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價又漲了!”
“一斤鹽要七百文?”
“多少!”
“七百文!”
“嫌貴?那有便宜的,一斤鹽多半斤泥!三百文一斤!”
“老子寧願回去添兩口土坷垃,也不買這泥巴鹽!”
京西,荊湖區域,鹽價幾乎是翻著翻的漲!
百姓們在鹽鋪前罵罵咧咧,卻又無可奈何。
一些人無奈地轉身離開,邊走邊嘟囔著要想辦法去弄些私鹽來。
而鹽鋪的伙計則一臉不屑地看著眾人,嘴里還小聲嘀咕著“沒錢還嫌貴,有本事別吃鹽啊。”
“這日子還怎麼過啊,鹽都吃不起了,以後是不是連飯都要吃不上了!”一個婦人拉著孩子,滿臉愁苦地說道。
“听說啊,是上面的官老爺們又改了鹽法,所以這鹽價才漲得這麼厲害。”一個穿著長衫的書生嘆了口氣,搖頭說道。
“什麼鹽法不鹽法的,苦的還不是咱們這些老百姓!”一個壯漢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以前雖然鹽價也不便宜,但也沒像現在這樣高啊。七百文?哪年也沒這個價啊!”
人群中有人提議道“要不咱們一起去官府請願,讓他們把鹽價降下來?”
“哼,你以為官府會听咱們的?他們才不管咱們死活呢,只知道收錢!”立馬有人反駁道。
“唉!都忍忍吧,那邊貼布告了,讀布告的衙役頭說了,是為了支持咱們官家北伐燕雲,南下剿匪,才提的鹽價!等打完仗,說不得這價就下來了!”
“屁!天下就沒有吃了骨頭把肉吐出來的狗!”
整個京西南北二路,荊湖南北二路,甚至永興軍路,秦鳳路,皆是鹽價大漲!
六路之地的百姓叫苦不迭。
鹽商一個個雖然賺的也多,但是每一天收錢都收的膽戰心驚!
“這次可真是賺大發了,這鹽價漲得,比咱們預想的還厲害啊。”
“是啊,多虧了和上面的人打好了關系,不然哪有這麼好的事。”
“不過,也得小心點,別鬧得太過分了,要是惹出亂子來,咱們也沒好果子吃。”
“怕什麼,有那些官老爺們頂著呢。”
幾人說著,都相互苦笑起來,說是有官老爺頂著,那些老爺什麼樣,誰不清楚,有事第一個跑,果子熟了第一個摘!
他們不可是那些無知蠢人,這真要出了亂子,一個倒霉的是糧商,另一個倒霉的就是他們鹽商!
吃不起糧,餓死之前肯定有人鬧事!
吃不起鹽,等有人揭竿而起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們!
此時,在官府衙門內,官員們也在討論著鹽價的事情。
“這鹽價漲得太高,恐怕會引起民憤啊。”一個書吏模樣的人憂心忡忡地對房州知州說道。
“你以為我願意?蔡相親自下的條子,上面有命令,要增加鹽稅,不漲鹽價怎麼行?”知州不耐煩地說道,“再說了,這些老百姓能鬧到哪里去,給他們點厲害瞧瞧,他們就老實了。一天天這官當得,也是心驚膽顫!去,給那些保正,知縣的說一聲,看好那些刺頭,有鬧事的,全都給我趕緊關起來!抓去服勞役!”
書吏連連點頭,唯唯諾諾地退了出去,趕忙按照知州的吩咐去傳話。
一時間,各級官員紛紛行動起來,保正們在各自的村子里奔走相告,警告村民們不許鬧事。
然而,鹽價飛漲帶來的壓力實在太大,這事就不是能壓下去的事,受了冤枉,忍忍也能過去,可是吃不上鹽,這可真是能要命的事!
村民們雖然畏懼官府的威脅,但面對鹽價飛漲吃不上鹽的情形,威脅,更多是火上澆油!
一些膽子大的村民私下里開始串聯,商量著如何應對。
“咱們不能就這麼忍氣吞聲,鹽是活命的東西,他們把鹽價抬這麼高,這不是要逼死咱們嗎?”
“可咱們能咋辦?官府的人說鬧事就抓去服勞役,咱這一家老小還指著咱們呢。”
“怕什麼!咱們這麼多人,難道還怕他們不成?大不了拼了!”
“對,咱們一起去州府,找知州說理去!”
這個提議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大家決定第二天一早就集合,前往州府。
消息在村子里迅速傳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這個隊伍中。
保正站在村口,看著那些拿著鋤頭樸刀的漢子,也只是咽了咽口水,賠笑道“各位老少爺們!去,行,但是咱能不能把家伙事收收啊!”
“不拿家伙,那些大頭巾能听咱說話?”
“就是!”
“不听咱們就鬧,大不了咱們就去房山跟著王英頭領落草去!”
“屁話!州里鹽價高,他王英那里就能有鹽?”
“萬一王頭領那里有私鹽呢!”
保正听著眾人的話,心中愈發焦急,額頭的汗珠直往下掉。
他深知這些村民一旦真的鬧起來,自己這個保正也脫不了干系。
“各位鄉親,大家先听老頭子說一句。老頭子知道大家都發愁鹽價高,可咱們這麼去州府,帶著家伙,這不是明擺著鬧事嘛,到時候官府說咱們一個聚眾鬧事,意圖不軌,吃虧的不還是咱們自己啊。”保正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哼,我們不管!反正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還怕什麼吃虧!”
人群中響起一陣附和聲,大家的情緒愈發激動。
保正看著這陣勢,知道勸是勸不住了,心里暗自盤算著是不是要趕緊去官府報信。
這時,一個稍微年長些的村民站了出來,說道“大伙先別急。雖說咱是去說理,但也不能太莽撞。要不這樣,咱們先選幾個能說會道的,去州府探探消息,其他人就在城外等著。要是他們不答應咱們的要求,咱們再一起去鬧,怎麼樣?”
眾人听了,原本幾個覺得鬧事不靠譜的,便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經過一番推選,幾個平日里口才較好、嘴皮子利索的老爺子被選了出來。
“大爺們可一定要把咱們的苦處說清楚,求知州大人給咱們把鹽價降下來。”
“後生們都放心吧。俺們幾個老頭子就是把頭磕掉了,也得求的那官老爺點頭!”幾個老爺子拍著胸脯保證道。
只是,這一等就是兩個時辰,這些村民都快等的不耐煩時,就見一都頭騎著馬,拉著一串緊綁麻繩的老爺子來到城門口。
“都來看看!看清楚嘍!這些村民鬧事,反抗朝廷大政,私通遼國契丹外族,不以我們大宋為本,念在他們年歲已高,便不加刑,讓他們受皮肉之苦了,來人啊!即刻斬首!”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