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強和縣委的幾人有點暈。
    這一晚上的驚喜太多,投資、見到宋書記、再見到姚書記,還知道這些背景通天的年輕人。
    姚書記讓說說計劃,周強可不想向前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人都是給王一帆站台來的。
    “一帆鄉長,先講講。”周強拿出打印好的稿子遞給了王一帆,王一帆接過去,但是沒有看,就開始向姚書記和宋書記說這江南投資的方案。
    姚書記和宋書記一邊听一邊記錄。
    十幾分鐘後,王宇沖王一帆點了點頭,指了一下酒。
    姚書記正好看到,說道︰“小宇提醒了,一會再說,我先喝一口。”
    這時,張紅、宋曉佳、張玉霞把熱好的菜又端了上來,“添酒回燈重開宴?”王宇不知怎麼的就想起了這句詩。
    “這酒就是不一樣,我過幾天要回華都開會,你把你壓箱底的給我拿出來,我要嘗嘗。”
    “行,沒問題,就是我不在,您這不已經有了幫手嗎?我表姐已經去我們家吃了好幾次飯,我竟然一次都沒見到過,到時我在不在家,都沒問題,找我二姐就可以了,酒管夠。”
    “哈哈,好,咱說定了。听說你昨天也參加了,你談談你的想法,真實的。”
    “我對姚爺爺是沒有半點私藏,剛才那不算,那是我舅舅和王伯伯藏的。也讓您給收繳了不是。”王宇說。
    “我到鄉上去的時候,那路太難走了。這路能不能修,修了以後能起多大的作用,是我現在想的。一路上過去,沒有幾個村,如果說我們因為幾戶人家而修一條路,那麼同等成本下,我們整體搬遷不是更好?”王宇說了自己的想法。
    “繼續說,有什麼講什麼?”姚書記鼓勵道。
    “我的意思就是在離縣城不遠的地方,整體來規劃一個地方,要避開山腳河流等行洪的地方,把在鄉里零星的人家都給搬出來,或者搬到鄉周邊,形成一個大的社區,這樣鄉里的偏遠的地方看病上學等問題就解決了,也可以進行基礎建設。
    大城市人越來越多,就是有一個規模效應,人一多經濟就會起來,也好發展,如果省里也有這樣的想法,覺得可行,那就可以把一帆哥這個鄉當成試點,我們投一部分,市里和省里都拿一部分。
    接下來就是可以進行經濟作物和水果、中藥材的種植,咱們這兒的西瓜為什麼好吃,這與本地氣候是分不開的。再有就是離省城不遠,一天省城的要消耗多少噸菜,我估計我們一個鄉種都不夠供應,退一萬步講,我們全國有幾十家超市,也有自己的運輸車隊,縣里還有火車站,銷路不是問題。”
    剛才我一帆哥說的是站在鄉里的角度,我說的是站在我們的角度,趁這個機會我也要說明,江南集團不會大包大攬,全管,這不現實,如果雙方能達成協議,錢我們要找第三方審計,第三方監管,不能打入省財政,只要進去,保證過一遍手就會掉一層皮。”王宇說。
    喜歡重回78請大家收藏︰()重回7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