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第582章 上之戰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孑與空 本章︰第582章 上之戰一)

    上縣城偏西北十二里左右,這是一處四面高,中間有一塊平坦開闊地帶,類似于小型盆地的區域。

    這便是劉紹為與諸胡聯軍決戰預設的戰場。

    中間平坦開闊,便可以讓大軍縱情發揮,非常適合硬踫硬決戰。

    四面高,有許多地方不僅是高坡,還伴有深溝,這便讓戰敗的一方,潰逃的時候,能逃跑的道路有限,不至于漫山遍野都是,非常有利于追殺敵軍潰兵。

    上午,臨近午時。

    八萬六千諸胡聯軍先是以騎兵的正常行軍速度走了一段,到距離戰場還有差不多十里的時候放慢行軍速度,只以步卒的正常行軍速度接近戰場。

    這樣的速度,既不太過消耗步卒的體力,也順道讓騎兵戰馬的體力得到恢復。

    雖然唐軍以逸待勞,處于絕對的巔峰狀態,在人與戰馬的體力保有量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但諸胡聯軍也不至于體力缺失太多,勉強保持次巔峰狀態,整體戰斗力影響不到半成。

    大約十點半,諸胡聯軍抵達戰場,兩軍隔著三四百米便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對方。

    當然,唐軍高層將領手上都有望遠鏡,能更早一些看到諸胡聯軍。

    “終于來了,等你們多時!”劉紹臉上露出冷冽的笑容。

    原本這場大戰昨天臨近中午就應該開始了,只不過因為諸胡聯軍驚疑唐軍明明兵力絕對劣勢,居然有城池不守,偏偏主動出城在一處開闊地帶擺出決戰陣勢,以為唐軍有什麼詐,嚇得原地停留了一天時間來探查消息,今天早上又才繼續往戰場行軍,拖延了一天時間。

    劉紹並不是在意拖延了一天時間,只要諸胡聯軍來就行,此戰他定要將這支諸胡聯軍全殲在這里。

    現代時空,常建新也在線盯著,他將借助劉紹的視角,全程關注這場大戰。

    此戰如果唐軍能全殲諸胡聯軍,那麼隴西四郡的羌氐兩胡,以及其他雜胡對于唐軍便再沒有反抗的能力,唐軍可以肆意清掃隴西四郡範圍內的胡人。

    不僅是清掃隴西四郡上面的胡人,整個關中的胡人都要清掃。

    除了隴縣、上等四個縣城區域的城外已經被唐軍清掃過一遍,關中其他地方,包括最早被唐軍佔領的左馮翊郡城區域的城外,可都還沒有被唐軍清掃過。

    唐軍對整個關中最徹底清掃的過程中,也順帶將最後能收集到的黃金收集上來。

    等唐軍完成對整個關中徹底的清掃,屆時常建新能拿到多少黃金,也才有一個具體的數目,同時也只有完成對關中徹底的清掃,劉紹才能回到長安城,安排人手幫助常建新把所有黃金融煉成符合期貨交割的金磚。

    彼時常建新如果想變現,也才能隨時拿出去交易變現。

    一想到那個時候將有至少七百億現金進賬,常建新就不由得滿心火熱。

    諸胡聯軍行至一定距離以後止步,與對面唐軍遙相對峙。

    對面,唐軍也並沒有趁諸胡聯軍剛到,隊形還有些許混亂之際,直接全軍一窩蜂沖上去。

    正面硬踫硬決戰就要有個硬踫硬決戰的氣勢,而且這種形態的戰爭,沒有太多花里胡哨,拼的就是硬實力,雙方都對自己的硬實力有信心。

    笙旗獵獵。

    相較于唐軍這邊,士兵全員著甲,盔甲樣式統一,顏色統一,看上去非常整齊劃一不同。

    諸胡聯軍那邊,身上有盔甲的比例不高,身上服飾,發髻樣式,身上飾品等,有太多不一樣,看上去非常雜亂。

    如果用一個強盛王朝的眼光來看的話,那麼唐軍就是實實在在的正規軍,而諸胡聯軍則是形同烏合之眾。

    當然,諸胡聯軍畢竟佔有絕對的數量優勢,雙方兵力差距足足接近五點五比一。

    羌氐兩胡早在春秋時期,便是華夏周邊胡族,他們經歷過秦朝,漢朝,曹魏,西晉,哪怕是漢朝武力最強盛的漢武帝時期,漢明帝時期的漢軍,也做不到在這樣大的兵力差之下,戰勝羌氐兩胡。

    漢軍最強大的時候都不可能在五點五比一的巨大兵力差距下有多少勝算,你唐軍算什麼?

