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陽坐在辦公室的會議桌前,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簾斜斜地灑在桌面上,將一疊報告切割成明暗交錯的條紋。他剛從國際峰會回來不到兩天,卻仿佛已經跨越了兩個世界。助理將幾份文件輕輕放在他面前,低聲說︰“國安局那邊傳來的初步調查結果,還有企業調研組的反饋。”
他點了點頭,翻開第一頁,眉頭緩緩皺起。
報告詳細記錄了程國棟在峰會期間與幾家外資企業的秘密接觸,以及這些企業背後資本的流向。更令人不安的是,部分外資正在推動一項新的貿易壁壘提案,表面上是技術標準升級,實則針對莫高市的光伏產品,意圖抬高準入門檻。
“這不是普通的競爭。”林海陽喃喃道,目光在“聯合技術認證協議”幾個字上停留許久。
他合上文件,轉向助理︰“聯系國安局和金融局,安排緊急會議。我需要最核心的調查人員到場。”
助理點頭離開後,他起身走到窗前。遠處的光伏基地在陽光下泛著銀光,像一片沉靜的海。可他知道,這片海下正暗流涌動。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國安局和金融局的負責人已經就座,桌上攤開的是最新的資金流向圖和企業關聯網絡。
“程國棟的賬戶在峰會前兩周有異常資金流動。”金融局的一位調查員指著屏幕,“雖然表面上是合法投資,但我們追蹤到其中一部分資金最終流向了一家離岸公司,而這家公司與那幾家外資企業有間接控股關系。”
林海陽听完,沉思片刻︰“也就是說,他不是在單純地推動技術標準,而是在背後操控一場針對本地產業的經濟打擊。”
國安局負責人點頭︰“我們還在查他的社交圈,目前發現他與一位外籍顧問有頻繁接觸,這位顧問曾參與制定多國新能源產業政策。”
林海陽目光一沉︰“這個人,必須查清楚。”
會議結束後,他親自帶隊前往幾家傳統企業調研。這些企業多集中在鋼鐵、化工、機械制造等傳統產業,對新興產業的沖擊極為敏感。
第一站是龍山鋼鐵廠。廠區內機器轟鳴,熱浪撲面而來。林海陽穿著便裝,沒有帶隨行記者,只帶著幾名助手,走進了廠長辦公室。
“林市長親自來,倒是讓我有點意外。”廠長坐在辦公桌後,語氣中帶著一絲警惕。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林海陽坐下,開門見山,“光伏和新能源確實會對傳統能源結構造成沖擊,但轉型不是替代,而是融合。我們已經在幾個試點項目中,讓鋼鐵廠參與光伏支架制造,你們的產能利用率反而提高了。”
廠長沉默片刻,搖頭道︰“道理我們都懂,可轉型的成本太高,技術門檻又高,誰敢輕易動?”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降低你們的轉型成本。”林海陽從包里拿出一份方案,“我們正在籌建一個產業協同平台,把傳統制造企業與新能源企業對接,提供技術培訓、設備共享,甚至聯合采購原材料。你們不是要單打獨斗,而是加入一個更大的生態。”
廠長翻看著方案,表情逐漸緩和。
調研持續了三天,林海陽走訪了六家企業,每一家都認真听取意見,現場解答疑問。他沒有承諾空頭支票,而是用數據、用實際案例,一點一點打消企業主的顧慮。
與此同時,國安局的調查也有了突破。他們追蹤到程國棟與那位外籍顧問的多次密會記錄,甚至找到了一份未公開的會議紀要,內容涉及如何通過技術壁壘限制莫高市產品的出口。
“這是關鍵證據。”林海陽看著紀要,眼神冷峻,“不能再讓他繼續下去。”
他召集了一場內部會議,邀請了市紀委、國安局、金融局和部分企業代表參加。會上,他將調查結果一一展示,包括資金流向、會議記錄、企業關聯網絡等。
“這不是簡單的政策分歧,而是有人在利用外資勢力,制造貿易摩擦。”他環視全場,“如果我們不及時制止,莫高市的新興產業將遭受重創,而我們的經濟主權也會受到侵蝕。”
會場一片寂靜。
隨後,他轉向幾位企業主︰“我知道你們還在觀望,但我要告訴你們,未來的產業格局,不是誰替代誰,而是誰能更快適應變化。今天,你們的選擇,將決定你們在未來五年、十年的位置。”
幾位企業主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位站了起來︰“林市長,我們願意先嘗試加入那個產業協同平台。如果可行,我們願意轉型。”
林海陽點頭,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會議結束後,他站在會議室門口,看著走廊盡頭的窗戶。陽光透過玻璃灑進來,照亮了他腳下的地磚。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對助理說︰“接下來,我們要盯緊那些外資企業,看看他們還準備做什麼動作。”
助理點頭記錄。
就在這時,手機震動了一下。是方子敬發來的信息︰
“我這邊聯系了幾位國際專家,他們對我們的倡議很感興趣。”
他看了一眼,嘴角微微揚起,將手機放回口袋。
走廊盡頭的風從窗戶吹進來,帶著一絲涼意。林海陽拉了拉外套,邁步向前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