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

第435章 渡河之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孑與空 本章︰第435章 渡河之戰

    河東郡的郡治安邑城,距離晉陽城七百多里,大軍一路緩慢行軍十五天才抵達這里。

    明日繼續往南穿過中條山,抵達黃河北岸,就可以開始籌謀過河。

    一旦過了河,便進入敵軍佔領的疆界,此次征伐才算真正開始。

    由于大軍每日只行軍五十里,士兵們絲毫沒有因為連續行軍十幾天而感到疲憊,反而個個看上去都精神飽滿,身心士氣依舊是巔峰狀態。

    自晉陽城南下的第十七天,近六萬一千唐軍將士越過中條山,抵達黃河北岸。

    這個時候的黃河,不僅還處于枯水期,大半河面還因為冬季封凍沒有解凍。

    弘農郡城東北方向大約三四十里,有一段渡點,名曰‘津’。

    此處黃河的河面,不僅真正沒有被封凍有水流的河面僅僅三四十米寬,而且水流並不湍急,輕易就能搭出幾座浮橋。

    “今日連夜伐木,明日一早搭建浮橋渡河!”劉紹下令道。

    此時已經臨近傍晚,大軍需要在黃河北岸扎營休息一晚。

    近六萬一千將士各司其職,有忙著扎營的,有忙著砍柴的,有忙著埋鍋造飯的,有忙著喂馬的,也有的在黃河岸邊巡視警戒黃河南岸的。

    並不是說你作為進攻方,就只有你去攻擊敵人,而不會被敵人攻擊。

    值得一提的是,羯族大將軍石虎,這個時候早已經得到唐軍南下征討的消息。

    而且隨著唐軍前日抵達河東郡治安邑城之後仍繼續南下穿越中條山,石虎能斷定唐軍首攻目標是直接從弘農郡黃河段渡河,攻打弘農郡,而非出萁關先佔領河內郡。

    到了這一步,唐軍的整個意圖已經完全暴露了,那就是先攻佔弘農郡,再從弘農郡向東攻打洛陽城。

    石虎提前派了兩萬羯趙士兵防守弘農郡城,並且讓自己麾下的頭號大將宗乾煥為主將。

    弘農郡城距離黃河渡口津只有四十里左右,唐軍抵達津黃河北岸僅僅半個時辰,宗乾煥就得到了消息。

    同時一隊足足三千人的羯族弓弩手與盾牌兵被部署在黃河南岸,隨時準備阻擊唐軍搭建浮橋渡過黃河。

    在津這一個黃河渡口段,唐軍可以渡河南下,羯族士兵也可以渡河北上。

    如果只是百來人渡河偷襲的話,動靜並不會很大,若是唐軍警戒心不夠,不能及時發現的話,一旦被他們偷襲大營。

    或許百來名普通羯族士兵起不到什麼作用,可如果是百來名羯族死士呢?

    他們完全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只要能沖進唐軍的軍營之中縱火焚燒,不說真正能造成多少糧草軍械物資被焚毀,只要制造的聲勢足夠大,就能一方面打擊唐軍士兵的士氣,一方面提升羯族士兵的士氣。

    當然,驕兵必敗的道理劉紹肯定懂得。

    雖說唐軍擁有絕對強大的綜合戰力,但是劉紹也不可能因此大意,連警戒都不做。

    這個夜晚,唐軍在黃河北岸嚴密警戒。

    而看到唐軍如此警戒,羯族大將宗乾煥也終究沒有真派遣敢死士兵冒險北渡黃河偷襲唐軍大營。

    敵我雙方只隔著一條黃河,距離很近,已然屬于劍拔弩張,而這一夜卻依舊和平的度過了。

    不過,這也必然是最後的一夜和平。

    次日,天蒙蒙亮。

    立刻便有唐軍將領指揮著唐軍士兵,用昨天晚上連夜砍伐的大量樹木準備搭建浮橋。

    每一根樹木都削平兩個面,每一根樹木便相當于一塊‘厚木板’。

    數百名唐軍士兵同時動手,如果沒有阻攔,最多半個時辰就能搭建好三到四條可越過不被封凍的河面的浮橋。

    屆時近六萬一千唐軍將士,就可以直接踏過河面,殺到黃河南岸。

    羯族軍隊當然不可能任憑唐軍士兵搭建浮橋。

    “烏烏……”

