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陽放下電話,沉默良久。窗外,風從山口吹來,裹挾著一股潮濕的泥土氣息。
他站起身,拿起桌上那片泛黃的稻葉,湊到燈光下仔細查看。蟲卵附著在葉片背面,排列並不自然,好似被人刻意點綴上去一般。
他把葉子放進密封袋,接著拿出筆記本,翻了幾頁,上面記錄著他這幾天走訪時听到的一些話語——“老祖宗種地一直靠天吃飯,哪用得著什麼科學”“那些專家說得倒是好听,還不是拿咱們當試驗品”。
他明白,這並非單純的反對,而是源自內心的恐懼。
第二天一早,縣農技站的檢測報告便送到了村委辦公室。林海陽坐在桌前,一頁頁翻閱,臉色愈發凝重。
“水源正常,土壤成分符合標準。”助手念著,“但蟲害集中出現在三塊相鄰的田地,蟲卵屬于外來品種,在本地十分罕見。”
林海陽點點頭,合上報告,說道︰“通知專家團隊,今天必須下田進行實地勘查。”
上午十點,專家組抵達黃嶺村。李教授戴著草帽,蹲在田埂邊,捏起一片枯葉,放在放大鏡下觀察了許久。
“這蟲不是自然繁殖的。”他抬起頭,語氣十分肯定,“是人為投放的。”
林海陽沒有說話,只是望向站在遠處的幾位村民。他們臉上表情各異,有人低頭默不作聲,有人眼神閃躲。
當天下午,他在村祠堂召集了十幾位年長的村民開會。屋內彌漫著木香和煙味,牆上掛著斑駁的祖先畫像。
“我知道你們心里有顧慮。”林海陽開口,聲音雖不大卻沉穩有力,“你們擔心新技術會破壞土地,毀了莊稼人的命根子。”
一位白發老人咳嗽了兩聲,低聲說道︰“我們種了一輩子地,沒听說過什麼富硒,也沒見誰吃出病來。”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林海陽接著說,“外面的世界變了,市場也變了,咱們不能再守著老方法不放。我請來的專家不是來騙你們的,是來幫你們把地種得更好的。”
另一位老人皺著眉頭,問道︰“那為啥偏偏這幾塊地出問題了?”
“因為有人害怕。”林海陽看著他,“害怕改變,害怕失敗。所以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來阻止這一切。”
屋里頓時安靜下來。
“你們是不是覺得,只要讓這個項目失敗,就能回到從前?”林海陽環顧眾人,“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這次真的失敗了,政府不會再投入一分錢,專家也不會再來,你們的孩子將來只能繼續守著這片貧瘠的土地,依舊靠天吃飯。”
老人低下頭,手指摩挲著拐杖。
林海陽停頓了一下,從包里拿出那份檢測報告,說道︰“我已經查清楚了,蟲害是人為造成的。你們當中有人做了這件事,但我不會追究責任。”
眾人驚訝地抬起頭。
“我只想告訴你們一件事——我不怕你們反對,就怕你們沉默。只要你們願意听、願意嘗試,我就不會放棄。”
祠堂外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個年輕人探進頭來,說︰“林縣長,王大爺來了。”
只見王大爺拄著拐杖,緩緩走進來,走到林海陽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對不起。”他說,“是我讓兒子去買的蟲卵,想看看你們到底能不能發現。”
屋里頓時一片嘩然。
“你瘋啦!”旁邊的老人著急地說,“那是要坐牢的!”
王大爺搖搖頭,說︰“我只是想試試,你們這些當官的是不是真心想幫我們。”
林海陽看著他,過了好一會兒才說︰“謝謝您。”
“啥?”王大爺愣住了。
“謝謝您用這種方式提醒我,有些事情不能只依靠政策,還需要依靠信任。”
他轉身對所有人說︰“明天開始,我會安排專家駐點指導,並設立‘農戶觀察員’制度,由你們自己推選人員監督整個種植過程。”
祠堂里漸漸傳來竊竊私語聲,有人點頭表示認可,有人仍在猶豫。
傍晚,林海陽走出祠堂,小奕已經在外面等候。她拿著相機,拍下了剛才那一幕。
“你覺得他們會相信你嗎?”她問道。
林海陽望著遠處的山頭,風吹過稻田,泛起一片如波浪般的綠色。
“他們會看到結果的。”他說。
幾天後,受損的田塊重新補種。部分保守的村民也主動申請加入試點,村里的氣氛逐漸緩和。
林海陽每天帶著專家下田,親自查看禾苗的生長情況。他發現,王大爺也開始每天早早來到田邊,蹲在地頭,像以往一樣盯著莊稼看。
“你在看什麼呢?”有一次,林海陽問他。
“看它能不能存活。”王大爺回答。
林海陽笑了,說︰“能活,而且會比以前長得更好。”
那天夜里,林海陽像往常一樣整理當天的數據,突然接到一個陌生號碼的來電。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起來。
“林縣長,”對方聲音沙啞,“你還記得我嗎?”
林海陽握緊手機,眉頭微微一皺。
喜歡官場小白到主政一方請大家收藏︰()官場小白到主政一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