    因此,哪怕心里有疑惑,不明白唐軍怎麼就敢以這點兵力主動在城外尋求野戰硬踫硬決戰,但不影響諸胡聯軍上下取勝信心充足。

    “我們不主動進攻嗎?”常建新隔著時空詢問劉紹。

    劉紹回應道︰“我軍‘兵少實力弱’,一般這樣的正面決戰,都默認兵多實力強的一方先動,另一方後針對性做出應對!”

    正面硬踫硬決戰,可沒有先下手為強那種說法,反而後動的一方相對能佔一些便宜。

    雖然劉紹自信手下唐軍哪怕兵力只有諸胡聯軍的不到五分之一,他也仍然有充足的把握取勝,心里面大唐軍隊才是實力強的一方。

    但自信是一回事,有便宜不佔那也是傻!

    常建新並不太能听得懂,不過他也沒有追問,大戰馬上要開始,這個時候讓劉紹分心給他解釋是不明智的,他真想要了解,戰後再問留守不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諸胡聯軍方面。

    看到唐軍沒有趁聯軍剛到,立足未穩直接撲過來,羌氐兩胡首領相視一眼,倒也不意外。

    聯軍在還有數里距離時,行軍速度便一降再降,就是為了保持隊形,抵達戰場的時候,各軍都不至于亂,不給唐軍可乘之機。

    唐軍真要在聯軍剛到就全軍撲殺上來,也佔不了什麼便宜。

    “唐軍不先動,我們可要先動了!”羌氐兩胡首領做為聯軍共同的盟主,所有命令都由兩胡首領先達成共識以後下達。

    他們先遙望前方的唐軍一眼,又掃了一眼自己身後的聯軍,看到各部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既然唐軍自認是實力更弱的一方,那麼他們也不必等唐軍先動。

    “木黎骨,我命你率所部一萬騎兵正面出擊,試探唐軍虛實!“

    羌族首領對身邊一名羌族高層將領下令道。

    由羌族騎兵先動打頭陣,這是聯軍抵達戰場之前,羌氐兩胡首領就已經先達成的共識。

    唐軍方面。

    看到胡人騎兵出擊,且又有高處觀察的斥候快馬來報,出擊的胡人騎兵在萬騎上下。

    劉紹毫不猶豫下令︰“蒙志,你率所部出擊,抵住這一萬胡人騎兵!”

    “尊令!”蒙志是第三騎兵軍團的一名團長,所部滿員有兩千五百騎,現在則並不滿員,只有兩千兩百多騎。

    顯然劉紹自認為兩千兩百多騎足以對付一萬胡人騎兵!

    “全軍跟我,殺!”蒙志策馬回到所部騎兵團之後,拔出腰間橫刀前指,同時一馬當先沖出去。

    “殺!”在他身後,手下的兩千兩百多唐軍騎兵緊跟著殺出去。

    兩軍距離不算遠,又都是騎兵,兩千兩百多唐軍騎兵才沖出去沒幾個呼吸時間,雙方前沿便非常接近,已經進入弓箭射程範圍。

    雙方在真正近距離接戰之前,毫無疑問都先向對方射過去一兩輪箭雨。

    羌族騎兵數量是唐軍四倍多,但並不是所有羌族騎兵都射出去箭矢,事實上羌族騎兵射出去的第一輪箭雨只有一百二三十支。

    唐軍騎兵數量不到羌族騎兵的四分之一,卻也不是他們射出去的箭矢只有羌族騎兵的不到四分之一,事實上唐軍騎兵射出去的第一輪箭雨也有近百支,不比對面羌族騎兵少太多。

    “咻咻!!”

    “噗!”“噗!”

    雙方都有人在高速沖鋒過程中被射中墜馬。

    羌族騎兵雖然只承受不到百支箭矢,但中箭墜馬者卻達到足足八個人,平均十幾支箭就能射倒他們一人。

    唐軍騎兵雖然承受一百二三十支箭矢,但墜馬者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被躲閃不及竟然倒霉的直接釘中額頭,一個則是座下戰馬被射中眼楮與軀體也中兩箭,戰馬失蹄連帶著馬背上的唐軍騎兵一起翻倒。

    其他唐軍騎兵也有中箭的,同樣也是平均十幾支箭矢就有一名唐軍騎兵中箭。

    然而唐軍騎兵身上鋼制甲片盔甲防護強悍,射中甲片的箭矢沒有一支能夠破甲,墜馬的兩名唐軍騎兵純屬過于倒霉。

    但哪怕唐軍有兩人比較倒霉,羯族騎兵傷亡數量也是唐軍騎的四倍!