    黃河南岸,急促的號角聲響起。

    羯族大將宗乾煥派遣在黃河南岸阻擊的三千羯族士兵,其中一千五百弓弩手,一千五百盾牌兵。

    弓弩手分為三隊,每一隊五百人,盾牌兵同樣分為三隊,每一隊五百人,每一名盾牌手都保護一個弓弩手,一隊羯族弓弩手射累了,便換另一隊上。

    三隊弓弩手輪換,輪流休息恢復體力,可以保持長時間阻擊。

    正常來說,敵我雙方都知道,只靠弓弩不可能真阻止得了對方絕對優勢兵力搭建浮橋與渡河,遲早北岸的唐軍都能搭建好浮橋渡河過來。

    但是唐軍一天就渡河過來,與拉鋸兩三天才能渡河過來不是一個概念。

    作為防守方,羯族士兵在南岸天然更佔便宜。

    比如河岸邊同時只能擺得下一千人的話,那麼羯族一方就可以五百個盾牌兵配五百名弓弩手,配置最優。

    而唐軍一方,要騰出一部分數量給扛木頭搭浮橋的士兵,還能上來對抗的弓弩手數量便不會很多。

    同樣一千士兵,唐軍可能弓弩手只有兩百五十人,盾牌兵五百人,負責搭浮橋的兩百五十人。

    這便造成唐軍只有兩百五十名弓弩手與五百名羯族弓弩手對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外,負責搭浮橋的唐軍士兵,由于要扛木頭,要打一些木樁子,要捆綁木頭等等工序。

    在做這些工序的時候,盾牌兵並不能很好的護住他們的身體,他們中箭的概率肯定高過對面的羯族士兵。

    如此兩項便宜之下,正常來說唐軍士兵的傷亡將高過羯族士兵不少,可能二比一,也可能三比一,甚至四比一。

    傷亡比例一旦過高,唐軍要麼就只能先把搭建浮橋的士兵撤回來,多派弓弩手與河對岸羯族弓弩手形成數量相等的局面對射。

    可是那樣一來,河對岸的羯族弓弩手卻可以暫時先後撤休息恢復體力,不與唐軍弓弩手對射。

    雙方來回拉鋸兩三天,唐軍都未必能搭建好浮橋。

    要麼唐軍就只能頂著更高的傷亡,硬是搭建好浮橋。

    需要建造浮橋的河面只有三四十米寬,同時搭建三條以上浮橋,按照每一條浮橋搭建一米,唐軍士兵付出十人傷亡,完成浮橋的搭建,唐軍士兵極限傷亡最多一千兩百人。

    屆時羯族士兵可能只傷亡三四百。

    以三四百傷亡換對方一千多傷亡,肯定是賺的。

    相當于首戰勝利,即打擊對方士兵的士氣,又提升己方士兵的士氣,為後續守城增添助力!

    然而,這種情況,只是在雙方盔甲防護能力差不多,雙方弓弩性能差不多,可使用的武器差不多,才會發生。

    ……

    “射!”

    南岸,五百羯族弓弩手在五百盾牌兵一對一的保護下,組列好隊形之後,立刻朝北岸正準備搭建浮橋的唐軍士兵傾瀉密集箭雨。

    “咻咻咻!!”

