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重甲騎兵突入隴縣縱深如此迅速,除了因為唐軍重甲騎兵強悍的戰斗力之外,也與隴縣城內匈奴軍隊軍心渙散,恐慌一片,形不成任何強有力的阻擊有很大關系。
否則,但凡在城內各條大道,各條街道多放置一些拒馬等障礙物,都不至于讓唐軍重甲騎兵突入這麼迅速。
唐軍破城速度太快了,從開始攻城,到佔領城門樓,再到從城門樓殺下城內,從城內打開城門,讓城外唐軍可以直接從城門口大規模殺進城內。
前前後後僅半個時辰左右時間!
最初所有人都認為,隴縣守上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甚至除非唐軍調來更多兵力,不然僅憑圍城的不到兩萬人,根本不可能強攻下隴縣。
可是先後僅半個時辰左右啊,城門就被強行突破了。
落差越大,自然心理沖擊也越大,一下子將城內所有匈奴士兵的軍心意志擊潰,這很正常。
匈奴士兵軍心意志崩潰,加上唐軍打頭陣的是近乎刀槍不入的重甲陌刀兵與重甲騎兵,讓城內的廝殺,從一開始就呈現一面倒的單方面殺戮趨勢。
有匈奴士兵想要投降。
若數量不多,比如單獨一個,或者幾個,最多十幾個這種,唐軍都當做看不見,毫不客氣的直接砍殺。
若是數量多,比如近百,幾百,乃至上千,唐軍才會選擇暫時接受他們的投降,如何處置等戰後再說。
主要是隴縣城內匈奴軍隊,漢兵佔比很低,絕大部分都是匈奴人。
殺進城內的唐軍士兵數量逐漸超過六千人,其中包含八百重甲陌刀兵與一千兩百重甲騎兵。
別說匈奴軍隊士兵的軍心意志早已經崩潰,就算是所有匈奴士兵都悍不畏死,拼命廝殺,入城唐軍的綜合戰力也足以碾壓他們。
有唐軍殺到偽帝劉熙住所附近。
偽帝劉熙在唐軍殺到此處之前,也曾想過逃跑逃離隴縣。
可惜他才剛在幾百名匈奴士兵的保護下出住所不到百米,便被一隊唐軍重甲騎兵攔截,身邊的幾百名匈奴士兵迅速被殺潰,令他又不得不退了回去。
唐軍清理完偽帝劉熙住所一帶的匈奴士兵以後,便把偽帝劉熙困在了一間屋子里,倒沒有直接將其擒抓捆綁。
主要是他懷里抱著一物,很像是傳國玉璽,擔心他狗急跳牆損壞傳國玉璽。
唐軍一方面圍著偽帝劉熙所在的屋子,一方面快馬出城將此事稟報給劉紹。
這邊,劉熙嘗試過逃到城外卻沒有成功,主要是他居住的位置在城池中央一帶,距離每一個城門都很遠,不過其他匈奴軍隊,卻不是沒有人順利逃到城外。
便有一些匈奴士兵本身就守衛在其他城門區域,得知城池已破,唐軍已經殺進城內,立刻便就近打開城門,往城外潰逃。
也有一些距城門口有一段距離,但擁有戰馬的匈奴士兵策馬奔向城門,緊跟著那些本身守著城門的匈奴士兵身後一同出城。
然而,他們才剛出城沒多遠,便立刻遭到早已經在城外等候的唐軍騎兵的圍堵與攻擊。
“殺!”
唐軍輕甲騎兵行動如風。
那些匈奴步卒士兵面對他們的圍堵與攻擊,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猶如待宰的羔羊,被迅速單方面屠戮。
而那些擁有戰馬的匈奴騎兵,他們想要逃掉,不僅得先正面突破唐軍騎兵的攔截,還得能跑得過唐軍騎兵,甩得掉唐軍騎兵。
面對唐軍騎兵凶悍的戰斗力,這些匈奴騎兵倒是有那麼一陣為了能突出重圍而奮勇拼殺,看上去頗有悍不畏死的勢頭。
可惜,不說他們這種只是看似悍不畏死,就算真悍不畏死,擁有能比肩羯族百戰精騎的戰斗力,他們與唐軍騎兵也還差得遠。
“鏘!”
雙方兵器交擊,匈奴騎兵手中彎刀看不過唐軍騎兵手中橫刀。
比拼長兵器,唐軍騎兵每人都是長短兵器皆齊,而匈奴騎兵卻是只有一部分有長兵器。
同時,唐軍騎兵的長兵器是馬槊,本身馬槊戰場殺敵能力就比長槍好一些,更何況唐軍騎兵的馬槊還是鋼制的,材料也遠優于匈奴騎兵的鐵制長槍。
最後,匈奴騎兵砍中唐軍騎兵,他們的鐵制兵刃想破掉唐軍騎兵身上單層鋼制甲片盔甲的防護,概率太低了。
可唐軍騎兵砍中匈奴騎兵,鋼制的兵刃只要力道不是太小,便大概率能直接破掉匈奴騎兵身上單層鐵制甲片盔甲,況且匈奴騎兵還不是全員著甲。
連正面突破唐軍騎兵攔截都做不到,更甭論突破以後還能跑得過唐軍騎兵。
要知道,唐軍騎兵坐下戰馬可是釘有馬蹄鐵的,馬蹄踩在冬季有積雪以及被凍硬的土地上,抓地力更強,更不容易打滑。
同樣的距離同樣的速度,唐軍騎兵的戰馬可要比沒釘有馬蹄鐵的匈奴騎兵的戰馬更省力得多。
除了馬蹄鐵的優勢,唐軍騎兵的戰馬吃得還比匈奴騎兵的戰馬更好,每天都有足夠需求的精料與食鹽下肚。
總之,唐軍騎兵的戰馬比匈奴騎兵的戰馬更肥,持久力更長。
種種差距下,匈奴騎兵想正面突破唐軍騎兵的攔截,順利逃脫掉,除非有數倍的兵力優勢,否則根本就不可能!
膽敢從各個城門出城的匈奴騎兵,很快就被唐軍騎兵擊潰、斬殺殆盡。
大局已定!
唐軍大營,劉紹听到城內傳來的戰報,已經把匈奴偽帝劉熙圍困在一座屋子里,且其懷里可能抱著傳國玉璽。
他毫不猶豫起身,騎上自己的戰馬,在親衛騎兵的護衛下進城,直奔匈奴偽帝劉熙所在。
來到地方,劉紹下了戰馬,徒步在親兵的護衛下走進屋子,來到匈奴偽帝劉熙面前。
匈奴偽帝劉熙先前看到唐軍只是將他圍困在屋子里面,並沒有直接將他擒抓捆綁,他還以為他做為皇帝,能擁有皇帝該有的體面。
他甚至幻想的是三國時期,蜀國和吳國滅亡的時候,末代皇帝劉禪與孫皓的結局,一個被封為安樂公,一個被封為歸命侯。
“拿來!”
劉紹沒有任何廢話,語氣目光皆冷漠異常的朝偽帝劉熙喝道。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