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漢趙偽帝劉熙從長安城帶出來的五萬四千多匈奴軍隊,其中兩萬四千左右是騎兵,近三萬一千是步卒。
除了士兵,還有後宮妃嬪,皇子公主,官員貴族,以及很多將領的家眷等。
總之,前前後後從長安城涌出來的人數超過十一萬,除了軍隊士兵,其他人口五萬多。
當然,跑在最前面的是匈奴漢趙偽帝劉熙與後宮妃嬪。
第二梯隊是匈奴貴族及家眷,皇子公主與匈奴騎兵。
第三梯隊是匈奴步卒士兵。
跑在最後的則是其他普通人,有中下層官員及家屬,有普通百姓,有匈奴地主富戶,也有一些本身是漢人,但女兒嫁給匈奴人官員、將領、地主富戶,或者兒子娶了匈奴一些官員將領的女兒,有牽連攀附,成份很雜。
跑在第一第二梯隊的不是有馬車坐,就是有戰馬騎乘,速度比較快,顯得沒那麼混亂。
跑在第三梯隊的匈奴步卒士兵,已經顯得非常混亂了。
而跑在最後一個梯隊的,是真正的混亂,甚至剛出城不到十里,便有人在其中趁亂凶殺搶掠。
這種混亂的情況很正常,匈奴人就算是五胡之中漢化程度最深的,他們也依然只是才從內河套地區進入中原十幾二十年的胡人,依然保持著做為胡人一定的野蠻。
常建新所處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武悼天王冉閔一紙殺胡令,真正被漢人斬殺的胡人其實不過三四十萬,可死亡的胡人總數卻達到一百多萬。
大半都是胡人從冀州、兗州、青州等中原地帶大規模往外逃的路上自相殘殺而死的。
此時是晚上凌晨時分。
距離劉紹得到消息,派遣陳哼、曹茂兩個軍團騎兵追擊過來,已經有超過一個時辰時間了。
由于夜晚視線受阻,不方便行軍,哪怕唐軍是騎兵,而且以盡可能快的速度,也這個時候才剛過路長安城,繼續往西追擊。
唐軍騎兵追擊了超過一個時辰時間,並不是說匈奴漢趙偽帝劉熙也只是向西逃了一個時辰左右時間。
因為匈奴漢趙偽帝劉熙逃出長安城,城外監視的唐軍斥候得到消息需要時間,把消息傳到劉紹手上需要時間,劉紹召集眾將安排追擊也需要時間。
總的來說,雙方拉開的是接近兩個半時辰時間!
當然,跑在最前面的匈奴漢趙偽帝劉熙坐的是馬車,並不是騎馬,況且劉熙還帶著寵愛的妃嬪,逃跑的速度並不能與純騎兵軍隊相提並論,頂多只是純騎兵軍隊速度的一半多。
具體來說,跑在最前面的匈奴漢趙偽帝劉熙,此時距離長安城五十多接近六十里!
不過,也不是說唐軍得追上這接近六十里,刀口才能見血。
事實上,從長安城總共跑出來的人超過十一萬,這麼多人不是一下子全出來的,事實上有很多人才從城內出來都不到半個時辰。
甚至此時此刻都還不斷有人從長安城內出來。
兩個軍團的近九千唐軍騎兵剛過路長安城,其實便撞見了數百剛從長安城內出來沒一會的人,這些人全部都只穿著常服,明顯只是普通百姓。
而且其中有很大比例老弱婦孺,年輕女子和男丁佔比不到三成。
夜色朦朧,沖到距離僅三四十米,陳哼、曹茂等唐軍騎兵才看清這些人,驚得他們下意識勒馬。
為什麼沒有直接沖殺過去,因為這些人看上去很大概率都是漢人百姓。
至于說漢人百姓為什麼也跟著逃出長安城。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普通百姓不懂得太多,他們只知道,無論什麼軍隊,只要入城便大概率會連帶奸淫擄掠一輪。
有年長者原本是洛陽一帶的漢民,他們經歷過八王之亂,也經歷過匈奴人攻破長安城。
每一支軍隊攻佔洛陽,都連帶搶掠城內與周邊。
他們不是沒听說過唐軍是漢人自己的軍隊,可是也僅止于知道唐軍是漢人軍隊,知道唐軍比較猛,但誰都不敢肯定,唐軍進入長安城以後就不會也奸淫擄掠一輪。
趁著長安城門還開著,一些城內的漢民也跟著出城,打算先在城外找地方躲避一陣看情況,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原地不動,亂動擋路者殺!”僅僅只是被阻礙了一下,陳哼便有了決定,他大聲下令。
直接沖過去順帶把這數百人砍殺一輪陳哼做不到,可因為這數百人便阻礙繼續追擊匈奴漢趙偽帝劉熙,以及數萬匈奴軍隊也是不可能的。
隨著陳哼的命令,首先是跟隨在陳哼身邊直接听到命令的唐軍騎兵,他們一邊跟隨著陳哼往前沖,一邊不斷重復陳哼的命令。
“原地不動,亂動擋路者殺!”