    箭矢破空,雙方互射。

    北岸唐軍弓弩手的數量確實只有南岸羯族弓弩手數量的一半左右,反擊到南岸的箭矢便也只有一半左右。

    而且要扛木頭做著搭建浮橋工序的唐軍士兵,哪怕有盾牌兵跟著保護,也很難保護到位。

    唐軍士兵綜合中箭概率是羯族士兵的兩倍多。

    如果說同樣承受一百支箭矢,南岸羯族士兵的中箭概率只有四,那麼北岸唐軍士兵就有九。

    在這種比例之下,羯族弓弩手朝唐軍士兵射五百支箭矢,唐軍士兵也要被射中四十五支箭矢。

    相較而言,唐軍弓弩手只朝羯族士兵射了兩百五十支箭矢,羯族士兵便只被射中十支箭矢。

    理論上來說,雙方若是盔甲防護能力差不多,那麼唐軍士兵傷亡對比羯族士兵,比例甚至會超過四比一。

    可惜唐軍士兵個個都身穿鋼制甲片輕甲,一片鋼制甲片的防護能力甚至可比兩片普通鐵片疊加在一起,而且雙方距離最近也有五十米左右。

    從五十米外射過來的箭矢,想要穿透一層鋼制甲片,或者兩層普通鐵片,概率太低太低了,哪怕僥幸有一支穿透了,也頂多再入肉少許,刺破點皮肉。

    因此,雖然北岸的唐軍士兵大致被射中四十五支箭矢,但是這其中大半又直接射在盔甲防護的部位,根本沒給唐軍士兵造成真正傷亡。

    只有少數唐軍士兵倒霉,被一些箭矢射中手掌、關節、臉部等沒有甲片防護的位置,出現了一些傷亡。

    羯族弓弩手的這第一輪箭雨,僅有五名唐軍士兵傷亡。

    相反,唐軍弓弩手的第一輪箭雨,雖說大致只是射中了九支箭矢,但羯族士兵身上的傳統單層鐵片輕甲,根本不足以完全防住五十米距離命中的箭矢。

    “噗!”

    箭矢破甲以後,繼續入肉兩三寸。

    有一名羯族士兵被命中胸口要害位置,僅中這一支箭矢,便倒地不起,生死不知。

    也有一名羯族士兵比較倒霉,被射中額頭,同樣倒地不起生死不知。

    當然,不是所有箭矢都是五十米左右距離射過來,有些足有七十米。

    縱然仍有破甲的概率,不過破甲以後也就入肉少許,傷害有限。

    除去兩支可能因為距離比較遠,或者別的什麼原因沒有被破甲之外,七名羯族士兵傷亡!

    雙方剛開始激烈對射,混亂之間,前沿的士兵誰都沒有精力去仔細觀察對方被射中幾支箭矢,傷亡幾人,只一味的與對方繼續激烈對射。

    “咻咻咻……”

    雙方以七到八個呼吸射出一輪箭雨的速度,不斷向對方傾瀉箭矢。

    “噗!”

    “噗噗……”

    雙方中箭倒下的數量都是越來越多。

    不過,在與南岸數量更多的羯族弓弩手對射的過程中,負責搭建浮橋的那部分唐軍士兵,也開始釘下第一根木樁,擺放第一塊‘厚木板’。

    與此同時,雙方都在距離河岸百米左右距離,安排有專門觀察對方傷亡的人。

    “什麼!唐國漢軍的傷亡數量竟然比我軍還少?這怎麼可能!”

    南岸的羯族將領驚怒交加,難以置信。

    他手下的羯族弓弩手,以兩倍于對面唐軍弓弩手的數量和對面唐軍對射,而且對面唐軍士兵還有一部分人在冒著箭雨搭建浮橋。

    此等情況下,他手下的羯族士兵傷亡數量居然反而比對面唐軍士兵更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初設想的是,哪怕最終無法阻止唐軍搭建好浮橋渡河,可是也要以比唐軍更少得多的傷亡,殺傷千余唐軍士兵,先給唐軍一個下馬威,即打擊一下唐軍士兵,也提振一下己方士氣。

    可若是羯族士兵的傷亡數量反而比唐軍士兵更多,加上還無法阻止唐軍搭建好浮橋渡河,那麼對羯族士兵士氣的打擊可就太大了。

    不過,這是硬實力的對抗,唐軍士兵身上盔甲的防護能力就是遠強于羯族士兵,面對這種情況,羯族將領根本沒有辦法改變。

    雖然佔不到便宜,傷亡反而更大,但是羯族將領也不可能就此下令撤兵任憑唐軍搭建浮橋渡河。

    所以他只能指揮羯族弓弩手和盾牌兵,硬著頭皮繼續阻擊對岸唐軍。

    同時,他也派人往弘農郡城將此情況告知主將宗乾煥。

    黃河北岸。

    羯族將領改變不了雙方的傷亡比,便認了當前的情況,硬著頭皮指揮繼續這樣對射,劉紹與一眾唐軍將領卻不認。

    現代時空,常建新剛起床。

    因為昨天晚上和劉紹例行商議的時候,得知早上大約幾點鐘唐軍搭建浮橋渡河。

    屆時對岸羯族軍隊肯定會阻止,便必然有一場大戰。

    從上次河東郡之戰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接近六個月時間,這相當于是六個月以來第一場大戰。

