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枚,因為損壞得太過嚴重。
李陽實在有些不知該如何描述,于是便將其放回到了李勤忠老人的手上。
但老人,又抬手,顫顫巍巍地遞上了一枚。
這一次,是一個圓形,浮刻著紅星的徽章。
上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抗米戰爭紀念】。
類似的形制,在之前那幾位老兵展示收藏時,已經出現過好幾次了。
台下的觀眾們,都無比熟悉。
但不論見過幾次...
這東西所蘊含的光輝,都令人感到格外沉重。
紀念章一共三枚,被整齊地擺在紅色布包上。
在頭頂舞台燈光的映照之下,顯得極為華麗。
而李勤忠老人,也用自己略顯沙啞的嗓音,緩緩講述起了往事︰
“大概是五三年,或者五四年吧。”
“那個時候,我還很小。”
“當時我們村里,來了好多好多...”
“從抗米戰場上,回來的志願軍。”
“我們村里面,幾乎所有能住人的地方,都住滿了。”
“我今天來找的這一位呢,名字叫郭靜華...”
說起往事,老人的面相,都仿佛變得年輕了起來。
他低著頭,望著被踩得 亮的地面,一邊回憶著,一邊說道︰
“我還記得。”
“每到吃飯的時間,郭靜華他就提著一個部隊里發的那種小桶。”
“大概這麼大的一個小鐵桶。”
“提著那個的東西,就去村里打飯。”
“當時,他吃什麼,就給我們帶回來一點什麼。”
“當時在一塊兒,處得特別親密,簡直像一家人一樣。”
說著,李勤忠老人的臉上,還浮現出了宛若孩童般天真無邪的笑容。
而李陽也稍稍湊前一些,開口問了起來︰
“當年這位名叫郭靜華的戰士,比您大多少?”
“他大概多大歲數啊?”
李勤忠老人緩緩抬起頭來,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地便開口說起︰
“我記得,他應該是二十幾歲。”
“挺年輕的。”
“但那個時候...”
“他在我的印象里,是個高高大大的人。”
“我估計他那個時候的身高,應該在一米八五左右。”
“身形特別魁梧,又高又壯。”
“圓圓的臉,大大的眼楮。”
“每次和我們聊事的時候,還沒開口,就先笑起來了。”
光是听李勤忠老人的講述,許多人便已經在腦海里構思出了一個面容和善的年輕小伙的模樣。
李陽隨之,繼續用問題引導起了話題︰
“那,當時的他,和他的那些戰友們,一共在您當初那個村子里住了多長時間啊?”
李勤忠微微仰著頭,似乎是在思考。
但片刻後,就淡定地點了點頭,開口回應︰
“差不多幾個月。”
停頓片刻後,他便緩緩講起了當初的故事︰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
“我母親就拿出來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小盒子。”
“叫我和我妹妹過去看。”
“然後告訴我們說...”
“郭靜華他們走了。”
“走的時候,就交給我這麼一個小盒子。”
“說希望替他保管好...”
“沒有想到,這一保管,就保管了快七十年...”
按照李勤忠的描述,李陽漸漸也拼湊起了故事的原委。
當時,郭靜華一行人離開。
李勤忠老人的母親,不知道他們究竟是第二次跨江作戰了,還是跟著部隊,去了華夏的其他地方支援建設...
老母親當時心想,這是別人委托我們家保管的東西。
所以一定要給人家保管得好好的。
等哪天,這支部隊再經過此處。
就能把這東西親手交還給他們。
在李勤忠老人的記憶里...
老母親用紅布,把這個存著紀念章的子彈盒包了起來。
還專門用針線縫上,縫得整整齊齊。
他們這些小孩子,壓根就不知道這里面裝的究竟是什麼。
只記得這塊布上,用鋼筆寫了字。
寫著郭靜華的名字,還有甘州兩個字。
至于其他的東西...
因為年代久遠,他早已忘記。
而這塊紅布,也早已褪色,看不出原來的字跡了。
當時年紀小,李勤忠老人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他就和母親一樣,一直在家里,等著郭靜華哪天回來,再把它取走就是了...
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明天與意外,誰也不知道誰會更早到來。
因為生活中的原因,李勤忠一家,還是沒能一直在那個村子里待下去。
舞台上,李勤忠老人將雙手放在膝蓋上。
緩緩地開口說道︰
“我們搬了兩次家...”
“搬家的時候,每一次搬家都要整理東西。”
“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把這個盒子拿出來。”
“母親看著這個盒子,經常一個人自言自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不知道這個郭靜華,究竟到哪里去了。”
當時的老母親,對郭靜華更多的,應該是某種長輩之于晚輩的關心。
可惜...
她最終,還是沒能與那位心心念念的年輕戰士見上一面。
“我母親,是九八年去世的。”
“到我母親去世之後,我就對這盒子里的東西,產生了好奇。”
“我就很好奇,這個盒子里面,到底裝著什麼東西啊。”
“這麼多年,母親他一直不讓我動。”
“我當時就把這個東西拿出來,放在手里搖了搖。”
“這麼一晃,就听到里面有東西在響。”
“當時,已經四十多年了。”
“他們不來,我也找不到他們。”
“我就想,說不定里面的東西,能找到點線索呢。”
“這麼想著,我就把盒子打開了。”
“當時我把母親縫得整整齊齊的線口都拆掉。”
“打開盒子,把里面的東西倒出來...”
“看到里面東西的時候,這才恍然大悟。”
“三枚紀念章。”
“那個時候我立馬就想道,這不是一般的東西。”
“這三枚紀念章,全都是郭靜華他們,在沙場上浴血奮戰得來的東西。”
“對他們來說,肯定意義非凡。”
“那個時候,我們的學校里面都會教...”
“說華夏的解放,多麼多麼地不容易。”
“是無數的戰士,不畏犧牲,不畏流血,拼死搏下來的。”
“一想到這個,我就能感覺到,這三枚紀念章上承載的意義特別沉重。”
“自此,我就發誓...”
“一定,要把這些東西,送還到郭靜華他們手里。”
喜歡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請大家收藏︰()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