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殿。
雕梁畫棟間彌漫著肅穆之氣。
今日的廷議關乎大宋江山的未來,文武百官皆屏息凝神,垂首立于丹墀之下。
龍椅上,宋孝宗趙𣐿小心翼翼的看了李莫愁和曹國舅一眼,見兩位不發言,似乎並不打算指手畫腳。
隨之,
趙𣐿松了口氣。
他手指輕輕叩擊扶手,目光如炬掃過群臣。
“今日之議,定要為我大宋一統天下議出一個章程來,卿等誰先說一說。”
文官集團和武將集團互相對視。
隨之立刻就有文官跳了出來。
“官家。”
“若要四面開戰,我們需得分主次。”
“北面的女真金國虎視眈眈,騎兵縱橫如風,若與之正面交鋒,我朝糧草輜重恐難支撐。依臣之見,不如實行先南後北之策——先滅大理、安南,穩固後方,錘煉精兵,再調集主力北伐,如此方能進退有據。”
“當年太祖平定天下,正是依此方略。南蠻之地富庶多產,得其糧米器械,可為我大軍北伐蓄力。”
“不錯,待後方穩固,揮師北上一舉蕩平金國,則天下可定!”
“我大宋必將遠邁漢唐輝煌。”
“……”
文官們紛紛頷首,朝堂之上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而武將們卻沒有人敢站出來發言。
到底是重文抑武太久了。
面對士人文官,武將有種低人一等的心理包袱。
直到——
趙𣐿的目光轉向武將隊伍。
那身披玄甲的劉琦正昂首而立,眼中戰意如烈火灼灼。
趙𣐿對其含笑點了點頭。
仿佛收到了鼓舞。
“臣有異議!”
劉琦終于是踏出兩步,抱拳鏗鏘道。
“官家,我大宋禁軍新練‘連環馬陣’已可破金人鐵騎,更有李仙子以仙法相助,天時地利皆在我手!南邊大理、安南不過彈丸小國,何足懼哉?”
“若分兵南征,反倒延誤北伐良機。臣請率精兵直搗黃龍,一戰而定乾坤!”
殿內驟然寂靜。
文官們面色微變。
“劉將軍豪氣可嘉,然兵事豈可輕率?”
“北伐需跨黃河、越燕山,糧道綿延千里。若主力盡出,南方蠻族趁機作亂,屆時我朝豈非腹背受敵?”
面對文官的質疑。
劉琦卻堅定道︰“我大宋有李仙子相助,金人縱有詭計亦難阻天兵。且待我大宋鐵騎踏破燕京,安南、大理諸國自會望風而降,何須耗費國力南征?”
“好!”
趙𣐿聞言,龍顏大悅。
他也明白劉琦所言非虛。
仙凡力量懸殊,己方有李莫愁相助,勝局就已經注定了,他們考慮的就是用什麼方法快速擊敗,接收敵境。
“愛卿還有何良策?盡可暢言。”
趙𣐿含笑凝視群臣。
武將們見狀精神一振。
吳 亦出列道︰“臣願為先鋒,率軍打頭陣!金國所謂‘鐵浮屠’在我神臂弓下,不過廢鐵爾!”
這些武夫……
文官們暗自惱怒,卻不得不權衡利弊。
趙𣐿立于階前,俯瞰群臣爭論如潮。
此刻他方覺龍椅之重——南征可穩根基,北伐可雪靖康之恥。然李莫愁那玄妙莫測的仙術,恰似一道破局之鑰……思及此處。
他忽地揚聲道。
“要滅金國,那就速戰速決,不可久耗國力,以免讓大宋百姓負擔過重,激起民變。戶部、兵部協同籌備糧械,三個月內必須籌齊。”
“屆時大軍開拔,光復中原。”
“官家英明。”
“大宋萬年。”
見皇帝做出決定,百官紛紛獻上贊美。
不料——
“你們想的太簡單了。”
李莫愁冰冷的聲音如寒氣拂來,趙𣐿和百官們不禁打了個冷顫。
百官們畏畏縮縮,作為大宋天子趙𣐿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小心賠著一副笑臉,沖李莫愁問道。
“不知李仙子有何高見?”
“但可直言,我等一定改,一定改。”
“呵!”
只見李莫愁冷笑一聲,緩緩說道。
“真不愧是古代,信息傳遞的效率就是低。你們恐怕還不知道吧,北方金國發生一件大事了。”
大事?
什麼大事??
頓時,趙𣐿等君臣心里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本座告訴你們,金國並非你們想象中的不堪一擊,金國也有修仙人相助了,那人就是法海。”
“他還把你們的太上皇趙構從全真教弟子的手中截胡,帶去了金國,法海鐵了心要與本座作對,這場與金國的戰爭,注定會是一場空前慘烈的大戰。 ”
什麼——
听了李莫愁親口吐出來的信息。
趙𣐿和百官幾乎當場石化。
畢竟……又不是後世。
如今南宋的時空,北方燕京發生的事情要傳遞到江南臨安,快馬加鞭都要幾天,何況在敵境,他們自然還不知曉。
如今知道了,頓時感到天都要塌了。
“法海大師?”
“他怎麼來到我們這個時空了,為何奪走太上皇?為何要相助金國蠻夷啊?”
“這一下可糟了,法海是修仙中人,有他鼎力相助,我大宋想要一戰消滅金國,怕是很難實現了。”
“而且法海大師還是佛門中人,我大宋境內也有不少寺廟僧人和信佛之人,若他們也跟著鬧事,很容易在我大宋腹地造成內亂啊!”
“……”
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
所有人一下子就變得愁眉苦臉起來。
本來以為毫無懸念的戰爭,沒想到因為法海大師的插手,一下子又變得前途未卜,誰也不敢妄言勝利了。
“唉……”
名將劉琦、吳 等,亦是萬分無奈。
這就是修仙人的力量啊,一人插手就足以改變凡人戰爭的力量天秤,百萬大軍都不如一個修仙人帶來的威懾。
別說他們,哪怕是諸葛武侯在世,對上修仙人也只有敗啊!
“這這……”
趙𣐿也是急得坐不住了。
會發生這種驚天大逆轉的情況,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他不得不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曹國舅。
“官家莫慌。”
曹國舅抬手捻著黑須,微微一笑。
他不急不緩的說道︰“事情並非沒有轉機,我大宋不是沒有勝算,不妨安靜的听听李仙子的話。”
哦……
聞言,趙𣐿把目光轉向了李莫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