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第553章 長安城下的小規模交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孑與空 本章︰第553章 長安城下的小規模交手

    “越過渭河,再走四十里便可抵達長安城下!”

    經過一天時間行軍,傍晚的時候,劉紹率領唐軍來到渭河北岸。

    長安城並不直接建在渭河邊上,而是建在渭河的一條支流�水邊上,這也是為什麼唐軍越過渭河以後還要再向南四十里左右的緣故。

    劉紹並不打算讓大軍越過渭河,到渭河南岸去扎營宿夜,而是直接在北岸扎營宿夜,明日一早再跨過渭河繼續朝長安城進軍。

    原因很簡單,冰凍的渭河河面無遮無攔,唐軍斥候更容易警戒南岸之敵突襲。

    雖然長安城內匈奴守軍膽敢突襲唐軍的概率很低很低,但再低的概率,該防範也還是要盡力防範,不能因為概率小就疏忽大意。

    另外,距離長安城只有四十里左右,這樣的距離,前出最遠的唐軍斥候的身影已然先大軍一步出現在長安城附近。

    有在城外巡視的匈奴騎兵便不止一次踫上唐軍斥候。

    唐軍斥候人數少,且只是來查探情況的,所以踫上匈奴騎兵,他們都毫不猶豫主動避退,非逼不得已,不與匈奴騎兵直接在長安城附近廝殺。

    唐軍主動避退,匈奴騎兵也自然而然展開追殺。

    但匈奴騎兵往往只追七八里地,不敢死咬著不放,害怕追得太遠,遇上唐軍大部隊,反倒丟了自己的性命。

    從下午還有一個多時辰天黑,到天色完全黑下來,總共四個唐軍斥候小隊出現在長安城附近,三個小隊踫見匈奴騎兵之後能及時避退,另一個小隊卻不得不與匈奴騎兵正面廝殺了兩個來回。

    只因這個十人唐軍斥候小隊在一處過于空曠的位置,被一群足有五十多騎的匈奴騎兵踫見,匈奴騎兵統領立刻毫不猶豫分兵從三個方向合圍上來,而第四個方向又是長安城。

    這個唐軍斥候小隊想要退走,便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方向正面強行殺出去。

    “該死的漢羊,十個人也敢直接出現在長安城下!”這名匈奴騎兵統領是一名百騎長,而且是匈奴本部出身,四十歲年齡,曾經跟隨過匈奴一代雄主劉淵。

    也就是經歷過匈奴漢趙偽朝最輝煌的時代。

    如果說在匈奴漢趙偽朝明顯衰微的當下,還有一群人死忠匈奴漢趙偽朝,願意死保匈奴漢趙偽朝,那麼便也就類似眼下百騎長這樣的人了。

    雖然昨天清晨唐軍才殲滅左馮翊郡一萬匈奴軍隊,加上夏陽的兩萬多匈奴軍隊一點消息都沒傳到長安城直接就沒了,以及唐軍這兩三年連連攻擊羯趙,多次打敗羯趙,殲滅羯趙幾十萬大軍,從羯趙手中奪取洛陽、兗州、青州、豫州、徐州等地,有腦子的都應該想得到唐軍戰斗力絕對不一般。

    但是眼下這名匈奴百騎長,他手上足足五十多騎,超過五倍于唐軍斥候,以及這里是長安城附近,隨時能得到支援。

    唐軍騎兵戰斗力再不一般,他都有十足信心將這十名唐軍斥候全部圍殲!

    “殺!”