    每一場古代時空那邊的廝殺,對于常建新來說都可以是一部寫實的電影大片,常建新當然有興致跨時空觀戰一番。

    所以他定了鬧鈴,剛起床就直接連接古代時空,跟隨劉紹為核心的視角觀看這場戰事。

    唐軍士兵與羯族士兵隔著河面對射的時候,常建新便也在和劉紹談論,用什麼辦法打破眼下局面。

    “對岸羯族士兵,主要是羯族盾牌兵一對一保護羯族弓弩手,箭矢射不穿盾牌,便只能靠著極少數箭矢從一些縫隙處射進去,才能傷到羯族士兵。”

    “想要打破眼下局面,就只能破了羯族士兵的盾牌防護。”

    古代時空,劉紹點了點頭︰

    “確實是如此,那麼現在需要考慮的便是以什麼辦法擊破羯族士兵的盾牌防護。”

    “現有的可用之物有兩件,其一是回回炮,把回回炮架設在北岸,投擲石塊砸進對岸羯族弓弩手與盾牌手組成的隊形之中。”

    “以羯族弓弩手和盾牌手的密集,只要一塊石頭砸進去,或許便能連盾帶人砸死砸傷五六個,同時讓其他羯族盾牌兵的防護出現混亂和漏洞。”

    現代時空,常建新拉動視角,看了一下黃河的情況,立刻搖頭道︰

    “這怕是不行吧?”

    “黃河河面大部分封凍,兩軍現在只是隔著河中部區域沒有封凍的三四十米寬河水對射,這才看上去距離很近。”

    “人能踩著其他被封凍的河面,或者凍硬的泥沙,直接來到河中部區域。而回回炮又大又重,不可能也直接拉到封凍的河面區域架設,再說了回回炮太近距離反而無法發揮。”

    “如果只假設在河岸邊,而非封凍的河面,那麼距離對岸羯族弓弩手和盾牌兵,豈不是足有兩三百米距離。”

    “這個距離雖說回回炮輕易就能把石塊投擲過去,但是準頭卻太差了,怕是投上二十塊石彈,都未必有一塊能砸進羯族士兵群之中,效率太低,而且還不可控!”

    “投擲過去的石彈,如果沒有砸進羯族士兵群之中,反而砸碎的一些封凍的河面,那還會起反作用!”

    古代時空,劉紹點頭贊同道︰“確實如此。”

    原本劉紹就知道不可行,他也只是順帶提出來一下,本來就沒打算用回回炮。

    劉紹繼續道︰“其二便是三弓床弩!”

    當初常建新送給了劉紹回回炮和三弓床弩的制造技術,回回炮倒是不用太特殊的材料,可以像制造普通投石車一樣大量制造。

    不過三弓床弩卻是受限于木材、耗牛角等眾多特殊材料的限制,哪怕經過五個多月時間的尋找材料與制造,也僅僅只是制造出來十六架罷了。

    十六架的數量雖然少,但卻也可以作為一件大殺器使用。

    “三弓床弩其實我也只是在見過別人復刻拍攝的視頻,以及史料記載的性能,實際並沒有見過實物,也沒看過具體的威力。”

    “眼下使用,正好我也可以開開眼界!”常建新非常有興致。

    “哎……”這個時候,劉紹反而嘆了口氣。

    “怎麼了?”常建新疑惑詢問緣由。

    劉紹解釋道︰

    “當初您給我這三弓床弩的制造技術,我們制造出來以後,改良多次,威力也不到描述的八成,最多只能達到七成多。”

