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兩個年輕干事找到周曉芸,主動請纓下鄉調研。
“周姐,我們想去看看那些‘非正式節律場景’,看看孩子們到底是怎麼玩的。”
周曉芸欣慰地點點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在省電視台,“城市之聲”欄目組。
林小滿一臉平靜地听著領導的“指示”。
“小林啊,台里決定了,‘城市之聲’欄目將並入‘民生觀察’,不再單獨列項。”
領導語氣和藹,但話里的意思卻很明確你這個小眾欄目,要涼了。
林小滿沒有爭辯,也沒有抱怨。
她早就預料到會有這麼一天。
流量至上的時代,誰會關注那些無人問津的聲音呢?
“領導,我有個提議。”林小滿說道。
“你說。”
“我想在‘民生觀察’里增設一個子欄目,叫做‘無聲時刻’。”
“無聲時刻?什麼意思?”領導一臉懵逼。
“每期節目的最後十秒鐘,畫面靜止,只保留現場的環境底噪。”林小滿解釋道。
領導更加迷惑了。
“這……有什麼意義呢?”
“也許,可以讓觀眾們靜下心來,听听真實的世界。”林小滿淡淡地說道。
領導覺得這個提議簡直是莫名其妙,但看在林小滿還算听話的份上,還是勉強同意了。
首期節目播出時,林小滿特意選擇了靜音亭的空鏡。
畫面中,亭子靜靜地矗立著,背景是風穿過梁柱的微弱聲響。
節目組的技術人員以為是收音設備出了故障,急得滿頭大汗,趕緊排查。
折騰了半天,也沒發現問題,只好作罷。
第二天,收視分析報告出來了。
“無聲時刻”時段,觀眾留存率居然是全天最高的!
領導傻眼了。
評論區里,網友們紛紛留言
“終于有個節目敢不說話了!”
“這十秒鐘,我感覺自己活過來了。”
“听著風聲,感覺所有的煩惱都消失了。”
林小滿看著這些評論,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無聲勝有聲。
在北京的胡同深處。
十三月唱片的老板盧中強,收到了一封來自某音樂學院教授的來信。
信中,教授激動地表示,他的學生以“甲五•終章”為題,創作了一部交響樂,準備申報省級藝術基金。
盧中強看完信,沉默了許久。
他回了一封信,信里附上了兩段視頻
一段是陳青山在村口放煙花的場景;
另一段是老吳在磨刀店里磨鉗子的錄音。
信的最後,他只寫了一句話
“你要的不是譜子,是去掃一次地。”
與此同時,他在北京的胡同里,辦起了一場名為“無譜之夜”的即興演出。
演出的規則很簡單
參與者不得使用樂譜或固定旋律;
必須用非樂器物件發出聲音。
那天晚上,胡同里熱鬧非凡。
有人敲暖氣管,叮叮當當,像是下雨的聲音;
有人抖鐵鏈,嘩啦啦啦,像是海浪的聲音;
有人拍傘骨,啪啪啪啪,像是鳥兒飛過的聲音……
散場的時候,盧中強在胡同口放了一個舊鍋。
沒人踫它。
但風起時,它自己響了。
秦峰正準備給盧中強打個電話,忽然,手機震動起來。
一個陌生的號碼。
“喂,你好。”秦峰接起電話。
“你好,請問是秦峰先生嗎?我是縣教育局的。”
“我是。”
“是這樣的,經過市里研究決定,我們縣的吳小雨同學所在的班級,被選為‘智慧校園’試點班級……”
對方的聲音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
“我們將在教室里安裝一套ai行為分析系統,用于輔助教學。”秦峰一听“人工智能行為分析系統”,身體猛地一震,一股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
這東西,听著就跟《楚門的世界》似的,讓人渾身不自在。
果不其然,試點班級系統上線第一天,警報聲就像不要錢似的,響個不停。
人工智能那破鑼般的嗓子,循環播放著“請保持安靜!請勿喧嘩!”吵得人腦仁疼。
校方領導急得直跳腳,恨不得親自上陣維持秩序。
然而,吳小雨這小姑娘,可不是好惹的。
只見她眼珠一轉,想出了一個主意。
課間,她悄悄組織同學們改變了“敲桌文化”。
不再是整齊劃一的“咚咚咚”,而是你敲一下,我敲一下,節奏錯落,此起彼伏。
原本嘈雜的課間,瞬間變成了一場“行為藝術”。
人工智能系統直接懵了,誤判為“低活躍狀態”,自動調低了預警等級。
體育老師路過,被這獨特的“課間自由表演”吸引,好奇地問道“嘿,我說你們這是在搞什麼名堂呢?怎麼做到的?”
