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彪鎩羽而歸後,並未氣餒,而是一頭扎進了重新規劃未來的忙碌中。他深知,僅憑以往那種野路子難以真正站穩腳跟、實現長遠抱負,于是痛定思痛,決定主動向政府靠攏,開啟一場“洗白”之路。
奧德彪帶著誠意滿滿的發展規劃書以及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頻繁出入政府各部門,展開了一輪又一輪深入且艱難的溝通談判。他滔滔不絕地闡述自己能為國家帶來的經濟增長動力,從對南方地區的產業盤活,到如何利用海外關系拓寬貿易渠道,樁樁件件都描繪得細致入微。功夫不負有心人,政府方面在綜合考量他的實力、潛力以及當下復雜的局勢後,終于松口,正式任命奧德彪為南方司令兼國防副司令,當然,與之對應的是奧德彪需每年向政府上繳高達 15的稅收,作為其權責對應的義務,也算是對國家發展資金池的一大助力。
自此,奧德彪搖身一變,擁有了正規編制,成為體制內有頭有臉的人物。為進一步鞏固地位、拓展資源,他率先開啟了外交訪問之旅,第一站便是有著深厚貿易淵源的大夏。在大夏,奧德彪受到了相對熱情的接待,他參觀了大夏先進的工業基地,與各大企業主洽談合作,探討如何深化在能源、制造業等領域的雙向合作,收獲頗豐,不僅簽下一系列商業合作意向書,還與大夏的精英階層建立起初步友誼,為後續往來奠定基礎。
緊接著,奧德彪馬不停蹄奔赴大毛。大毛國豐富的軍工資源一直令他垂涎三尺,此番前來,目標明確。在漫長的談判桌上,奧德彪充分展現商業才能與果斷魄力,面對復雜的軍備技術條款、價格爭議以及供貨周期難題,他周旋應對,毫不退縮。最終,成功達成一筆價值 35 億鷹醬幣的巨額交易,采購清單涵蓋從尖端導彈防御技術到適應復雜地形作戰的常規武器。
這筆交易一經傳出,瞬間在該地區引起軒然大波。奧德彪憑借手中新增的硬實力,一下子在地區博弈中成為關鍵角色,無論是軍事對峙的談判桌,還是經濟合作的協商會,他的話語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化。周邊勢力看待他的眼光從曾經的質疑轉為忌憚,當地的小股勢力紛紛主動尋求合作,以求在奧德彪的庇護或商業網絡下分得一杯羹。奧德彪站在權力與影響力的新高峰,野心愈發膨脹,而他腳下的道路,卻也因各方虎視眈眈而愈發崎嶇,未來充滿變數。
在奧德彪的勢力版圖急劇擴張之下,他所掌控的區域呈現出一片別樣的繁榮景象。隨著加盟勢力如潮水般涌入,地盤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人口匯聚于此,消費活力被徹底激發出來,曾經略顯荒蕪的土地如今處處散發著商業的生機。
奧德彪望著這片蓬勃發展的土地,心中卻有著更深層次的謀劃。他深知,若要真正實現長治久安、持續發展,堅實的基礎設施建設必不可少。于是,他急切地向祁同偉發出邀請,希望這位在漢東有著諸多影響力的人物前來訪問,共商大計。
祁同偉應邀而至,剛踏入奧德彪的領地,便被對方的熱情包圍。奧德彪開門見山地提出,他渴望大力加強當地的基礎建設,從蜿蜒山間、聯通四方的公路,到能夠承載大量物資、加速區域交流的鐵路,再到關乎民生福祉的醫院與學校,無一不是當務之急。並且,奧德彪拋出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合作方案——以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來結算這些建設項目所需費用。
祁同偉帶著這份沉甸甸的合作文件匆忙趕回漢東,深知此事重大,第一時間找到高育良商議。兩人關起門來,在書房中仔細研究文件里的每一個條款、每一項數據,探討其中利弊與可行性。最終,他們達成共識,決定借助老書記的威望與經驗,將文件呈遞上去。老書記接過文件,戴上老花鏡,逐字逐句審閱後,微微點頭,憑借多年積累的人脈與影響力,助力這份方案順利通過層層關卡,遞到了更高層領導手中。
上面經過審慎研究,考慮到這不僅能助力奧德彪區域的發展,對漢東乃至全國的資源戰略布局、經濟多元化拓展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最終同意了這一合作提議。緊接著,由上級部門出面,與奧德彪展開正式、嚴謹的交流溝通,敲定合作細節,確保各方權益得到保障。
此後,源源不斷的礦產資源從奧德彪的地盤運往漢東。漢東憑借自身卓越的工業加工能力,將這些礦產“點石成金”,一系列深加工產品遠銷國內外,為漢東省帶來了巨額的經濟效益。一時間,漢東省的經濟發展數據一路狂飆,各大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就業機會大幅增加,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愈發凸顯,成為各地學習借鑒的典範。但與此同時,隨著合作深入,一些潛在的矛盾與問題也在悄然滋生,考驗著雙方後續的合作智慧與管控能力。
在奧德彪掌控的那片土地上,市場呈現出一種奇特卻又極具偏向性的繁榮景象。隨著勢力的穩固與發展,奧德彪對各類物資的需求日益增長,而他唯獨鐘情于漢東的產品,這一偏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在當地商業領域激起千層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地的那些大家族,世代盤踞于此,掌控著諸多產業的上下游鏈條,原本以為奧德彪勢力擴張會給自家商業帝國帶來無限商機,沒曾想卻遭遇這般尷尬境地。他們精心籌備、大肆宣傳自家琳瑯滿目的商品,試圖在奧德彪的采購清單上佔據一席之地,可奧德彪連理都不理。無論是奢華的日用品、精密的機械裝備,還是前沿科技產品,只要不是出自漢東,統統被拒之門外。
有一回,當地最具盛名的某大家族,耗費巨資引進了國外頂尖的工業生產線,生產出的產品性能指標在各項測試中都名列前茅,滿心歡喜地帶著樣品去拜見奧德彪,以為勝券在握。誰知道奧德彪只是瞥了一眼,便冷淡地說︰“我只用漢東的東西,別的地方產的,我信不過。”那家族代表氣得差點吐血,卻又無可奈何。
奧德彪的堅持背後自有他的考量。漢東的產品多年來伴隨著他一路打拼,質量過硬、性價比極高,更關鍵的是,雙方長期建立的信任關系讓他深知漢東企業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而那些大家族雖心有不甘,卻也只能干瞪眼,在奧德彪強大的購買力和堅定決心面前,他們的商業布局一次次踫壁,眼睜睜看著漢東的產品源源不斷地涌入市場,自家的倉庫卻堆滿了滯銷貨,卻毫無辦法,只能暗恨不已,另尋他途試圖打破這一僵局。
喜歡我祁同偉硬剛到底請大家收藏︰()我祁同偉硬剛到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