    他倒不是懷疑常建新給的制造技術不對,以及三弓床弩的性能不對,而僅僅只是遺憾罷了。

    說起來,三弓床弩的威力,哪怕只有描述的七成多,也已經足夠恐怖了,至少當時劉紹第一次觀看試射的時候就被震驚到了。

    現代時空,常建新先是愣了一下,而後便了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也向劉紹解釋道︰

    “這三弓床弩,曾經是一個人口近億,每年賦稅達七八千萬貫的王朝所發明的那個時代巔峰武器之一。”

    “雖然那個王朝由于種種原因,武力並不算強大,但制造技術卻絕對是當時的世界第一。”

    “你那邊暫時還做不出如史料描述那般十成的威力,其實很正常。不過十成威力可能你們做不出來,可若僅僅只是七成多的威力,卻肯定還有進步空間!”

    古代時空,劉紹听到常建新的解釋,也才恍然大悟。

    同時,常建新話里透露的一些信息,順帶又讓劉紹內心震撼了一下。

    近億人口,每年賦稅七八千萬貫?

    按照常建新曾經對劉紹說過的,西晉王朝巔峰時期最多有三千五百萬人口,西漢和東漢王朝巔峰時期,也最多有五千五百萬到六千萬人口。

    常建新所說的那個王朝,豈不是人口是巔峰時期的大漢的接近兩倍?

    再加上每年那麼多賦稅,照理來說那樣的王朝,應該鼎盛無比才對。

    可是偏偏常建新卻說那個王朝武力並不算強大。

    劉紹一時之間,根本想不到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那樣一個人口財富都遠比巔峰時期大漢都更加龐大的王朝,出現這種反差。

    不過劉紹沒有一個勁的追問。

    當下也不是繼續說這些的時候,先殺潰對岸的羯族軍隊,令其無法繼續阻止大唐士兵搭建浮橋再說。

    “傳令,搬十架三弓床弩到前沿,隔一百五十到兩百米,射殺對面的羯族士兵!”

    在劉紹的命令下,立刻有將領前去指揮一隊士兵,將十架三弓床弩從後方取了出來。

    每一架三弓床弩都放在一輛板車上面,由兩匹馬拉動。

    先是拉到河面一定的位置,到了不好繼續用馬拉的最後一小段距離,再由八名士兵同時出力,把三弓床弩抬下來,抬到預定架設的位置。

    三弓床弩的體積也不小,每一架三弓床弩都重差不多一千斤,八名身強體壯的士兵抬,都顯得很吃力。

    好在架設並不困難,主要是避開前沿與對面羯族弓弩手對射,以及搭建著浮橋的己方士兵,找好角度,射出去的巨箭能精準飛向對面的羯族士兵群。

    十架三弓床弩架設完成以後,負責操作的唐軍士兵立刻開始數人合力攪動絞索,拉動弓弦。

    “ ! !”

    隨著弓弦拉到位,卡進點內。

    接下來只需要放置專用的巨箭,就可以瞄準發射了。

    “上箭!”

    三弓床弩所用的巨箭,總長兩米左右,箭頭是用足足一斤多重的鐵打造而成。

    十支巨箭,陸續滑入滑槽之中。

    哪怕還沒有真正見到發射出去,命中敵軍以後的威力,可是單看這樣一支巨箭,便讓人忍不住一陣頭皮發麻,難以想象誰如果被直接釘中的下場有多慘。

    “發射!”

    隨著負責指揮操作三弓床弩唐軍士兵的將領一聲令下,士兵紛紛用木錘猛力捶打松開弓弦的位置。

    瞬間弓弦爆發出恐怖的彈力,將兩米長的巨箭彈射了出去。

    “ !    ……”

    十支巨箭在一個呼吸左右時間內,先後射了出去。

    “呼!呼……”

    空氣都被巨箭的箭頭撕破。

    十支巨箭在這樣的‘嘯聲’下,宛若有生命一般。

    以古代時空這邊,從未有過的極速,直擊隔著大約兩百一二十米距離的對面羯族弓弩手與盾牌兵組成的士兵群。

    喜歡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請大家收藏︰()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方便以後閱讀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435章 渡河之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第435章 渡河之戰並對古今物資交換助我暴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