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屬于通俗文學,一定程度上和網絡小說差不多,小說內容重趣味性,而在主題深度和文筆上並不是很看重。
看扶桑早期的推理文學,多少都沾點獵奇屬性,直到松本清張的社會派推理橫空出世,將推理與當時的社會現象結合在一起,拓展了這一類型小說的深度。
此後二十年,是社會派推理的天下。
但讀者也漸漸進入厭倦期,推理小說的發展進入瓶頸。
為了推動推理文學創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一本叫做《幻影城》的雜志創立,同時定期舉行征文比賽,挖掘有潛力的新人作家。
就和《萌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一樣。
這本雜志雖然只做了四年就停刊了,但確實培養了繼江戶川亂步、森下雨村、大下宇陀兒後新一批的推理小說創作的中堅力量。
這其中有一人,叫連城三紀彥,用獨樹一幟的文筆將推理小說提升至不可逾越的高度
結合了日式物哀的風格,用古色古香,細膩入微的文筆,將愛情和推理調和在一起,有人將他稱為推理界的川端康成。
《一朵桔梗花》是其花葬系列中的一篇。
這一系的短篇是他生涯所創作的以花朵為寓意的八個推理故事,被譽為‘推理史上最美麗婀娜的名花’。
扶桑推理作家協會認證的“毫無疑問代表了扶桑推理小說的最高成就”
在前世,很多人都熟悉的東野圭吾在其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借鑒了他的作品。
如果說前世的島田莊司用創意自成一派,連城三紀彥就是自己的文筆在推理界自成一派。
翻譯的速度比預想中要快很多,在浦口義雄承諾接下這項工作,帶著書稿離開的第二天,已經翻譯成日文的小說就回傳了過來。
沈川收到後,自己讀了一遍,感覺很完美。
聯系過楊秀秀後,上傳至社交平台。
是陸清風在海外的個人賬號,因為這段時間的宣傳加上爭議,關注量超百萬,之前發布的內容都是一些過往和他自身有關的推文,和近期的實時動向,和國內同步。
還有有一些獨屬于扶桑的內容,就是《佔星術殺人魔法》的推薦,和轉載《小說寶石》雜志官方的新聞。
因為新本格的爭議,目前他的這個賬號熱度很高。
推文剛發布,很多人就注意到了。
作為首個在扶桑市場出版書籍,就引起這麼大爭議的華夏作家,推理界大多數作家貶低多過贊美,眼看著一本開創推理新氣象的小說口碑要崩盤。
出版社和他本人到現在一直沒什麼動靜。
就連喜歡這本書的讀者都快沒什麼動力聲援的時候,終于開始回應這件事。
路人,粉絲,乃至不喜歡他的人都抱著好奇的心態點開了這篇文章。
物哀,幽玄,�u擰 br />
二十世紀初,在川端康成用《雪國》《伊豆的舞女》《千紙鶴》《古都》等作品將物哀之美書寫到極致,讓整個扶桑都為他的文字而傾倒時。
沒有任何一個扶桑人能想到,在二十一世紀,會是一名華夏少年,將這種死亡意象的唯美特質用文字重現在他們眼前。
細膩到極致的情感描寫,復雜熾烈的心理刻畫,如詩歌般的文字營造的淒美景象,讓所有人覺得自己讀到的不是一個推理故事。
而是如《雪國》《金閣寺》這樣的純文學作品。
純白到幾乎無暇的感情,亦如那朵窗台上桔梗花,落在了讀者的心里。
【看完以後心里難受的厲害,特別是最後的信件揭示真相的時候,有落淚的沖動,作者明明是男生,為什麼能把女性的心理描寫的那麼好?】
【驚天動機,但又合乎情理,因為身處糟糕的環境,便連那一絲不經意間流落出來的溫柔,都能成為愛上一個人的理由,如瘋魔般渴望見到那張臉,所以不惜用犯罪的方式,可悲可嘆】
【我倒覺得動機很符合現實,在我們國家不是有很多女性為了和喜歡的牛郎見面,而選擇投身風俗行業麼,故事是虛構的,但和現實其實也沒差多少。】
……
扶桑風俗行業發達不是什麼秘密,夜晚去新宿隨意逛逛,就能看到不少帶著曖昧氣息的廣告牌堂而皇之擺在店門口。
因為壓抑的社會風氣,不管男女找娛樂場所發泄在扶桑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
《一朵桔梗花》在這點上,算是戳中了扶桑人的心。
【感覺這篇小說就是為了針對藤本智五郎說他文筆不好,動機薄弱而特意寫的。】
【帥氣的反擊,像是在告訴那些人,我不是寫不好,只是不想寫而已。】
【這種感覺就像懶得搭理凡人的神明大人,完全迷上了。】
【不知道藤本這些人會怎麼說,這下沒有理由吧,如果繼續就這些問題不放,請他們也拿出相同作品來回應,作家就要用文字來證明自己。】
……
以藤本智五郎為首的扶桑傳統推理作家這麼大動靜,該知道這件事的人都了解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
是華夏作家證明自己的創作。
即便是不喜歡陸清風的人,也無法針對這篇文章挑出毛病。
因為太符合扶桑人的審美了,說文章不好的,也拿不出比這更好文章,一時間反對新本格的群體有些沉默。
持支持一派的聲勢大漲。
《一朵桔梗花》越傳越廣,到了晚間的時候,文壇作家終于有人發文。
【愛情歷來是文學創作中永恆的主題,推理小說中也常用到,但對絕大多數推理作家來說,如何將這兩者結合的出彩,一直都是一個很大挑戰。
推理小說必然是理性的,而愛情的魅力則是推理的反面,1934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讓大偵探波羅在最後放過凶手,讓偵探這一理性的形象展現感性的一面。
《一朵桔梗花》用另一種創作方式,說明了推理小說不僅僅可以寫冰冷冷的詭計,還可以是柔結百腸而心有怯怯的愛。
細讀這篇文章時,我驚訝于作者是一個華夏人。
但隨後一想,在前一本小說中能把扶桑地理了解這麼透徹的人,想來是個會為了寫書而孜孜不倦的深入探索他國文化的人。
心中便釋然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羞愧。
因為這樣的文字,我寫不出來。】
發文的作者叫做五條重信,扶桑當紅作家,創作的作品常年在年度銷量排行榜上,暢銷的保證,在華夏這邊,人氣也非常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