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完方子敬信息後,林海陽雖站在青石嶺村老槐樹下望著繁星,心卻難以平靜。那句“等我把這里的事辦完,就把你們接過來”像是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既沉重又溫暖。
第二天一早,他便啟程前往莫高市的戈壁灘。
同行的是一支由技術人員、測繪員和幾名本地向導組成的考察小隊。他們乘坐幾輛越野車,沿著干涸的河床一路向北,駛入荒涼的沙地邊緣。空氣中彌漫著干燥的塵土氣息,遠處的地平線仿佛被烈日燒得扭曲變形。
林海陽坐在副駕駛座上,目光一直望向前方無盡的黃沙。他知道,這次任務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調研——這不僅僅是為了修水渠、通道路,而是要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種出“陽光”的未來。
車隊在一處相對平坦的沙丘旁停下。眾人下車,架設設備,開始第一輪測量。
正午時分,太陽像一顆燃燒的火球懸掛在頭頂。氣溫迅速攀升至48c以上,儀器顯示屏不斷閃爍高溫警告。風卷起細沙,在臉上刮出陣陣刺痛。汗水剛從額頭冒出,就被熱浪蒸發殆盡。
“林市長,設備過熱,數據采集可能會中斷。”一名技術員擦著汗提醒道。
林海陽點了點頭,環顧四周︰“我們分成兩組,一組繼續監測核心區域的數據,另一組去附近找合適的背陰點設立臨時觀測站。”
分工明確後,隊伍迅速行動起來。無人機騰空而起,在高空繪制地形圖;手持光譜儀在地面來回掃描,記錄日照強度變化;風速儀、溫濕度計也一一展開工作。
林海陽親自帶隊進入一片起伏較大的沙丘地帶。這里的地表溫度已經超過了五十度,腳下的沙粒滾燙,踩上去如同踏進炭火堆中。但他沒有停下,反而加快了腳步。
忽然,前方一名測繪員蹲下身,指著沙地中半埋的一塊金屬板︰“林市長,您看這個。”
林海陽走近一看,發現那是一塊舊式太陽能板的殘骸,表面覆蓋著厚厚的灰塵,編號早已模糊不清。他伸手拂去塵土,隱約辨認出幾個數字和一個機構名稱的縮寫。
“這東西……應該不是最近幾年的。”他低聲說道,眉頭微皺,“為什麼會出現在這里?”
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隊伍陷入短暫的沉默,只有風吹動沙粒的聲音。
“先拍下來,回去讓專家鑒定。”林海陽說罷,繼續向前推進。
傍晚時分,他們在沙丘背陰處搭起了簡易帳篷,作為臨時指揮所。夜晚的沙漠與白日判若兩地,氣溫驟降,寒意逼人。但林海陽顧不上這些,他攤開地圖,拿出筆記本,開始整理白天采集到的數據。
手電筒的光束微弱,風沙不斷從縫隙中灌入,吹得圖紙嘩嘩作響。他索性將圖紙一角壓在水壺底下,用筆記本背面固定住其余部分。然後,他戴上綁著手電筒的頭盔,一手握筆,一手翻閱資料。
“如果按照每平方公里鋪設多少光伏板計算……”他一邊畫一邊低聲自語,“結合當前光照強度和年均日照時間,理論上發電量可以滿足整個龍山縣三個月的用電需求。”
旁邊的技術人員湊過來看了一眼︰“林市長,這是初步規劃嗎?”
“是。”林海陽點頭,“但我們還要考慮運輸、施工難度、後期維護成本等多個因素。”
他低頭繼續勾勒線路布局,突然在圖紙角落寫下三個字︰致浩宇。
寫完後他自己愣了一下,隨即苦笑一聲。那是他大學時期一位老同學的名字,曾是國內最早研究新能源材料的人之一。多年前听說他去了西北某科研基地,後來就再無音訊。如今,這片土地再次讓他想起那段熱血青春。
深夜,帳篷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隊員掀簾而入,手里拿著一份剛整理好的報告。
“林市長,數據出來了。這一帶全年平均日照時長超過3100小時,輻射強度遠高于國內平均水平。如果建成大型光伏電站,確實具備規模化開發潛力。”
林海陽接過報告,仔細閱讀了一遍,嘴角緩緩揚起。
“通知大家,明天一早,我們回村里開會。”
次日上午,林海陽帶著團隊回到村莊。村民們早已聚集在村頭廣場,不少人抱著孩子,或拄著拐杖,臉上寫滿了好奇與疑惑。
“大家都坐吧。”林海陽站在一塊大石頭上,聲音洪亮,“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件事——沙漠里能不能發電?”
人群中一陣騷動。有人竊竊私語,也有人露出不解的神情。
“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沙漠就是荒地,沒用。但其實,它最寶貴的地方,就是太陽。”林海陽頓了頓,接著說道,“如果我們在這里建一座光伏電站,不僅能發電,還能帶來就業機會,甚至可能改變整個村子的命運。”
他的話音剛落,一位老人舉手問道︰“林市長,你說的‘發電’是什麼意思?我們種地都難,還能靠太陽吃飯?”
林海陽笑了笑,走下石頭,走到人群前︰“老人家,我打個比方。你曬玉米的時候,是不是要把它們鋪開來曬得越均勻越好?”
老人點點頭。
“光伏板就像一面面鏡子,把太陽的能量收集起來,轉化成電,輸送到城市、工廠、學校。只要陽光照著,就能持續發電。而且,電站建成後,需要人來維護、巡查,這些都是工作機會。”
他的話逐漸吸引了村民們的注意。一些年輕人眼中開始閃現出興趣的光芒。
“我們還會優先招聘本地勞動力參與建設,讓大家一起參與,一起受益。”林海陽補充道。
會場氣氛漸漸活躍起來。有村民開始主動提問,詢問收益分配、土地補償等問題。林海陽一一耐心解答,並安排技術人員入戶講解。
就在會議接近尾聲時,一位老牧羊人顫巍巍地站起來,聲音有些沙啞︰“林市長,我年輕時候記得,三十年前,有一天晚上,天上落下一道很亮的光,照亮了整片戈壁。那時候我還以為是神仙顯靈了。”
林海陽听後微微一怔,隨即認真地點了點頭︰“也許那一天,是某種實驗項目留下的痕跡。但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讓這片沙漠真的發光。”
他說完,目光投向遠方。那里,正是他們昨天勘察過的戈壁灘。風沙依舊呼嘯,但在他的眼中,已不再是荒蕪,而是一片即將甦醒的希望之地。
夜幕降臨,林海陽獨自坐在帳篷外,望著滿天星斗。他掏出手機,屏幕上還殘留著方子敬發來的信息。
他輕輕一笑,卻沒有立刻回復,只是將手機放回口袋,起身走向那張尚未完成的藍圖。
圖紙上的線條縱橫交錯,像一張正在編織的網,連接著現實與未來。
他深吸一口氣,低聲自語︰“沙漠不會說話,但它能發光。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就能讓它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