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當陳元生回到青州的時候,曙光電子廠的審計風暴已經提前進入了高峰。
    其實審計工作還沒有全面展開,是那幫被帶到警局的人,頂不住壓力,主動招供了。
    實在是警局給的壓力太大,如果你不招,別人把你供出來,你的責任翻倍,不僅僅是賠錢那麼簡單,這次是判刑。
    非法佔有或盜竊公司財物,超過一千元的就能入刑,一千至三千元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次你只要觸犯了,就是頂格判,自己看著辦。
    這個時候沒人保你,你再有錢上訴,你能比的過大老板?
    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立功表現,舉報了其他人,你就可以免除部分責任。
    局里的兄弟們也狠狠的賣了把子力氣,個頂個的積極,都非常樂意參與曙光電子廠的案件,一听說有人招供了新材料,都不喊別人幫忙的,自己加班也得先抓了再回家休息。
    干一輩子也很難踫到陳元生這樣的老板,你審出多少錢來,人家給雙倍。
    就這5天的時間,曙光電子廠已經陸續有60多人被帶走調查,平均每天十個還多,全廠震動!
    估計那幾個舉報的庫工,也沒想到陳老板如此小題大做,將事態搞到這種地步。
    因為有些被抓進去的人,已經到了亂咬的地步,為了降低自己的處罰,有些事他們可能沒有確鑿的證據,只是道听途說,也當做立功材料上報。
    電子廠保安部原來的保安有21人,其中12人被咬了出來,其中3個是虛假考勤,就是經常缺崗,卻考勤照畫,工資照拿。
    設材處10人被咬出來了,包括3名已經被借調到其他單位的職工。
    後勤、財務、生產車間……都有人在舉報。
    如此大的陣仗,把那些涉事職工的家屬都給嚇壞了,各種求關系、拜碼頭,有的老領導甚至把電話打到陳元生這里︰要以大局為重。
    什麼叫大局?
    理清企業內部的蛀蟲,這就是最大的大局。
    不過陳元生也給老領導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曙光電子不翻舊賬,改制之前的事,不會過問。
    雖然是人心惶惶,但清者自清,從來沒干過盜竊、虛報、吃回扣這種事情的職工,根本不緊張,反而是樂見其成。
    電子廠改制之後,為了保持平穩過渡,管理層調整的很小,正好利用這次機會進行一次大洗牌……
    …………
    趙副總相當關心外甥女于小莉的事,立刻安排她給遠盛實業投遞簡歷。
    企業領導之間互相給親屬安排工作,再正常不過,陳元生也沒往心里去某人是a企業高管,不方便安排自己親屬進本公司,就打招呼安排到有商業往來的b企業,這種現象很常見)。
    收到簡歷之後,立刻安排人力資源部面試。
    為此,陳元生還專門跟于小莉見了個面。
    沒想到,于小莉這個女孩長的非常出眾,一米六八的身高,膚白貌美大長腿,身材、相貌、氣質每一樣都相當拿得出手,而且能力也不錯,居然達到了英語專八水平,稍加培養就能從事一般的口語翻譯。
    【這樣的女孩子會看上一個普通的富二代?】
    陳元生雖然有點好奇,但也沒多想,畢竟這是人家女孩子自己的事,她喜歡跟誰談戀愛,外人怎麼好干涉,自己也只是幫趙副總一個小忙而已。
    這麼好的形象僅僅當個翻譯有點可惜,陳元生便安排她到遠盛實業辦公室下屬的接待辦、兼職翻譯,負責外事接待或重要來賓接待工作。
    這邊剛剛入職,趙副總就又打來了電話,除了口頭感謝之外,請陳老板有空了務必去他那邊玩幾天,一定好好招待。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陳元生發現這個老趙雖然是一個集團的副總,但整個人身上帶著明顯的江湖匪氣,豪爽、大氣,不世俗。
    這種現象在九十年代很常見,不少混江湖的人,一旦傍上某個大船上岸,便能受到重用,迅速崛起。
    …………
    呆彎芯片行業的幾個大佬有個共同的特點︰確定目標之後,推進、推進、再推進……
    張茹靜如此,張鐘某如此,梁某松也是如此。
    這種高效率的工作風格,是呆彎晶圓代工行業能夠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人都能稱之為工作狂,張茹靜被稱為建廠狂魔,在德州儀器期間,用不到四年的時間,主持了德州儀器在全球10個廠子的建設和運營。
    效率之高令人頭皮發麻!
    這次,陳元生也見識到了張茹靜的高效,深刻體會到了頭皮發麻的感覺。
    從上次在香港7月12號晚上見面,到今天8月6日,滿打滿算25天時間,張茹靜在呆彎已經給他聯系到了76個人。
    第一批來青州的14個,其中8個是負責貼片電阻、電容產線的;另外6個,是負責存儲芯片產線的。
    這14個人是先頭部隊,負責設計建廠相關事宜,等廠子和設備差不多了,後續人員馬上到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人,要麼是張茹靜通過關系重金挖來的,要麼就是他信任的嫡系人員,有的甚至是當初在德州儀器就跟著他的人。
    陳老板不是許諾給他20的股份嗎,張茹靜直接從股份拿出一部給分大家。
    干好了,不但拿高工資,還能拿分紅。
    說白了,沒資金動力,這幫人誰也不願意來內陸。
    不過,按照陳元生提前的交代,這些人的關系是保密的,他們首先去的香港,然後再轉到大陸,目的也是盡可能避開一些政策敏感。
    隨著這些人的到來,焦衛國身上的擔子輕了,但是權力也小了,以後大概率就是個工程監督和後勤管理者。
    指望這幫呆彎來的工程師們听你的,想都別想,再說焦衛國也不懂啊。
    而且張茹靜計劃的非常周到,來的這14個人,都提前安排好了職務和工作內容。
    那個四十一歲的郭濤,負責貼片電阻、貼片電容產線的設計工作;
    那個三十八歲的鄭天仕,則負責存儲芯片車間的設計和設備調試工作。
    來了就能直接接手廠房建設工作,相當給力。
    “干吧!”
    雖然這幫人的平均月薪在6萬人民幣以上,但如果沒有張茹靜的幫忙,陳元生也不可能找來這麼多能直接上手的人才。
    沒有任何歡迎儀式,在一個半小時的座談會之後,陳元生當場拍板︰大家先住在酒店,立刻投入工作,焦總負責好這幫工程師的所有後勤工作,包括員工招聘,一切以建廠、調試、生產為導向,力爭在年底之前,新廠投產。
    陳元生也想看看,張茹靜找來的這幫人,能給他帶來多大的驚喜。
    …………
    喜歡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飆請大家收藏︰()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