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已經選好了!”高永昌慢慢直起身子,他的目光堅定,毫無畏懼地迎上蕭保先的視線。
頓了頓,他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地說道︰“末將選擇……反了!”
這簡短的兩個字,如同驚雷般在眾人耳邊炸響。
蕭保先的臉色瞬間變色,雙眼瞪得滾圓,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話。
“你……你說什麼?”
台下的士兵們也一陣騷動,交頭接耳的聲音此起彼伏。
他們沒想到,高永昌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公然宣布反叛。
一些士兵面露驚恐,而另一些則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與期待,畢竟,上層的渤海國遺民還能當官,他們這些普通遺民,就只能是賣命,就算賣命,有時候也毫無回報,所以早已對契丹的統治心生不滿。
高永昌環顧四周,看著眾人的反應,大聲說道︰“兄弟們!大遼對我們渤海人,從未真心相待。如今,他們自己深陷困境,卻要我們去白白送死。我們渤海人,不能再任人擺布!今日,我高永昌決定起兵,為我們渤海人謀一條生路!願意追隨我的兄弟,站出來!”
話音剛落,台下不少士兵紛紛響應,高呼︰“願追隨將軍!願追隨將軍!”
呼聲震天,回蕩在校場的每一個角落。
蕭保先氣得渾身發抖,他指著高永昌,咬牙切齒地說道︰“高永昌,你這是大逆不道!你會為你的行為付出代價的!”
高永昌冷笑一聲,眼中滿是決絕與狠厲,死死地盯著蕭保先,說道︰“蕭保先,你逼我至此,就該想到會有今日。來人!”
“在!”營帳外等候的親兵們齊聲應道,聲音洪亮,透著一股肅殺之氣。
他們迅速涌上點將台,將蕭保先及其隨行護衛團團圍住。
“殺了他!”高永昌一聲令下,猶如一道冰冷的寒風,讓營帳內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親兵們毫不猶豫,手持利刃,如餓狼般朝著蕭保先撲去。
蕭保先臉色驟變,他怎麼也沒想到高永昌竟真的敢起兵反叛,而且如此果斷地要取他性命。
他下意識地伸手去摸腰間的佩劍,手剛放在劍柄之上,身上便被人砍了數刀,血流不止!
“高永昌,你竟敢謀反!你這是自尋死路!大遼的軍隊不會放過你的!”蕭保先聲嘶力竭地怒吼著,試圖用言語震懾高永昌。
然而,高永昌卻不為所動,冷笑道︰“死到臨頭還嘴硬!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而我,還活著!”
蕭保先的護衛們雖奮力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
片刻之間,便有幾名護衛倒在血泊之中,鮮血濺滿了點將台!
蕭保先看著身邊的護衛一個個倒下,心中充滿了絕望與不甘。
他知道,自己今日恐怕在劫難逃了。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瞅準時機,猛地一槍刺向蕭保先。
蕭保先瞪大了雙眼,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
那鋒利的槍尖瞬間沒入他的胸膛,他口中噴出一口鮮血,身體搖晃了幾下,緩緩倒在了地上。
高永昌走上前去,看著蕭保先睜大不肯閉上的雙眼,他的臉上露出一絲復雜的神情,有解脫,也有擔憂。但事已至此,他已沒有回頭路。
“把尸體掛上城頭!進城!”高永昌目光堅毅,對著場中眾多手下渤海兵卒大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是!”渤海兵卒們齊聲應和,那聲音整齊而洪亮,透著一股無畏的氣勢。
“將軍!”一名將領模樣的人快步走到高永昌身前。
“何事?”高永昌轉頭看向他,眼神中透露出詢問之意。
“我等應打出什麼旗號?還是用祖宗的渤海國名號?”將領眼中滿是期待,等待著高永昌的決斷。這旗號,關乎著這支新生力量的身份與未來走向,意義重大。
“不!”高永昌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遠方,似在思索著什麼。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語氣堅定且充滿自信,“契丹人叫遼,女真人叫金,咱們渤海人,建國號大元!年號……隆基!”
此言一出,周圍眾人皆是一愣,隨即便反應過來,紛紛點頭稱是。
“大元”這個名號,帶著一種嶄新的氣象。
而“隆基”年號,也寓意著基業穩固,繁榮昌盛。
“將軍英明!”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在隊伍中響起,士兵們看向高永昌的眼神中充滿了崇敬與追隨的決心。
“這時候叫什麼將軍,叫陛下!”一名機靈的士兵高聲喊道,瞬間點醒了眾人。
如今他們已然舉旗自立,高永昌不再只是渤海部族軍的將軍,而是大元的君主。
“陛下!萬歲!”這聲呼喊仿佛點燃了全場的熱情,所有人紛紛跪地,齊聲高呼。
“大元!萬歲!”
口號聲相互交織在一起。
高永昌騎在戰馬上,俯瞰著跪地高呼的臣民,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表的豪情壯志。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被契丹人驅使的裨將,而是大元的開國之君,承載著整個渤海部族。
“眾將士平身!”高永昌大聲說道,聲音中帶著王者的威嚴與豪邁,“從今往後,咱們大元要在這亂世中立足,要讓天下人知道,我渤海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大家齊心協力!”
“願為陛下效死!”士兵們紛紛起身,握緊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
高永昌看著士氣高昂的隊伍,點了點頭,隨後大手一揮,“進城!”
大軍在歡呼聲中朝著城門進發,東京遼陽府的城門緩緩打開。
高永昌騎著馬,昂首挺胸地走進城中,他的身後,是對他忠心耿耿的部族將士們。
城內各級官員原本還如往常一樣各司其職,對城外悄然發生的變故渾然不覺。
當高永昌率領著渤海兵卒如潮水般涌入城中時,他們才驚覺大事不妙。
然而,還未等他們做出任何反應,便被如狼似虎的士兵們迅速控制,像拎小雞一般被架到了府衙之內。
這些官員們一臉懵地看著坐在主位上,身穿黃袍的高永昌,眼中滿是驚恐與難以置信。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平日里看似溫順的渤海人,竟會突然起兵造反,還如此迅速地掌控了局勢。
此時,他們只感覺脖頸後一陣森寒,鋒利的刀口抵在那里,仿佛輕輕一動,便會性命不保。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求生的本能讓他們不自覺地跪倒在地。
“陛下饒命啊!”一名官員率先反應過來,磕頭如搗蒜,聲音帶著哭腔。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府衙內滿是求饒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