吳小雨神秘一笑,露出兩顆小虎牙“就像那口銅鍋,不用一起響,也能听出是一首曲子。”
當晚,她又偷偷摸摸地用手機錄下整棟教學樓的嘈雜聲,包括那煩人的人工智能警報聲,上傳到麥窩社區,並附上標簽“反監控節拍計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二天,一個電話打了過來,是老吳“孩子,你過來看看,咱那鍋……”電話戛然而止,只剩下無盡的忙音。
老吳心頭那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預感,終究還是應驗了。
那天,他顫巍巍地進了亭子,遠遠地就覺得不對勁。
那口他當寶貝疙瘩一樣護著的銅鍋,仿佛被人揍了一拳,原本渾圓的線條上,赫然多了一道細長的裂縫。
那道裂縫就像一條丑陋的疤痕,破壞了銅鍋的和諧,也刺痛了老吳的心。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指尖輕輕觸踫那道裂縫,粗糙的金屬邊緣刮得他生疼。
他試著敲了一下鍋沿,“嗡……”聲音不再清亮悠揚,反而變得嘶啞、沉悶,帶著一絲刺耳的雜音。
就像一個原本嗓音甜美的歌手,突然得了重感冒,跑調跑到姥姥家了。
老吳的臉色一下子垮了下來,像是被人抽走了脊梁骨。
他知道,這口鍋,完了。
這道裂縫,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損傷,更是對“無聲傳承”的某種隱喻。
它代表著某種微妙而重要的東西,正在悄然逝去。
沉默良久,他沒有試圖修復,也沒有找來新的銅鍋替代。
他只是緩緩地抬起手,將那口裂了縫的銅鍋輕輕翻轉過來,底朝天,扣在了石墩上。
這樣一來,風就無法再完整地吹過鍋身,發出清脆的聲響了。
取而代之的,是風穿過那道細小的裂縫,發出“嘶嘶”的輕響,像是老舊的風箱在漏氣,又像是誰在低聲地嘆息。
那聲音很小,很微弱,如果不仔細听,根本听不出來。
老吳就那樣靜靜地听著,听著那風穿過裂縫發出的嘶嘶聲,听著那細微卻又真實存在的“呼吸”。
仿佛那不是一口破損的銅鍋,而是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在用盡最後的力氣,發出微弱的喘息。
他轉身,蹣跚地回到屋里。
屋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和筆記,那都是他幾十年維修廣播器材積攢下來的寶貝。
每一頁筆記上,都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電路圖、零件參數、故障排除方法……這是他一輩子的心血,也是他賴以生存的技能。
但他沒有拿起任何工具,去修復那口銅鍋,也沒有翻開任何筆記,去尋找新的靈感。
他只是走到灶台前,默默地將那一本本厚厚的維修筆記,一頁頁地撕下來,塞進了灶膛里。
干燥的紙張遇到火苗,瞬間燃燒起來,發出 里啪啦的聲響。
橘紅色的火光映照在老吳飽經風霜的臉上,他的影子在牆上不停地晃動,忽明忽暗。
那火光跳動的節奏,竟然與亭子里銅鍋縫隙中發出的風聲,詭異地合拍。
老吳就那樣靜靜地坐在灶台前,一動不動,只是看著火焰,看著那些曾經無比珍貴的知識,一點點地化為灰燼。
直到最後一頁紙,也變成了飛舞的黑色灰燼,飄散在空中,他才緩緩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方。
——有些東西,注定要被時代所拋棄。
與其苦苦掙扎,不如坦然接受。
與此同時,德雲社。
于佳佳看著電腦屏幕上那份合作方案,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
那是一份來自某頭部短視頻平台的合作邀約,對方財大氣粗,開出了天價,想要聯手打造一個名為“國民街拍挑戰賽”的活動。
而這個挑戰賽的核心內容,正是將“甲五•終章”進行改編,制作成各種魔性的短視頻,在全網進行推廣。
對方承諾,只要德雲社點頭,他們就可以利用平台強大的流量資源,將“甲五•終章”徹底炒火,讓它成為全民皆知的“神曲”。
于佳佳不得不承認,這份方案很有誘惑力。
如果真的能按照對方的計劃執行,德雲社的名氣肯定會更上一層樓,甚至有可能成為現象級的文化。
但是,她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她仔仔細細地研究了這份方案,發現對方的關注點,完全放在了“流量”和“變現”上,而忽略了“甲五•終章”本身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底蘊。
在他們眼里,“甲五•終章”只是一個可以被隨意改編、消費的商品,而不是一種需要被尊重、傳承的文化。
“你們知道這節奏最早是誰在掃地嗎?”于佳佳抬起頭,看著坐在對面的平台負責人,語氣平靜地問道。
對方愣了一下,顯然沒有料到她會問這個問題。
喜歡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港片制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