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才做成一筆大生意,樂得暈頭轉向,杜老爺也夸他機靈,懂得借打壓陳家討王府歡心。父子倆琢磨,王爺久未行動,是愛看貓戲老鼠,還是等他們這樣有眼色的人主動出手?想通此節,杜老爺給杜秀才幾百兩銀子去書院收買人,自己則帶著二十萬兩巨款再訪王府管事。可到那竟瞧見刁家的人守在外頭,一打听,原來是刁老爺來買鹽引。皇帝疼惜劍南王,每隔兩年就賜一批鹽引,西南幾府皆可用。杜老爺心急如焚,生怕管事把鹽引賣給出手闊綽的刁老爺,于是不顧阻攔硬闖進去,竟目睹刁老爺正給管事塞紅包……
杜老爺心急火燎,帶著銀子趕到,要拿下王府鹽引和鹽,勢在必得。可刁老爺也不是吃素的,冷嘲熱諷,分毫不讓。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杜老爺竟甩出裝有二十萬兩銀票的盒子,這一出手,瞬間讓管事和刁老爺都傻了眼。管事見狀,面露難色,最終表示杜老爺這銀子夠多,鹽引和鹽他能全拿。刁老爺急得跳腳,卻被杜老爺連推帶搡趕了出去。杜老爺趁熱打鐵,提醒管事莫忘王爺吩咐。最終,管事笑著遞出鑰匙。
杜老爺與刁老爺對峙,隨後精神抖擻地離開,卻不知身後刁老爺和管事已開始了一場丑惡的交易。管事興奮地提及杜老爺拿出的二十萬兩,兩人當場坐地分贓,管事拿錢後帶著人迅速出城。而刁老爺離開院子時,竟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暗自期待杜老爺得知真相後被氣瘋。可他萬萬沒想到,杜老爺這邊也有後手。不久後,一中年人向杜老爺匯報,清風寨的人已在半路截殺了那兩人。杜老爺滿意地賞銀,十萬兩銀子穩穩落袋。
書院中,杜秀才花了錢,鼓動一群學子氣勢洶洶地找山長,非要將陳庭趕出書院。就在這劍拔弩張之時,柳杏兒恰好趕到。杜秀才竟恬不知恥地踱步到她身旁,壓低聲音惡狠狠地威脅︰陳庭只是開始,她身邊的人一個都別想好過,除非她跪地求饒、搖尾乞憐。柳杏兒怒不可遏,抬手就是一巴掌。杜秀才惱羞成怒,放狠話讓她等著瞧。而柳杏兒毫不理會,徑直向前,找到朱新和範鴻飛,帶著焦急的神情說有事相求……
陳庭因家庭得罪劍南王,被眾人鬧著要趕出書院。關鍵時刻,陳庭的繼母柳杏兒登場。她不慌不忙,先讓人去找紙筆記錄那些鬧事者的名字,隨後走到山長和先生們面前表明身份,要為繼子發聲。她站在大石頭上,面對眾人目光。幾個挑頭的陰陽怪氣,叫嚷著讓陳庭滾出書院,附和聲一浪高過一浪,山長和先生們眉頭緊皺。柳杏兒卻毫不退縮,等鬧聲稍小,又讓人借鑼敲響,在這緊張的氛圍中,她究竟會如何力挽狂瀾 ?
在書院劍拔弩張的氛圍中,她挺身而出,擲地有聲︰“我講幾句話,若講完你們仍要陳庭退學,便照辦!但我說話時請安靜,否則按書院規矩,沒犯錯的陳庭不應被開除!”為首之人不屑,心想她能有何高論。接著,她緩緩道來一段往事︰前朝厲帝時,書生因得罪寵妃弟弟被當街打死,京兆府懼權貴胡亂判案。國子監先生帶領眾書院學子于皇宮前請願,即便厲帝怒令離開、大開殺戒,眾人也毫不退縮,還有大臣死諫。這“癸卯慘案”中,讀書人的脊梁令人動容。而眼前這些人呢?竟因一道傳聞就要攆走同窗 。
朝堂學子竟被質疑成劍南王的人?一句“知道的,你們是朝廷的學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是劍南王的學子”,如一聲驚雷炸響。有人犀利質問,若學子脊梁骨軟,入朝堂後公平何在,天下又將是何模樣?山長激動附和,強調讀書人不能沒脊梁骨,沒脊梁骨的讀書人入官場是禍害。書院明確表態,不會因莫須有的傳言和劍南王府威逼,開除並無大錯的學生。先生們也紛紛響應,稱育人要育國之棟梁,而非見風使舵的軟骨頭。
在書院之中,一場激烈沖突正在上演。有人打著為書院好的旗號,逼迫開除同窗。柳杏兒挺身而出,義正言辭地質問︰“讀書人,安能如此行事?”她要求記下這些人的名字,上交給縣衙府衙供考試參考。此言一出,眾人頓時不安。柳杏兒又以正義之名施壓,稱若真是正義之舉,不必害怕記名宣揚。在她的言辭攻勢下,不少人繃不住了,紛紛道歉後灰溜溜地跑了。轉眼間,就只剩下幾個挑頭的學子,而他們都將目光投向了杜秀才。
柳杏兒面對一群“蠢貨”,心中透亮,直指有人被脅迫做出不智之事,力請書院徹查,要將害群之馬清除,直言刮骨療傷雖疼卻必要,否則書院將蒙羞。然而,杜秀才卻臉色奇差,竟呵斥柳杏兒是孤魂野鬼,讓其滾出柳杏兒身體,還稱要找人收她。這般無理暴怒,令山長和先生們紛紛皺眉,不禁懷疑,這背後莫不是藏著不可告人的奸計?奸計不成便氣急敗壞,污蔑他人。
山長直面挑事之人,嚴肅表態︰如實交代,書院給機會,只記過不除名;否則即刻除名。重壓之下,有人率先繃不住,供出杜秀才,還交出二十兩賄銀。一人開口,眾人紛紛效仿。杜秀才臉色發紅,面目猙獰。面對山長質問,他傲然稱不想上這“破書院”。離去時,他竟指著山長和先生惡狠狠地威脅,稱得罪劍南王書院承受不起。而這場鬧劇的始作俑者杜秀才,本想趕走陳庭,最終灰溜溜離開的卻是自己,實在令人唏噓。
喜歡重生古代被娶嬌妻請大家收藏︰()重生古代被娶嬌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