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的九月,依舊日頭高曬。
讓人燥熱。
但在九州大廈地下實驗室,溫度卻讓人舒適。
陸淵早上處理完集團事務,中午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實驗室。
因為今天的原子堆疊機原型機實驗,對他來說至關重要。
雖然他把大部分工作都交給了洛書,
但還是有些不放心,
畢竟這關乎著他未來的安全保障。
在之前,根據洛書的計算,原子堆疊機的研發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但昨天,林夏雨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材料,
竟然能夠滿足原子堆疊的苛刻要求,
這讓陸淵驚喜不已,
並將其命名為“幽靈縴維”。
這種幽靈縴維,
核心成分是狄拉克錐晶體和拓撲絕緣體包裹層。
簡單來說,狄拉克錐晶體就像一根超級高速公路,
可以讓電子跑得飛快,幾乎沒有阻力;
而拓撲絕緣體包裹層,則像一個全天候的保安,
可以保證電子乖乖地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會跑到其他地方去。
這兩種材料結合在一起,
就可以實現 100 的電子遷移率,
也就是說,電子可以在材料中暢通無阻地流動。
更神奇的是,這種材料的表面態電子,
還會形成一個閉合的莫比烏斯環,就像一個永無止境的過山車軌道,
可以讓電磁波只能沿著一個方向傳播,從而實現單向電磁屏蔽的效果。
而拓撲絕緣體包裹層,則利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在材料邊緣形成一條永久的電流通道,
就像一條永不熄滅的燈帶,可以持續不斷地提供能量。
現在,實驗的關鍵時刻,就是如何解決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堆疊問題。
一旦堆疊成功,
這些原子之間的結合力將遠超普通物質,
甚至接近宇宙基本力之一的強核力。
原子堆疊的難度在哪?
把原子堆疊想象成搭積木,
普通的積木之間是用膠水粘合的,
結合力很弱,很容易散架;
而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堆疊,
就像是用磁鐵把積木吸在一起,
結合力非常強,很難分開。
這樣的材料,可以無限延展且無疲勞極限,
就像橡皮泥一樣,可以隨意拉伸,而且永遠不會斷裂;
它還能瞬間吸收並轉化任何外力為自身形變能量,
就像一個超級彈簧,可以吸收任何沖擊,並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形變。
這種神奇的材料,
被陸淵命名為“天工飛線”。
要不是上一世洛書進入三階段,
驗證了這些材料的實現方式,
陸淵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這些看似科幻的東西,竟然真的可以實現。
是的,天工飛線,可切萬物,無論多麼堅硬的物體,
在它面前都如同豆腐一般;
天工飛線,也可織萬物,
可以將任何東西編織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在陸淵這里,
這就是他為自己打造的終極保命底牌。
防彈?
太弱了!
他要的是防原子彈!
是的,用天工飛線做成的戰甲,可以防原子彈。
天工飛線的最終成品,
將滿足普朗克尺度編織,這是一種超越想象的微觀結構。
就像在天工飛線的內部,嵌入了一個無限小的宇宙,
它可以自主規避宏觀物理踫撞,讓任何攻擊都無法傷到它。
這種材料,即使穿過中子星外殼,
也不會受潮汐力而撕裂,簡直是無敵的存在。
而且還要讓全體原子處于同一量子態,
實現零熵超流體,這樣飛線斷裂後可自動重組為原始形態,
就像擁有了不死之身一般。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外界提供普朗克尺度擾動源激活,
這就像一個開關,只有激活後才能發揮出天工線的真正威力。
另外,還需要滿足克萊因瓶拓撲以及逆熵算法驅動,
這就像一套復雜的密碼,
只有破解後才能啟動天工線的自我修復功能。
也就是說,在天工飛線的表面,
會嵌入無數條非定向封閉曲線,
使其在三維空間中呈現出一種永無止境的循環狀態;
而材料內部,
則會編碼馮•諾依曼宇宙的自指程序,
使其能夠通過吸收周圍的熵增來實現無限再生,
就像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生命體。
好吧,簡單來說,
天工飛線就是一種擁有無限生命,
可以抵御任何攻擊,
甚至可以自我修復的超級材料!
當然,這些都是最終的設想,距離實現還遙遙無期。
陸淵現在要做的,只是最原始的原子堆疊機,
也就是原子堆疊機的第一階段。
很多東西,是先有設備,再有成品。
原子堆疊機不同,幾乎是成品與設備一起研究出來。
天工飛線第一階段完成後,原子堆疊機第一階段也一並完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同樣。
第二階段完成後,堆疊機的第二階段也一並完成。
當然,目前第一階段,還沒有突破。
這個階段,
需要滿足兩個最基本的功能︰
一是納米編織工藝;
二是能量耗散層突破。
納米編織工藝,就是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控制納米線排列,
形成類似石墨烯的六方晶格結構,
從而大幅提升材料的抗拉強度。
在這基礎上,
再進行原子強力的作用,
從而實現原子的完美堆疊。
目前,這個步驟已經基本完成,
當然,這要歸功于林夏雨提供的幽靈縴維。
而第二步的能量耗散層,
其實就是在納米線間隙嵌入量子點陣列,
將沖擊動能轉化為高頻光子,
從而實現能量的快速耗散。
這需要突破非線性光學和量子隧穿效應控制,
難度非常大。
想象一下,你用錘子砸一塊玻璃,玻璃會碎裂;
但如果這塊玻璃上有很多非常非常小的孔,
這些孔可以把錘子的力量分散開來,玻璃就不會碎裂了。
能量耗散層的作用,就是這些小孔,
它可以把沖擊力分散到每一個原子上,從而保護材料不受損傷。
今晚,陸淵要做的,
就是突破能量耗散層這個關鍵技術。
雖然他已經讓洛書在虛擬世界模擬了無數次,
對每一個參數都了如指掌,但他依然感到一絲緊張,
畢竟理論和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差距。
陸淵深吸一口氣,走到原子堆疊機前,
喜歡重生2000︰開局網吧造ai請大家收藏︰()重生2000︰開局網吧造ai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