涼意透過手指傳來,那濕漉漉的紙張觸感黏膩。

    墨跡暈染開的瞬間,他瞥見背面若隱若現的燙金徽章——市政廳文化事務處的標志,那金色的光芒在微弱的燈光下閃爍,如同希望的曙光。

    窗外傳來晨禱的鐘聲時,胡逸正蹲在浴室地磚上拼湊被撕碎的宣傳冊。拼到第三塊碎片時,他的手指突然頓住。某張老照片角落里,褪色的石雕圖案與歌詞系統昨天剛獎勵的樂譜水印驚人相似,那石雕圖案的紋理粗糙,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晨光穿透酒店紗簾時,胡逸已經坐在市立圖書館的微縮膠片機前。泛黃的《阿爾卑斯民俗考》第217頁,石雕圖騰旁潦草的注釋讓他呼吸急促——"豐收節吟唱調,已失傳"。那紙張的觸感陳舊而干燥,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霉味。

    手機屏幕亮起,歌詞系統的金色進度條停在87。昨夜拼湊出的殘缺樂譜在系統解析下,正緩慢生成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那音符仿佛在空氣中跳躍,發出悅耳的聲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老師,市政廳送來的加急文件。"艾麗抱著牛皮紙袋沖進來,發絲間沾著未化的雪粒,雪粒的涼意透過發絲傳遞過來,帶著一絲清新。

    胡逸抽出文件時,一枚青銅書簽滑落在地,正面刻著市政廳文化事務處的鷹隼徽章,那青銅的質感冰冷而沉重。

    大衛再次見到胡逸是在次日下午的排練廳。空蕩蕩的觀眾席上,胡逸正在調試瓖著牛鈴的電子合成器。"听說你租用了聖加侖修道院的古鐘?"大衛抱著手臂站在陰影里,絡腮胡上還沾著啤酒沫,啤酒的氣味在空氣中彌漫,帶著一絲苦澀。

    "不是租用。"胡逸按下播放鍵,十六世紀銅鐘的嗡鳴從音響里傾瀉而出,與電子音軌踫撞出奇異的和諧,那聲音如同洪鐘,震撼著人的心靈。"是修復。"

    大衛的手指無意識摩挲著座位扶手上的雕花,那雕花的紋理細膩,觸感光滑。

    投影幕布亮起時,失傳百年的豐收節吟唱調水印,正與胡逸新譜的旋律嚴絲合縫地重疊,那光影的交錯,如同夢幻般美麗。

    場務抬進來的十二面傳統手鼓,鼓皮上印著當地兒童畫的太陽圖騰,那鮮艷的顏色在燈光下格外耀眼,鼓皮的觸感緊繃而富有彈性。

    深夜的改裝卡車里,胡逸嚼著能量棒看工人安裝全息投影設備,能量棒的味道香甜而濃郁,在口中散開。

    艾麗舉著平板沖上車︰"大衛的助理剛來電,他們同意觀摩彩排。"

    彩排安排在次日下午三點。

    當大衛推開劇院側門時,穹頂的激光束正掃過懸浮在空中的阿爾卑斯山脈全息圖,那激光束的光芒耀眼而奪目,如同流星劃過夜空。

    傳統約德爾唱腔突然從四面八方的音響涌出,與胡逸的歌聲在最高音處迸裂成漫天星斗,那聲音如同天籟,讓人陶醉其中。

    胡逸在第四小節加入即興變調時,看見大衛的手杖從膝蓋滑落到地毯上,手杖與地毯摩擦的聲音在安靜的劇院里顯得格外清晰。

    舞台邊緣的霧氣發生器噴出雪松香氣,那香氣清新而宜人,彌漫在整個劇院。機械裝置帶動十二面手鼓自動敲響,鼓點竟與後排樂手演奏的雷蒂亞方言民謠完全同步,那整齊的鼓點聲如同戰鼓,振奮人心。

    次日《伯爾尼日報》頭版,胡逸與大衛握手照片佔據了三分之二版面。

    大衛在采訪中說︰"真正的文化守護者不該是博物館的守門人。"照片背景里,市政廳提供的十五世紀羊皮卷靜靜躺在玻璃展櫃中,那羊皮卷的質感柔軟而光滑,散發著一股古老的氣息。

    演出當晚,胡逸在返場時加唱了德語版的《雪線》。當阿爾卑斯號角的聲音從舞台兩側升起時,前排觀眾里站起十幾個白發老人,他們用顫抖的聲音加入合唱,褶皺的掌心里攥著泛黃的樂譜復印件,那號角聲如同號角,喚起人們心中的激情。

    慶功宴進行到凌晨時,胡逸躲進了消防通道。手機推送的《歐洲文化觀察》頭條標題在黑暗中閃爍︰"東方歌手的文化偽裝?"配圖是他與大衛握手的照片,但裁掉了背景里的羊皮卷,那閃爍的屏幕光線刺得他眼楮生疼。

    艾麗找到他時,他正盯著消防栓玻璃上自己的倒影。遠處傳來道具車裝貨的聲響,工人們正在拆卸印著太陽圖騰的手鼓箱,那嘈雜的聲音在黑暗中顯得格外刺耳。

    某個搬運工後腰露出半截紋身,圖案與市政廳文件上的鷹隼徽章驚人相似。

    凌晨四點的酒店走廊,清潔車碾過地毯的悶響與系統提示音同時響起。歌詞系統的金色進度條終于漲到100,但解鎖的新曲譜水印位置,赫然顯示著下個巡演城市的坐標。原來,歌詞系統似乎與巡演有著緊密的聯系,它會根據胡逸在不同城市演出時對當地文化的挖掘和融合程度來推進進度,解鎖對應城市的新曲譜,就像是在引導他不斷探索各地的文化寶藏。

    胡逸將冰鎮礦泉水貼在發燙的額頭上,那清涼的觸感讓他瞬間清醒了許多。窗外,運輸車尾燈在雨幕中拖出長長的紅痕,像極了首爾站慶功宴散場時,粉絲們揮舞的熒光棒匯成的河流。

    】

    喜歡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請大家收藏︰()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方便以後閱讀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第80章 文化沖突,巧言化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第80章 文化沖突,巧言化解並對被打臉後,我靠歌詞系統征服全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