而其他听到呼喊的唐軍騎兵也跟隨呼喊,不斷重復。
“原地不動,亂動擋路者殺……”
站在原地不動,便是固定的障礙物,戰馬可以有意識的避開,可若是亂跑亂竄,便是巨大的不確定性,戰馬很容易撞到,受到阻礙。
面對唐軍騎兵的一邊前沖一邊呼喊,肯定還是有人听不懂,或是過于慌亂之下,依舊一味的亂跑亂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些人幾乎全部被唐軍騎兵順手一刀砍殺。
雖然還是不可避免的砍殺了一些人,但畢竟只佔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听得懂話,驚恐的同時卻站得住沒有亂跑亂竄,唐軍騎兵過路他們身邊的時候,便沒有胡亂殺戮,讓他們得以活了下來。
唐軍騎兵也不是踫到所有人都只是讓他們站著不亂跑亂竄不擋路就不殺,若是踫到那些穿著明顯胡人樣式衣物,梳胡人樣式發髻的,唐軍騎兵卻不會客氣,都一刀砍殺。
唐軍騎兵越往前追擊,胡人比例越高,唐軍騎兵便也順手殺得越狠。
不過,面對普通胡人,唐軍騎兵都只是順手砍殺,將他們殺散,並不會刻意追殺。
唐軍騎兵的主要目的,還是匈奴漢趙偽帝劉熙,以及五萬多匈奴軍隊,以及那些匈奴漢趙偽朝的官員貴族等。
自長安城往西殺戮十里,被唐軍騎兵殺散的人便達到數千人。
這個數量已經不少了,雖然從長安城內跑出來除匈奴軍隊士兵以外的人有接近六萬,而且幾乎都在距離長安城三十里以內。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從長安城西門出城,且跟隨偽帝劉熙向西逃跑。
有很多人是從長安城其他城門出城,同時逃往其他方向,跟隨向西逃的主要是那些匈奴軍隊將領,匈奴貴族的家小奴僕,其實只有不到兩萬人而已。
近九千唐軍騎兵,以每多向西追一里地,便殺散近千人的形勢,不斷向西追擊。
與此同時,甦泰率領麾下第七騎兵軍團從打開的長安城直接沖進長安城內。
“不要管其他,先控制各個城門!”
甦泰將麾下第七騎兵軍團分為數隊,每一隊都對應長安城一個城門。
長安城規模很大,本身也不是第七騎兵軍團區區近四千唐軍騎兵能完全掌控得了的,甚至分到每一個城門,也近四五百唐軍騎兵罷了。
能守好城門,再守住皇宮的宮門,並將已經沖進皇宮里尋找財寶的人驅趕出去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陳哼、曹茂那邊,兩人率領兩個騎兵軍團在甦泰完全控制住長安城各個城門的同時,追到了距離長安城超過二十里位置。
“再追二十里,必能追上那些匈奴步卒!”陳哼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
現在兩個軍團騎兵已經殺散跟隨劉熙西逃的人達到一萬左右,直接砍殺其中兩千多。
這是兩個軍團騎兵主要目標在更前方的匈奴軍隊,以及匈奴漢趙偽帝劉熙身上,不願意在普通胡人身上浪費時間,否則絕不可能只砍殺這點數量。
現在預計跑在最前面的匈奴漢趙偽帝劉熙與匈奴騎兵,距離長安城有七十多里,也就是距離陳哼、曹茂等兩個騎兵軍團唐軍騎兵五十多里這樣子。
似乎兩個軍團的唐軍騎兵還要往前追,縮短五十多里距離,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兩萬多匈奴騎兵,以及數千擁有馬匹的匈奴官員貴族,前前後後得佔十幾二十里的長長一線。
再往後才是三萬一千左右匈奴步卒士兵,這麼多步卒士兵,又是相繼從長安城內出來的,更得拉絕對要超過二十里的長長一線。
這便減少了四十多里。
換句話說,吊在最後面的匈奴步卒士兵,距離此刻唐軍兩個騎兵軍團的最前鋒,也就十里左右罷了。