    不過這個時候,雙方都沒有精力那麼細致的觀察對方的具體損失,射完一箭,立刻再次從箭壺抽出另一支箭彎弓搭箭射出去,力求在近距離接戰之前,盡可能朝對方射過去更多箭矢。

    同時,雙方也不是每一輪箭雨都是齊射,而是覺得自己射出去的箭矢能夠得著射程,且射中以後還有足夠威力破甲殺敵才射。

    基本上平均每個呼吸時間,羌族騎兵有一百到兩百支箭矢朝唐軍騎兵射過去,唐軍騎兵則又七十到一百二十支箭矢朝羌族騎兵射過去。

    從第一輪箭雨射出去,到雙方近距離接戰,大約五個呼吸時間。

    羌族騎兵承受了五百多支箭矢,唐軍騎兵則承受了七百多支箭矢。

    羌族騎兵連續有四十二騎中箭墜馬,唐軍騎兵則只有十一騎墜馬,墜馬的唐軍騎兵大多是戰馬中箭過多之後,連帶著馬背上的唐軍騎兵一起翻倒,唐軍騎兵自身中箭墜馬的概率很低。

    “殺!”

    雙方近距離接戰之後,為了避免誤傷自己人,而且這麼近距離用弓箭並不方便,便基本上都把弓箭掛回箭壺,換上兵器廝殺。

    唐軍騎兵長短兵器齊全,剛開始接戰的唐軍騎兵基本上都用馬槊。

    相較而言,羌族騎兵除了少數將領長短兵器齊全以外,普通羌族騎兵要麼只有長槍等長槍兵,要麼只有一柄彎刀。

    雙方剛開始接戰,長兵器無疑更佔便宜,全員都配有馬槊的唐軍騎兵廝殺效率絕對高于羌族騎兵。

    雙方混戰在一起的最初十個呼吸時間,羌族騎兵足足被唐軍騎兵手中馬槊捅下來一百多人,平均每個呼吸時間十幾個人!

    唐軍騎兵卻只被羌族騎兵捅下來十幾個,雙方傷亡比接近一比十。

    雙方兵力對比只是四點五左右比一,理論上來說,只要羌族騎兵與唐軍騎兵傷亡比例超過四點五比一,比如達到五比一,那麼羌族騎兵一方就等于落入下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雙方傷亡比接近十比一,羌族騎兵一方便妥妥的等同于被碾壓。

    不過,雙方才剛開始混戰在一起,並且雙方主將都在戰場後方,不可能那麼細致的一下子洞察戰場形勢。

    雙方主將只能通過大形勢判斷哪一方更佔上風,哪一方能取勝,比如一方開始有人朝戰場外潰逃,或者整體性潰敗。

    又或者本身在戰場之中廝殺的將領主動派人離開戰場告急,告知戰場形勢。

    此刻,直接在戰場上的羌族騎兵將領,倒是直接感受到了唐軍騎兵的強大,但是雙方才剛剛接戰,羌族騎兵損失都還不到五百人,現在就立刻派人離開戰場向後方告急,豈不是相當于一觸即潰?

    羌族騎兵數量多,哪怕接戰以後,雙方傷亡比接近一比十,後方了望戰場能看到的也只是滿目羌族騎兵的身影。

    相反,唐軍騎兵數量少,哪怕自身傷亡一人便殺傷對方近十人,接近一比十的傷亡比,事實上碾壓了對方,但後方遠距離了望,也看不到多少唐軍騎兵的身影。

    “唐軍果然非比尋常,戰力遠不是匈奴人可比,僅兩千來騎對抗我上萬騎,竟然沒有立刻表現出整體被壓制。”羌族首領自認為自己的這番話已經是在夸贊唐軍,高看唐軍了。

    “我們聯軍出擊兵力雖說超過四倍于唐軍,但看樣子想擊敗唐軍也不是那麼容易,唐軍表現很頑強!”氐族首領也笑著附和了一句,同樣覺得自己的話依舊是在夸贊唐軍了。

    相較于羌氐兩胡首領只能靠肉眼了望,看大形態來做判斷。

    唐軍方面,劉紹與一眾唐軍中高層將領都有一支望遠鏡,用望遠鏡他們可以看到戰場中比較細致的場景,甚至專門盯著一小片區域,己方倒下多少人,對方倒下多少人。

    “我軍與敵軍傷亡比至少七比一!”一名唐軍騎兵軍團長首先做出自己的判斷。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方便以後閱讀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582章 上之戰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582章 上之戰一)並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