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將注意力放在屬性面板的機械工程學上,輕輕觸動。
    下一刻,屬性面板上的機械工程學隨即開始1點點的上升,而自由分數則開始飛速下降。
    等到機械工程學漲到1000分的時候,自由分數已經消耗掉點。
    不過隨著機械工程學上漲到1000分,趙小侯的腦海里也隨即浮現出海量的知識。
    這些浮現出來的知識並不是趙小侯之前所掌握的,趙小侯也不知道這些知識來自于什麼地方,但這些知識卻完美填補了趙小侯之前在機械工程學方面的一些瑕疵缺陷。
    等到知識浮現完畢之後,趙小侯除了腦子有些脹痛之外,其余的感覺還好。
    之前在研制空間折疊器時的一些難題,這個時候,趙小侯回想起來,卻不算什麼了。
    和以前的數學,物理一樣,在提升到1000分之後,但凡機械工程方面的問題,基本上都難不住他了。
    更何況,有數學,物理兩門滿分學科的支撐,就算是一些很困難的機械工程問題,趙小侯最多花費一些時間也是能夠解決掉的,不至于卡在那里,只能選擇妥協其它問題來解決。
    至于剩下的點自由分數,趙小侯也沒打算留著。
    不過現在最需要提升的學科有兩門。
    材料學以及計算機學。
    材料學能夠最直接解決空間折疊器的重復性問題。
    而計算機學,趙小侯有預感,如果提升上去,則能夠將智能ai提升一波。
    而智能ai提升一波之後,就能夠進行更完美的模擬實驗。
    這不但對材料的模擬實驗有用,還對其它很多方面的模擬實驗有用。
    說白了,材料學就是解決材料的問題,而計算機學雖然在解決材料問題的上限沒那麼高,但卻能夠解決所有學科的模擬實驗問題。
    因而在尋思了一會之後,他決定先將計算機學提升起來。
    由于他一直都對智能ai的問題很重視,因而到現在為止,他的計算機學已經上漲到了907分。
    等到他一番操作之後,計算機學就提升到了945分。
    雖說只提升了38分,但945分的計算機學還是讓他受益匪淺。
    至少這個時候,他腦海里就浮現出了好幾種針對現在中智能ai進行改進的方案。
    這些改進方案能夠大幅提升智能ai的智慧,但又能夠杜絕中智能ai可能晉升為強智能的問題。
    當然,此時他的自由分數已經只剩下可憐巴巴的56點。
    什麼學科都升不動了。
    當然,即便他現在腦子不怎麼痛了,還是好好的睡了一覺。
    畢竟提升學科,其本質還是對大腦的改造。
    他的腦子現在也是疲憊不堪,需要休息。
    次日,等趙小侯再度出現在空間折疊技術項目組之後,那些科研人員感覺今天的趙首席似乎變得更強大了。
    “讓我們動起來,今天的實驗安排是”
    趙小侯拍了拍手,吸引了眾多科研人員的注意,然後就將今天的實驗方案安排了下去。
    那些科研人員將實驗方案拿到手之後,看了看,隨即就感覺今天的實驗方案與以前不說截然不同,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一些變化。
    而接下來隨著實驗的進行,一些問題出現被歸總到趙小侯那里之後,趙小侯那里的反饋回復也較之以前快了很多。
    在搞研究的時候,大家是沒有多少時間概念的。
    再加上大家注射了第二代增壽基因藥劑之後,不但壽命延長到4000年以上,就連身體和以前也是完全不一樣了。
    不說渾身是肌肉,但至少連續熬夜三天三夜都不會感覺太累。
    因而等到這一波實驗忙完,時間也就到了一周之後。
    大家都是一臉疲憊,但精神卻是振奮的。
    因為這一波實驗的進度要遠超過大家的預料。
    以前限制空間折疊器重復使用的一百多個難點,就這麼一周時間,就解決了18個。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再努力個兩個月,怎麼說也能夠將空間折疊器的重復使用問題徹底解決掉。
    而這個進度是大家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
    這一切都是趙首席的功勞!
    因而在趙小侯宣布大家休息一天,緩緩神的時候,科研人員們都用敬仰的眼神看著他。
    趙首席,我們敬愛您口牙!
    實際上,接下來的研究進程和大家預計也沒有相差多少。
    在保持每一周休息一天的情況之下,他們也只用了2個月時間就解決了空間折疊器重復使用的所有難點。
    而現在的空間折疊器在1號智能ai的模擬測試模型里運行了數百萬次,沒有出現一次錯誤。
    當然,模擬測試總歸是模擬測試,和現實還是有區別的。
    因而趙小侯又花費一周時間,將最終定型的空間折疊器制造出了實體。
    這一代的空間折疊器,除了尚未實體實驗的重復使用性之外,其體型也縮小到了13公分,差不多也就只是一支鋼筆的大小。
    除此之外,其實驗室制造成本也壓縮到了15艘主力艦的程度,如果以後進入萬能工廠批量生產的話,能夠將成本壓縮到1艘主力艦的程度。
    而如果建造專門的空間折疊器工廠的話,成本還能夠進一步壓縮到04艘主力艦的程度。
    雖說這樣的成本依然還是很高昂,但至少比以前的三艘主力艦成本要低上很多了。
    就在2號星際太空站的一處實驗室內,趙小侯在好似一支鋼筆的空間折疊器上點了幾下,設定了好了空間折疊壓縮範圍,然後將其貼在一輛反重力飛車上。
    之前的護衛艦等等空間折疊壓縮測試已經順利過了。
    現在所做的實驗就是空間折疊器的空間折疊壓縮範圍設定功能。
    畢竟以後這玩意進入到實際應用的時候,總不可能每次要空間折疊壓縮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尺寸體積大小。
    因而這個範圍設定功能就很重要了。
    數秒之後,反重力飛車瞬間消失,空間折疊器輕輕落在了地上。
    簡單來說,那輛體長4米的反重力飛車就這樣輕輕松松被收納到了鋼筆大小的空間折疊器里。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