要知道,匈奴步卒士兵從長安城內出來,到現在已經摸黑跑了三十里左右的路了,消耗的體力不比急行軍半天小多少。
唐軍騎兵哪怕一路上要殺散擋路的普通胡人,速度也至少是那些匈奴步卒的兩倍。
因此,往長了計算,兩個騎兵軍團的近九千唐軍騎兵還要往前追二十里才能追上匈奴步卒軍隊,但更大概率是只要再往前追十五六里就能追上。
半個時辰以後,唐軍騎兵又向西追擊了十五里,過程中再次殺散五六千普通胡人。
匈奴步卒為了方便在夜間趕路,部分士兵拿有火把。
雖然百名士兵都未必有一個火把,但在夜間也依然極為顯眼。
沖在最前面的唐軍騎兵,已經能隱約看到前方匈奴步卒士兵所拿火把的火光。
“匈奴軍隊就在前方,殺!”
陳哼、曹茂大聲下令,兩人還一馬當先,身先士卒朝前方加速沖鋒。
兩人做為騎兵軍團的軍團長,座下戰馬都是最上等的戰馬,這是他們始終能跑在軍團最前沿的主要原因。
“轟隆隆……”
近萬騎兵,近萬匹戰馬馳騁沖鋒,馬蹄聲傳得很遠,吊在最後面的匈奴步卒士兵已經能夠听得到了。
“唐軍騎兵追來了!”
大量匈奴步卒士兵驚恐的呼喊。
原本這些匈奴步卒士兵從長安城一路跑到這個距離,體力消耗非常大,速度越來越慢,甚至比正常行軍都還要慢一些了。
然而,此時听到身後唐軍騎兵追近的密集馬蹄聲,他們恐懼之下,身體似乎憑空生出力氣,頓時加速往前跑。
不過他們再怎麼加快速度,都只有兩條腿,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跑得過戰馬的四條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況且,恐懼之下莫名生出的一股子力氣是有限的,頂多能支撐他們加速往前跑個兩三百米。
理論上來說,他們這股恐懼之下莫名生出的力氣,不是憑空生出來的,而僅僅只是腎上腺素透支自身體能得來的。
可以預見,等這股子力氣消耗完了以後,他們甚至會直接脫力,連走路都未必還能走得動。
兩軍相距大約一里,原本吊在最後面的匈奴步卒士兵還能再往前跑五六百米,後面的唐軍騎兵才能追上他們。
但由于吊在最後面的匈奴步卒士兵提前透支自身體能來加快速度,他們加速往前跑了兩百到三百米以後,開始有人脫力,速度銳減到比平時正常走路都還要慢,甚至有人直接摔倒在地。
唐軍騎兵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吊在最後面的匈奴步卒士兵心中的恐懼也越來越強烈。
原本這個時候,他們更應該瘋狂往前跑。
只可惜先前已經透支了一次體能,現在哪怕有巨大的恐懼刺激,也無法再次憑空生出力氣支撐他們加速往前跑。
兩軍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百米,五十米……
沖在最前面的唐軍騎兵,已經有人開始往前面的匈奴步卒士兵人群射箭。
“咻咻,咻……”
“噗!噗!”
第一輪僅十幾支箭矢,便直接射倒三名匈奴步卒士兵。
三十米,二十米,十米……
十米距離,以戰馬的速度,幾個眨眼之間就能消除。
騎兵對付已經跑到脫力或者幾乎脫力的步卒士兵,可以預見,接下來絕不是一場兩軍對壘般的激烈廝殺,而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單方面殺戮!
不是正常的對戰廝殺,大部分唐軍騎兵都不打算使用長兵器馬槊,短兵器橫刀顯然更適合這種形式下的殺戮。
“鏘!鏘!鏘……”沖在最前沿的唐軍騎兵紛紛拔出腰間橫刀,鋒利的刀口反射匈奴步卒士兵手中火把的火光,看上去更添一絲凶煞。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