    匈奴百騎長一馬當先,滿面凶狠,誓要親手砍殺一兩名唐軍騎兵,消解這些年眼睜睜看著高祖劉淵一手建立的王朝一年比一年衰微,以至于如今即將被唐軍兵臨長安城下的郁悶。

    十名唐軍斥候突圍的方向是北面,這個方向迎面只有十八名匈奴騎兵。

    看似唐軍斥候只需要突破十八名匈奴騎兵的攔截就可以突圍,然而三個方向的總共五十多名匈奴騎兵不愧是跟隨過劉淵的匈奴老兵一手訓練出來的。

    東西兩個方向的匈奴騎兵,看到唐軍斥候已經確定了朝北面突圍,距離最近的東面方向的另外十八名匈奴騎兵立刻往北面橫叉。

    以他們的距離和速度,完全能趕在北面十八名匈奴騎兵與十名唐軍斥候迎面踫撞的時候,在北面十八名匈奴騎兵的背後二三十米位置形成第二道攔截線。

    西面方向的十七名匈奴騎兵雖然距離比較遠,無法趕過去形成第三道攔截線,但是他們可以包抄唐軍斥候的右側翼。

    哪怕唐軍斥候能連續闖過兩道攔截,在唐軍闖過第二道攔截線的瞬間,他們也能趕到,對闖過來的唐軍斥候進行側擊。

    屆時剩下的唐軍斥候又不得不被他們的側擊拖住一小會。

    而一小會時間,又足以讓之前被唐軍斥候闖過的兩道攔截線的兩隊匈奴騎兵一同包圍過來,那時將是對剩下唐軍斥候最後的剿殺。

    如此策略,哪怕是羯趙那些跟隨石勒、石虎曾經打下過大半個北方,身經百戰的最精銳羯族本部騎兵,都有九成以上概率會被全部攔截下來,全軍覆沒。

    要知道,若如果沒有常建新幫助大唐崛起,羯趙那些身經百戰的精銳騎兵,便應該是這個時空這個時代最精銳,戰斗力最強大的騎兵。

    羯趙百戰精騎都頂不住,鮮卑騎兵、東晉騎兵、羌氐騎兵更加頂不住。

    正常情況下,這個時代的其他所有騎兵面對這種形勢,都是一個死局!

    然而,放在唐軍斥候身上卻不是什麼死局。

    所謂斥候兵便類似于後世的偵察兵,能做斥候兵的本身就都是老兵,戰斗經驗、戰斗力都要超過普通士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不敢說十名唐軍斥候騎兵,綜合戰斗力能比得上二十名普通唐軍騎兵,至少也相當于十五名普通唐軍騎兵。

    而一名身穿鋼制甲片盔甲,配備鋼制兵器的普通唐軍騎兵,可是能與羯趙百戰精騎打出超過一比二的戰損比。

    十名唐軍斥候相當于十五名普通唐軍騎兵的話,那麼便相當于超過三十名羯趙百戰精騎!

    此刻這種形勢,對于十名羯趙百戰精騎來說幾乎是死局,可若是對于三十名羯趙百戰精騎來說,那可就不是什麼死局了!

    “咻!”

    “咻咻!”

    雙方近距離接戰之前,有弓箭的都先朝對方射過去一箭。

    ……

    十名唐軍斥候不僅橫刀、馬槊一短一長兩種兵器齊全,還全部配備有弓箭,所以唐軍斥候朝迎面的第一道攔截線十八名匈奴騎兵射過去的便是十支箭矢。

    相較而言,第一道攔截線的十八名匈奴騎兵,只有四成左右擁有弓箭,也就是只有五人擁有弓箭。

    人數雖然多了近一倍,但能朝唐軍斥候射過去的箭矢卻只有五支!

    雙方都不是完全沒有經驗的新兵,當然不可能讓對方射過來的所有箭矢命中,唐軍斥候射出的十支箭,只有四支命中,匈奴騎兵射出的五支箭則只有兩支命中。

    雙方弓箭的性能相差不大,中箭的距離也在五十米以內。

    “噗!”

    “噗!”

    匈奴騎兵被射中,身上有盔甲的瞬間被破甲,身上沒有盔甲的更是直接被射穿血肉之軀。

    有兩名匈奴騎兵當場墜馬,另兩名匈奴騎兵則只是痛呼一聲,強撐著仍能騎在馬背上繼續往前沖。

    唐軍騎兵被射中,只要是射中盔甲上的鋼制甲片,被破甲的概率便很低,除非被射中沒有甲片防護的地方,比如面門,比如一些關節位置,才會受傷。

    兩名中箭的唐軍騎兵,身上盔甲的甲片都沒有被射穿,沒有唐軍騎兵受傷,更沒有唐軍騎兵墜馬。

    射出一箭以後,雙方距離最近的已經不到十米,不可能有時間再射出第二箭。

    所有唐軍騎兵全部換上馬槊,狠狠捅向自己迎面的匈奴騎兵。

    匈奴騎兵同樣換上兵器,不過相比較唐軍斥候長短兵器齊全,匈奴騎兵要麼只裝備有一桿長兵器長槍,要麼只裝備有一柄短兵器彎刀,長短兵器齊全的只有匈奴百騎長一人。

    另外兩隊匈奴騎兵雖然能射箭,但是唐軍斥候馬上與第一道攔截線的匈奴騎兵撞在一起,為必避免誤傷,他們不敢胡亂射箭。

    雙方迎面交會。

    匈奴百騎長正好是這第一道攔截線的十八名匈奴騎兵之一,他握緊手中長槍,想要直接捅下來一名唐軍斥候。

    然而,唐軍斥候小隊的隊長也盯上匈奴百騎長,他親自對付匈奴百騎長。

    兩人手中長兵器都直接瞄準對方身體捅。

    一般這樣正面直接捅的話,對方只要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都不容易被直接捅中。

    兩人在交會前的瞬間,都感受到了對方不好對付,如果仍然嘗試直接捅的話,那麼誰都沒有五成以上把握捅中對方。

    于是,兩人瞬間都轉直接捅為橫掃。

    “鏘!”馬槊與長槍交擊,兩人相互架住對方兵器的同時,戰馬交會而過,誰都沒有受傷。

    其他唐軍斥候與匈奴騎兵就沒有這麼勢均力敵了。

    有長兵器的匈奴騎兵只有六人,而九名唐軍斥候卻個個都有長兵器,騎兵交會的第一時間,長兵器肯定比短兵器更佔便宜。

    有一名匈奴騎兵被正面捅中。

    “噗!”

