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老周現在跟陳元生的關系是︰【他好,我也好!】
別的不用說,僅僅這二百億的資金砸下來,高新區就能成為當之無愧的青州第一區。
數字動力城這個項目越火,投資越大,建設越漂亮,他這個新書記就越露臉。
周景民甚至還當起了銷售代表,給陳元生推薦一塊江水轉角處,類似于魔都外灘的地皮,強烈建議數字動力城建在那里,打造青州的黃金外灘。
但是,在陳元生看來,周景民的並不足以打造出一個
當然,站在這個時代考慮,老周作為一個傳統的官員,以前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行政管理上,你也不能奢望他有劃時代的理論突破。
所以他能想到的籌備高新區的計劃,不外乎“地皮好、風水好、要政策、給支持、拉投資、稅收減免……”
這些重要嗎?
其實這些不是根本,都沒把握住問題的核心!
後世內陸有很多高新區,有成功的,但也有一些最後都搞的變了形。
有的成了華強北關村,有的概念炒作,蓋了一堆樓。
這些地方的樓盤加起來能買半個宇宙,但知名公司加起來的總利潤,還不如 谷某果公司的零頭。
是缺地皮,還是缺政策,還是風水不好?
都不是,最根本的是人心。
“人心就是最大的風水!”
你將時間維度拉長到20年,再回頭看看這些地方,你就知道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走歪的。
當你真心為企業好,企業自然就來了。
但你如果是想把他騙來。
然後吸血、扒皮、抽筋。
死兩個後面就沒人來了。
這些日子,陳元生在病房內休養,也沒閑著,始終在考慮這些問題。
但這些涉及行政管理的想法,你又不能寫在數字動力城的策劃書里。
“腫麼,你在教我做事?”
今天就是個機會,利用周景民迫切需要投資的心態,灌輸一些思想,以保證日後數字動力城更大的發展。
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等新區轟轟烈烈的搞起來,gdp上了千億,老周還會听你說啥?
機會難得!
此時,老周已經拿筆在稿紙給陳元生“推銷”了一塊地皮,然後瞥了一眼陳元生小腹的地方,撇嘴道︰“你這兩天就趕緊出院,我帶著你先去看看那片地方,只要地皮滿意,我立刻安排人討論征地拆遷事宜,一切朝前趕。”
蕭瑾芝在旁邊又白了一眼,但沒多說話,可能也是有點懷疑陳元生槍傷是假的。
陳元生點點頭︰“行、行,這些都不是事。呵呵……”
“周叔,在正式投資之前,我有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和建議,想跟您討論討論。”
“是我從一個企業家、商人的角度去考慮的,本質上還是為了高新區能夠健康發展,沒有惡意,你如果覺得有點用,咱們回頭就深入研究一下。”
周景民現在滿腦子都是投資,只要陳元生能把項目早點落地,咋說都可以。
他將手里的稿紙和鋼筆放在病床上,點頭道︰“說,大膽說,隨便說。”
陳元生其實想了很多條,斟酌一番後,決定先拿出一兩條來看看周景民的反應,如果人家听不進去,後面的就省了。
“周叔,這第一個呢,我建議哈~新區的征服部門,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周景民靠在椅子上,輕輕點頭︰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概念很早就有,他也有這方面的一些考量,有決心讓新區的辦公效率與眾不同。
陳元生繼續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些內容,在那本簡體的策劃書里面有。”
“我們準備模仿 谷投資人模式,對于風險投資的新公司,進行全方位的扶持,包括公司注冊、法律支持、寫字樓租賃、員工住宿、網絡電腦辦公設施等等,本質來說,就是省去創業者的一切非必要的麻煩,像酒店的拎包入住一樣,到這里之後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技術創新上去。”
“新區如果能在這方面進行對接,那就省去了海量的工作。”
周景民笑了笑︰“這個沒問題,到時候我會安排人專門給你們對接,盡可能的提供方便。”
“不,周叔你誤會我的意思了。”
陳元生解釋道︰“我不是說數字動力城這個項目怎麼樣對接,而是希望以後整個高新區都采用這種服務模式。”
“在某些地方,注冊一家公司需要數十份材料證件,。”
“老板跑一兩個月也未必能跑下來。”
“甚至還要茶水費什麼的。”
“我的想法,新區在這方面逐步進化。”
“比如,推行網絡注冊,公司在網上提交相關證件和材料,部門人員在網上審核,等材料齊備,派人跑一趟,一兩個小時注冊就完了。”
“再進一步,工作人員上門服務,你提交完材料,驗證通過,工作人員親自把執照送到公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進一步,政策公開,某公司開始注冊的同時,工作人員就提醒他們可以享受那些優惠政策,有那些補貼。直白的提醒他們,如何賺錢,如何省錢。”
周景民眨眨眼,笑著把放在床頭的稿紙和筆拿了過來︰“嗯,有創意,有想法,我記錄一下,回頭朝這方面努力。只不過……這個網絡注冊,沒听說過啊,現在能實現嗎?”
“能!”
陳元生斬釘截鐵的說道︰“我旗下有軟件公司,開發一款注冊軟件用不了多長時間。”
“嘿!你小子的投資還沒到,先打起我的主意來了,要從我這里賺一筆?”
周景民開玩笑似的說道。
陳元生搖頭︰“周叔,我免費給你開發行不?”
“不用,不用,給你開玩笑呢。”
“我這里歡迎創新,鼓勵創新,只要是對高新區發展有利的,我絕對支持。”
見周景民對第一個建議並不排斥,陳元生決定上點強度。
“第二個建議,逢進必考。”
還沒等老周說話,旁邊的蕭瑾芝便問道︰“啥叫逢進必考?”
陳元生解釋道︰“我的主要想法,是不要把老區的那些慣性思維和辦事方式帶到新區來。”
“重點用年輕人,比如新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剛從校園出來,思想單純,也有干勁、有想法,懷揣著對未來的夢想,是準備干一些事業的。”
“而老一輩容易有‘大爺心態’,喜歡坐在辦公室看著報紙,喝著茶水。”
喜歡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飆請大家收藏︰()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