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與高盛的高級合伙人布蘭登、通用電氣的總裁韋爾奇,就收購 rca 一事簽訂合作協議,由高盛代為出資先行完成對 rca 的收購。
再等待九州工業和通用電氣,按照既定的收購業務,出資購買相應的業務。
陳飛和韋爾奇作為久經商場的巨頭人物,自然深知其中的門道。
他們心里清楚得很,高盛此次出手收購 rca 公司的股份,背後肯定隱藏著貓膩。
恐怕實際的收購價格,遠遠低于布蘭登所報出25 億美元,高盛必定會在中間賺取巨額的差價。
面對這樣明顯的內情,陳飛和韋爾奇卻默契地選擇了保持沉默,誰也沒有去揭穿這個秘密。
對他們來說,能夠以 25 億美元的價格,順利拿下 rca 已經算得上是一筆極其劃算的買賣。
即使高盛在這筆交易中獲利頗豐,但那也是人家,憑借自身的手段和能力掙來的錢,與他們並無太大關系。
再者說,如果換作是他們親自出馬去收購 rca,不僅最終的成交價未必會低于 25 億美元,而且所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勢必會更多。
因此,權衡利弊之下,他們決定暫時不去計較這些細節,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推動後續的合作進程上。
事實上,情況正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高盛對于此次行動,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就在他們三方正式簽署合同後的第二天,高盛便迅速地拿出了一個空殼公司。
僅僅用了短短一天的時間,這家空殼公司,便將 rca 各大股東手中的股份盡收囊中。
這些被收購的股份累加起來,竟然佔據了 rca 總股本的整整 80之多!
緊接著,高盛以這家空殼公司第一大股東的身份,向紐約證券交易所提交了私有化退市的申請。
高盛在此之前顯然已經做足了功課,所有的步驟都顯得有條不紊、水到渠成。
僅僅只用了兩天的時間,私有化退市申請流程,就被高盛輕松突破,成功獲得了批準。
很明顯,高盛在背後一定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來打通各個關節,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按照他們預設的劇本發展。
換作九州工業和通用電氣去收購,都不可能這麼順利。
整個 rca 的私有化過程,從最初的合同簽訂到最後的順利收官,居然僅僅只耗費了一周的時間!
通常情況下,想要私有化一家像 rca 這樣市值十億美元的巨頭上市公司,光是那些繁瑣復雜的審批流程,沒有個一兩個月的時間恐怕都難以走完。
高盛卻憑借著自身強大的實力和資源優勢,硬是將這段原本漫長的道路壓縮至了極致。
不但審批得以順利通過,而且還成功地完成了對 rca 的全面收購。
這種速度,簡直堪稱神速!
這讓陳飛體會到了高盛的能量,更是羨慕不已!
………
1984 年 5 月 10 日
陳飛身著筆挺的西裝,步伐穩健地再次踏入這個熟悉的地方。
和上次前來不同,這次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霍建林率領的智囊團隊。
此外,還有一個律師團。
剛一進入會議室,陳飛的目光就被坐在會議桌,另一端的通用電氣總裁韋爾奇吸引住了。
韋爾奇面帶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對這次會面的期待。
“韋爾奇先生,很高興再次見到你!”陳飛主動伸出手,與韋爾奇熱情地握手問候。
“陳飛先生,見到你,我也很高興!”韋爾奇回應道,兩人的笑容如陽光般燦爛。
就在兩人相互寒暄時,布蘭登滿臉笑容地走進了會議室。
“陳飛先生、韋爾奇先生,不好意思,讓兩位久等了!”布蘭登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歉意。
“布蘭登先生,客氣了!”韋爾奇微笑著說道。
“我也是剛到,布蘭登先生!”陳飛笑道。
布蘭登一一和兩人握了握手,然後伸手示意道︰“兩位請坐!”
眾人紛紛落座後,布蘭登吩咐助手,向陳飛和韋爾奇每人遞交了一份名單,然後指著文件說道︰
“陳飛先生、布蘭登先生,這次收購 rca 非常順利,總計耗資 24.5 億美元。
在你們面前的文件,是我們整理後的 rca 公司所有資產業務。
兩位可以把自己需要的資產,圈定出來!
我們再商定具體怎麼分割,計算具體資金!”
陳飛真心夸贊道︰“高盛果然專業,一家市值幾十億美元的企業,這麼快就能收購成功,讓我佩服萬分!”
布蘭登笑道︰“哈哈哈…能得到陳飛先生的夸贊,是我們高盛的榮幸!”他的笑聲中充滿了自豪與滿足。
布蘭登聲稱以 24.5 億美元就成功收購了 rca 公司,這讓陳飛心里是不信的。
在 rca 的污染丑聞尚未曝光之前,這家公司的市值是五十多億美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著丑聞事件的不斷發酵和傳播,其市值猶如坐過山車一般急劇下跌,一度跌至最低點時,僅剩下區區二十億美元左右。
陳飛旗下西海岸投資公司,通過做空操作,輕輕松松就斬獲了多達 5.3 億美元利潤。
高盛這樣實力雄厚的金融巨頭,陳飛堅信,它們從中獲取的利益絕對只多不少!
高盛一貫以來在商界所展現出來的強硬作風和強大手腕,對于收購股份這件事,它肯定不會選擇以高昂的價格去完成交易。
陳飛估計高盛最多也就花費22 億美元左右的資金。
要是高盛手中,還握有那些股東們,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致命把柄,那收購rca 公司,花費的資金還會很低!
陳飛對高盛這類超級大財團的超凡能力,眼饞得很。
自己能夠掌控一家如此強大的財團,那在並購業務上將會無往不利。
可惜一個財團的成功創立,並不僅僅取決于資金的充裕程度。
每一個財團的誕生與發展,都離不開長時間的資本累積,以及廣泛而深厚的人脈拓展。
它們通過歲月的沉澱,逐步構建出一個緊密相連、休戚相關的利益共同體。
如今的陳飛,在財富方面確實毫不遜色,甚至可以說是富甲一方。
單純以個人資產來衡量,他所擁有的財富已然超越了眾多傳統意義上的財團。
美中不足的是,相較于雄厚的財力,他在人脈資源方面卻顯得相對匱乏。
陳飛還太過年輕,其崛起速度猶如彗星劃過天際般迅速。
從個體實力來看,他無疑是強大無比,跟那些擁有如蛛網般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財團相比,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港城之開局怒賺十億請大家收藏︰()港城之開局怒賺十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