    馬槊直接穿透這名匈奴騎兵身上的盔甲,將他連人帶甲捅了一個對穿。

    三名匈奴騎兵被馬槊橫掃擊中。

    雖然不是正面捅中,但馬槊兩面開刃,且是鋼制的,依然足以掃破匈奴騎兵身上的盔甲,更何況其中一名匈奴騎兵身上連盔甲都沒有。

    兩名只是被馬槊掃中的匈奴騎兵同樣墜馬。

    唐軍斥候也有一人被一名匈奴騎兵手中長槍掃中右肩,不過長槍卻並沒有能掃破唐軍斥候身上盔甲的鋼制甲片,只是讓這名唐軍斥候原本手中的馬槊脫手拋飛,並且整個右臂發麻,一時之間沒有力氣立刻拔出腰間橫掃,短暫喪失戰斗力。

    雙方全部交會而過。

    匈奴騎兵的第一道攔截線,算上迎面交會之前弓箭殺傷,唐軍斥候以將五名匈奴騎兵斬落墜馬,與擊傷兩名匈奴騎兵,總共殺傷七名匈奴騎兵,而自身只有一人受傷的代價闖了過去。

    這樣的傷亡比,唐軍斥候自己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對,可卻讓匈奴百騎長滿臉鐵青,其他十名匈奴騎兵目光驚恐。

    剛沖過連同匈奴百騎長在內十八名匈奴騎兵的第一道攔截線,十名唐軍斥候又面臨另外十八名匈奴騎兵組成的第二道攔截線。

    這第二道攔截線的匈奴騎兵,沒有經驗豐富的匈奴百騎長在內攔住唐軍斥候小隊的隊長,讓唐軍斥候小隊的隊長能夠發揮自身武力,將一名匈奴騎兵捅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雙方全部交會過去以後,第二道攔截線的十八名匈奴騎兵,足足四人被斬落馬下,兩人受傷,傷亡六個人,而唐軍斥候倒是也有一人被其中一名匈奴騎兵手中長槍正面捅中。

    雖說沒有直接被捅殺,但卻也被從馬背上捅翻了下去。

    並不是突破第一道攔截線那名馬槊不慎脫手的唐軍斥候,而是另一名唐軍斥候。

    先前馬槊脫手的那名唐軍斥候,在與第二道攔截線匈奴騎兵交會前的瞬間,右臂的酥麻已經緩和了不少,他及時抽出腰間橫刀,格擋住了迎面匈奴騎兵朝他捅過來的長槍。

    以損失一人的代價,突破第二道攔截線之後,剩下九名唐軍斥候立刻又遭遇最後十七名匈奴騎兵的側擊。

    側擊的攔截效率比不上正面迎擊。

    如果唐軍斥候在突破之前兩道攔截線的時候便傷亡過半,那麼絕對會被十七名匈奴騎兵的側擊糾纏住。

    可惜唐軍斥候只不過是損失一人,受傷一人,受傷的那人傷勢也不算重,還能握得住橫刀。

    十七名匈奴騎兵的側擊,只不過又擊傷一名唐軍斥候,可卻也被唐軍斥候斬落馬下兩人,擊傷一人後,順利交會了過去。

    連續突破匈奴騎兵的兩道攔截線與一輪側擊以後,唐軍斥候馬不停蹄向遠處狂奔。

    由于唐軍斥候沖破攔截線過于凌厲,最後十七名匈奴騎兵的側擊又沒能纏住多少時間,導致兩道攔截線剩余的匈奴騎兵來不及合圍上來。

    眼看著剩余九名唐軍斥候突破所有攔截以後越來越遠,已經沖出超過三十米,匈奴百騎長怒不可遏,難以甘心。

    “追!”

    他咬牙想要帶著手下所有還在馬背上的匈奴騎兵追殺上來。

    然而,這個時候,在第二道攔截線被一名匈奴騎兵長槍捅中,從馬背上摔下去的那名唐軍斥候,竟然沒有直接身亡。

    他掙扎著爬了起來,強撐著往距離大約十二三米自己的戰馬沖去,想要重新爬上馬背繼續突圍。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方便以後閱讀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553章 長安城下的小規模交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553章 長安城下的小規模交手並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