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會議室懸浮于地球同步軌道的星際議會環形艙內,
張韻博士的指尖正觸動著銀河系懸臂狀的全息星圖。
星圖中央的紅色標記閃爍著1500億光年的坐標參數,
這相當于可觀測宇宙直徑的1.5
各國提案
中國代表李和平博士︰曲率通道躍遷方案
他展示出超弦理論模型︰"我們研發的十一維膜震動調諧器
已能穩定維持0.03光年秒的曲率泡,
建議采用"星際蒲公英"播種計劃——發射包含1億個納米探針的智能雲團,
每個探針搭載真空零點能提取模塊,通過量子糾纏通訊實時回傳數據。"
美國代表回應︰軍事化探測與超維生命體投射
"別忘了1500億光年外的未知威脅可能性",
美國代表約翰•霍金斯調出歷史檔案,
"公元25世紀‘外星激光襲擊事件’導致火星殖民地癱瘓的教訓,
我提議先發射攜帶反物質武器的無人探測艦,
建議采用‘三階段偵查協議’..."
全息影像突然切換為克萊因瓶結構,約翰•霍金斯激活生物芯片︰
"利用我們在γ43星雲發現的超空間生物模板,
可將科考隊意識轉化為高維玻色子形態,
預計12個地球年完成投射——這與nasa當年推遲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異曲同工"
手指無意識敲擊桌面,暗示對技術主導權的志在必得)
俄羅斯代表︰黑洞彈弓計劃
厚重的斯拉夫口音伴隨中子星踫撞模擬畫面響起︰
"在船底座η星雲部署反物質推進器,
借助ngc3324區新發現的微型黑洞引力彈弓,
可將探測器加速至0.999c。"
日本代表︰時空褶皺探測器
縴細的機械臂在星圖上劃出斐波那契螺旋︰
"建議采用自復制納米機器人構建柯伊伯帶規模的干涉儀陣列,
利用時空褶皺效應進行量子成像。
就像解決宇宙總統競選的計票難題,精確度可達普朗克尺度。"
和服袖口中的量子芯片持續計算著各國提案的勝率)
印度︰文明信標解碼
突然插入的梵文數據流擾動全息場︰
"根據在hdd超級地球的考古發現,
該坐標與古吠陀文獻記載的"梵天臍點"高度吻合。
建議先發射包含108種數學基元的黃金唱片,等待主動式回應。"
額頭朱砂痣閃爍著暗物質感應器的微光)
英國代表︰量子觀測者倫理
茶杯與星圖產生量子糾纏現象︰"諸位的方案都忽略了觀測者效應
——1500億光年外的文明可能早已通過馮•諾依曼探測器監視我們。
法德聯合提案︰真空衰變通訊
突然出現的埃菲爾鐵塔與勃蘭登堡門全息模型交融︰
"我們聯合研發的真空相變發射器能創造局域性偽真空泡,
通過改變時空曲率傳遞信息。
但需注意避免引發鏈式衰變——就像處理空間站泄漏事故那樣謹慎。"
雙方代表的手指在桌下完成三次量子加密握手)
隨後,俄羅斯印度提出聯合方案︰生命體同步適應技術
俄羅斯代表奧爾加與印度代表辛格共同提交方案︰
"借鑒hdd超級地球的大氣改造經驗,
我們已開發出基因嵌合型宇航員
——將水熊蟲抗輻射基因與人類神經網絡結合。
建議派遣這類強化人作為先遣隊,他們能承受99已知宇宙射線。"
日英法德技術補充提案
日本︰"采用微型黑洞推進器的納米探測器群可率先抵達,
就像公元6036年總統選舉的高精度票數統計系統,
百萬個探測器通過量子糾纏實時回傳數據。"
英國︰"必須遵守《星際接觸第一守則》,
建議搭載跨文明語言學ai,參考復活節島古文字破譯模型。"
法國︰"藝術基因庫不可或缺!攜帶地球文明全息檔案,
包括從原始洞穴壁畫到量子藝術的340億件作品。"
德國︰"根據暗能量分布模型,需重新計算航線上的空間曲率,
現有躍遷坐標誤差率可能高達0.003..."
經過大家多方討論,總結如下︰
技術矛盾焦點
能源需求︰美國方案需消耗整個獵戶旋臂的暗物質儲備約1056焦耳)
時間悖論︰俄羅斯方案將導致探測器的相對論時間膨脹達到1
倫理危機︰日本納米機器人可能觸發銀河級灰蠱災難
政治博弈︰中國提議的探針雲包含隱性文明評估系統
【技術細節】
星際距離︰1500億光年暗物質曲速引擎理論值)
探測設備︰第12代偵察艦隊搭載暗能量傳感器)
通訊延遲︰實時全息投影通過量子糾纏中繼站)
【倫理爭議】
法國代表︰"是否該先與該星球原住民溝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德國代表︰"建議啟動《星際接觸公約》第23條"
俄羅斯代表︰"他們連電磁波都沒有,可能處于青銅器時代"
【技術挑戰】
能源︰需要1000年持續輸出的戴森球級能量
導航︰需穿越12個暗物質漩渦帶
生存︰人類基因改造需適應0.98g重力環境
【未來展望】
美國代表︰"這將是28世紀的"新大陸",但需要《星際馬關條約》式協議"
中國代表︰"建議成立"地球聯邦星際委員會",采用區塊鏈式決策系統"
日本代表︰"我們的水下城市技術可改造該星球海洋生態"
【鏡頭語言】
特寫︰張韻博士的防護服左胸繡著"嫦娥工程7000"字樣
全景︰環形會議室外的太空港,曲速飛船正在充能
轉場︰星雲圖中的k7856突然閃爍,全息投影出現數據亂碼。
注︰該場景融合了曲速引擎、量子通訊、生態改造等科幻元素,
通過各國代表的微表情和動作細節,暗示28世紀的星際政治格局。
建議在影視化時采用動態粒子特效呈現星雲圖,用冷色調燈光突出太空艙的金屬質感。)
決議形成
經過72小時量子糾纏會議主觀時間感知壓縮為7.2分鐘),最終通過《跨維度探測公約》修正案︰
采用中國探針雲框架+德國真空加密技術
嵌入英國倫理監管ai核心
在俄羅斯設計的加速軌道部署
由日本維護時空校準系統
設立印度主持的文明接觸委員會
各國代表的全息影像逐漸淡出時,星圖標記突然閃爍出主動響應信號
——暗示該坐標文明可能已觀察地球文明數千年)
喜歡我眼中的宇宙世界請大家收藏︰()我眼中的宇宙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